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章 农忙
作者:黄豆生芽   连生三女,被重男轻女婆母赶出门最新章节     
    五月中旬,日头已经热起来。
    天色还发着灰,顾清清便从炕上爬了起来,从缸里舀了一瓢冷水洗了脸。
    去伙房,往大瓷盆里舀了三瓢白面两瓢高粱面,接着一边往盆里加水,另一手开始拌着盆里的面粉。
    今天家里要收麦子,她要早早给大伙做好饭,大伙吃饱了才好干活。
    就在顾清清和面的空档,她听着院内传来的脚步声,抬头却是大花揉着眼从外面进来。
    “娘,你怎么没去喊我起来呀,昨天不是说好今天要叫我起来的嘛。”大花因为顾清清没叫自己起来,有些不开心。
    “早上我一个人能忙得过来,你不用跟着起。”
    “昨天你让小姨走的时候可不是这么说的,你说家里还有我,这样小姨才放心走的。”大花还是不开心。
    家家户户要开始收麦子了,收了麦子还得播种,可是庄稼户一年中的大事,谁不指望家里的田地过日子?
    顾清清昨天就把陆小草给打发回去,这几天铺子里不用她管,让她安心帮着把地里的麦子收回家。
    她又唯恐娘、壮壮和小草人手不够,还让温升熹也跟着过去帮忙。
    毕竟那边屋里炕上躺着俩个老的,屋里还有小顾启,干活的人也要吃的好,温升熹过去帮忙,顾贾氏就可以放一半精力在家里。
    顾清清见大花因为这事闷闷不乐不开心,心虚的嘎嘎笑一下,带着点讨好意味急忙指挥大花干活“咱们今天吃面条,你把面板和擀面杖帮我准备好,大锅里烧上水。”
    “嗯,我这就去。”大花小脸上这才有了笑容。
    先把伙房吃饭用的小桌子摆好,揉馒头用的面板有些大,她想要搬起来很费劲,便只能把一个角放在自己脚背上,自己踮着走。
    放好后用干净的抹布擦擦面板,尤其刚刚压自己脚背的那个角擦得格外认真。
    用火折子把干草给引着,慢慢塞进炉灶内,再捡着一些细小的树枝伸进去,等火正常后,大花这才眨着如同晨露的眸子去看顾清清,“娘,要不今天我和梅花婶婶上镇吧,你在家招呼吧。今天肯定有不少人想来咱家买卤子。”
    顾清清听闻后笑着对大花摇头“去镇上的赶驴车,咱家那倔驴现在还不让你梅花婶婶赶。铺子里这几天生意也好,你过去帮不了大忙,还是我去吧。另外,家里也给你留了半锅卤好的下水,你就带着二花三花在家里卖卖,卖剩下的咱忙自己晚上吃。”
    温记卤煮这段时间很好,单单镇西的送来的猪下水压根不够用。
    就在顾清清想着怎么来解决这件事时,菜场那边有屠户拎了一副下水找来,“我们是自己家杀猪买肉,隔一天就会有一副下水,自己伺弄不好,丢了又觉得可惜,你们要是收给个两文就成。”
    对方来的时候只有一副大小肠,两文有些不值,顾清清还是收下了。
    不过对方的做法却是为顾清清打开了新思路。
    以前她在街边摆摊时,因为想着要自己跑去买,便只去镇西的这家肉摊子买。
    菜场里有零散的一副两幅,因为每天不固定她当时也不高兴去一家一家问,所以都快忘记那边了。
    现在开了铺子卤下水便宜味好又实惠,卤下水明显是最先卖完的,所以屠夫找上门来问时,要啊,当然要啊。
    而且顾清清直接和对方约定,只要他家杀猪就第一时间把下水送到铺子里来。
    一整套的猪内脏,大肠小肠,猪肺猪肝猪肺等不含猪心,顾清清算他六文,价格比给镇西那摊子少,她收摊子上一整套是八文。
    她求供货稳定。
    价格,屠夫高兴得不得了。
    顾清清同时让他帮着和菜场内个体杀猪的宣传她的店铺,就说她这里收猪下水。
    这段时间下来,村里和她走得近都知道她家在做卤煮,自然也上门想买来尝尝,村里她卖得便宜,每勺子才卖六文。
    她了解村里人的节俭,一勺半勺都卖,而且在给够卤下水的情况下还会多给一勺子或者半勺汤汁。
    汤汁他们拿过去后可以用来沾馒头或者吃面条浇上去。
    尤其这两天家家户户都在地里抢收庄稼,在吃头上也是尽量的好,不然哪里有力气干活,这就导致每天来买的卤下水的家户多。
    大花知道娘说的在理,也只能点头答应。
    “清清,大花可在你这里,我送三花去东厢房,没......大花你真在这里啊。”从院子里进来的温无言穿了一身干活的短衫,原本想说在屋里没见着大花人。
    结果大花就猝不及防地出现在他面前。
    大花扭头乖乖叫了一声“爹”。
    “嗯,你在这里帮你娘,我去把街门打开。”
    也就是他开大门的空档,住在前院的老杨头和大信精神饱满的相继从屋里出来。
    “杨伯,您也起来啦。”温无言同他招呼。
    “哈哈哈,就等着这一天呢,你是不知道好久不干活,这身老骨头可都要松了。”老杨头说着在门口抻了一个懒腰。
    温无言哈哈笑着冲老杨头摆手,“杨伯,地里的活您老不用去,您今天就在家守着家吧。今天有赵东赵北留下来帮忙。”
    镇上的大白墙的生意果然和顾清清预期的一样,正在以点带面 以面带全架势铺开。
    赵东他们每天这一段时间都是披星戴月的赶活。
    加上顾清清特意和他们交流过,告诉他们千万别为了进度坏了质量,所以他们这几个人不管做哪家,都是做的相当的认真,仔细。
    绝对不把手里的招牌给砸了。
    现在春收,赵东知道轻重,镇上的活不能耽误,他便带着赵北说留在家里割麦子。
    此时,老杨头一听温无言说不让他去立刻对他吹胡子瞪眼,“咋?看不上我这把老骨头了?别看我这半年在教孩子们识字,手里的活我可没有落下。”
    温无言失笑“杨伯,您手里活计可是厨子,什么时候是挥舞镰刀,清清等会要去上镇,我们还指望您中午给我们做口饭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