第128章 可别搞出什么事来?
作者:挽清莜   悍姐好种田最新章节     
    “老傅,今年年底你家给你送炭来了么?要是送来了匀点给我,价钱好说!”
    袁平璋下衙之前,来到傅元昊的办公处问他。
    因为秋收时粮食产量猛增,他们一个不落地都被皇上嘉奖了一遍。这嘉奖不仅是全国张榜表扬,还有实实在在的真金白银地奖赏。
    此等殊荣无论在哪都是头一份,更别说他们原本就是家里最不成气的存在。这嘉奖一出,顿时让他们在家里风光无限。在同龄人中,那更是是扬眉吐气。
    这么一整,倒是燃起了他们几分斗志,个个发誓要在这清水县干出一番大功绩出来。于是平日里谁也不服谁的二世祖们这会儿关系倒是缓和了许多。
    傅元昊听到袁平璋的请求,才将视线从案牍上挪开,看向他。
    “经你这么一提醒,好像我家里边也没有送炭过来。”
    袁平璋一怔,“你家里也没有?那我去问问王思博他们几个。”
    傅元昊望着他的背影愣了会儿神。
    去年家里倒是送了炭过来,却因为大雪被堵在路上,直到大雪融化路面可以通行了才送过来。但那量也不够一个冬天的使用。因为之前他们跟枣子岭里的村民换了一些,倒是把那个寒冷的冬天给凑合过了。
    今年却直接没有送炭过来,这就有点不正常了。
    想了想,他还是给家里写封信问明缘由。
    翌日,县令傅元昊、县丞袁平璋、主薄王思博、巡检沈郅醉、副巡检章丘明以及税课司大使赵振齐聚一堂。
    “听说今年大家家里都没有送炭过来?”赵振问。
    “去年送的炭就比我在家里用的份例要少,我昨日已经给家里去信了,问问是什么情况。”傅元昊拢了拢眉。
    “我家里也是。本来还以为今年送的炭会加倍,没想到直接不送了,而且是招呼都不打一声。若不是月银没有断,我还以为是自己被扫地出门了。”王思博神色黯然道。
    “平常我在京城怎么胡闹,家里都没克扣过我房里的用炭量。这一外放,倒是不一样了。”袁平璋手中的纸扇轻摇,自嘲一笑。
    “我倒是知道一点,早在十月份的时候,我老爹给我送来了一封信,让我自己多屯点炭,他们那边就不千里迢迢地给我们送了。说是京城那边出了个大案,涉及到烧炭的那几个村子,砍了不少人,今年京城及周边的炭价可能会大涨。”
    章丘明当即不满,“你知道这事怎么不提前跟我们说,也好让我们做好准备。”
    “你们也是知道我家里,我老爹天天吓唬我,今儿要断我花用,明天要给我减份例的。但是嚷了二十来年了,一样没做到。我还以为这次跟以往一样,所以就没放在心上。按以往别说炭价飞涨,我就是要吃燕窝、鱼翅和鲍鱼,他们眼都不眨一下快马给我送过来。”
    沈郅醉踢了下板凳一脸烦躁。
    “这样一来,我们那点份例还要分点出来买过冬用的炭?要命!阮氏酒楼里的美味佳肴和温氏烤鸭我得少吃好多顿!”
    章丘明满是惋惜。
    “不行!我三天没吃一顿温氏烤鸭,这浑身都不得劲!两天没吃一顿阮氏酒楼里的烧烤,我这日子就少了滋味。”
    王思博一脸幽怨道。
    袁平璋眼珠子转了下,“也不是必非得要我们省吃俭用才能匀出炭银。”
    “不省吃俭用难不成还要去抢?听说咱清水县会烧炭的也就枣子岭里司农郎中他爹和他兄弟。人家是正五品的官,听说还跟周政那家伙关系很不错,咱们是有几个胆敢去强抢?”赵振没好气道。
    “说起这司农郎中,他家的大闺女就是个顶厉害的角色!之前就因为老沈拦了他们一会儿货就将老沈一通整治,完事了还跟老沈送绿豆饮,让老沈气都气不起来。是吧?老沈?”
    王思博冲沈郅醉挑了挑眉。
    沈郅醉冷哼一声,拿后脑勺对着他。
    傅元昊一听到王思博提起阮青青,当即眉毛一抖。
    “咱们在这怎么作妖都不要紧,可千万别惹司农郎中家的那位大闺女!
    先不说咱们这次所得皇上的嘉奖都是沾了她的光,最重要的是她是周政点名要护的人。大家为什么来到这里,在座的应该都没忘吧!”
    一说起这,群情都激愤了起来。
    “就是忘了自己姓甚名谁,也不能忘了这一茬!不就是讽刺周政那家伙几句么,然后被他在皇上那告一状!”
    “对!周政那厮阴险至极!惹谁也不能惹了他!”
    傅元昊慢悠悠地端起茶盏,轻吹一口。
    “我们仅嘲笑讽刺那家伙几句,便被发配到灾后重建的地区来。这要是动了他点名要护的人,其后果各位在心里掂量掂量!”
    大家立即安静了起来,神思各异。
    “嗐!要我说咱们一群当官的还能跟个小姑娘计较什么不成。袁平璋,刚才听你的意思,你有办法可以让大家不用省吃俭用也能有炭烤?”
    赵振立即将话题转回原来的地方去。
    袁平璋将手中的纸扇一收,“不错!老百姓不是马上就要交粮税了么?”
    赵振双眼猛地瞪大,指着他。
    “你想在粮税上做手脚!”
    傅元昊第一个反对,“不行!原本因为咱们清水县产量最高,我就已经将今年的粮税提高了一成,再在上面动点手脚很容易激起民愤!”
    袁平璋将合拢的扇子在手掌心上一拍。
    “这你们就不知道了,老百姓交粮税时,自古以来就有淋尖踢斛这一做法。一般要求他们将所要交的税粮把斛子倒满不说还要冒点尖。
    然后咱们这边官员去踢那个斛。洒下来的粮食,一般默认是运输和保管中的损耗。这淋尖踢斛可是有诀窍的,老赵去踢和老沈去踢,洒下来的粮食自是不一样的。
    这样一来那群老百姓有意见也得憋着。咱也不是那等用不合尺寸的斛去坑他们,就多收一点运输和保管中的损耗而已。即使周政下来查,也查不出什么来。”
    王思博眼前一亮,“妙呀!老袁。这还真得是你!”
    “这个主意确实不错!”沈郅醉也点头。
    “一个人那里多一点,一个县里老百姓……那多出来的量可就很可观了!”赵振算了算后,惊得张大了嘴。
    “你们悠着点,可别搞出什么事来!”傅元昊不置可否地警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