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埋下隐患
作者:汐洋汐上   我们的岁月长河最新章节     
    四年前,赵家福一转正就被从临时工队调整到了夏青云所在的装卸队。
    在一次从火车上卸大米到仓库的倒短途中,夏青云负责在中间的一个上坡路段给拉板车的人推车。
    当夏青云习惯性的低着头在一张板车后面使劲推着的时候,板车上的一根绳子没有系好,路上不断地颠簸,绳头就松开了,一包码在最上面的大米失去了绳索的束缚掉了下来,正好砸在夏青云推车的右臂上。
    夏青云痛得双手一缩哎呀一声,落下的大米包又砸在了他的右脚上,夏青云痛得立刻蹲下身去,完全忘记了前面自己推着的板车。
    前面拉车的人忽然失去了后面推车人的助力,一时也使不上多余的力,板车就开始缓慢地往后退。
    此时拉着空板车返回的赵家福刚好与夏青云他们的板车擦身而过,听到叫声及重物落地的声音,赵家福扭头又看到地上掉落的大米,经验丰富的赵家福便想到出事了。
    赵家福立即把拉着的空车转横放在路边,快步跑过来用手撑住往后退的板车,大声对前面拉车的人喊道:“使劲,我在后面帮你推着。”
    前面拉车的人在后面赵家福的帮助下终于稳住了后退的脚步,使劲地把车拉到了平地上,接着在同事们的帮助下,重新捆好了掉落的大米,夏青云也被送到了卫生所,还好没有伤到骨头。
    事后夏青云感激地对赵家福说:“家福,谢谢你救了我,那天要不是你及时出手,我恐怕就要被后退下来的板车压在下面了,就算不死也怕会落个残疾,现在想想都还后怕。”
    赵家福说:“老夏,别客气,那天不论是谁碰到这样的事都会出手帮忙的,我只不过是刚巧碰到而已,庆幸的是当时车上就只有掉落的那一包大米捆了一道绳索,否则还不知会怎样。”
    从此以后,夏青云一有空余时间就会来找赵家福玩,一来二去的两人就成了好朋友。
    想到这里,一阵微风吹过,夏青云身上感到了一丝丝凉意,他便摇醒睡着了的赵家福,扶着他朝棚子走去。
    第二天,赵家福在一阵吵闹声中醒了过来。
    昨天几乎所有人都喝多了,醒来后棚子里自然又是一番闹腾。
    赵家福揉了揉还略微有点痛的头,他自十四岁出来工作后,刚开始在饭馆打杂,没有机会喝酒,后来去水泥厂及车站干临时工更是下班回来后累得倒头便睡。
    转正后和夏青云成为好朋友,因为夏青云酒精过敏不喝酒,两人有时在一起吃饭也不喝酒。
    还是结婚后,江英看他每天下班回来后很累,才时不时地倒点酒让他解解乏,没想到昨晚竟然喝多了。
    夏青云刚给一列货车加完水回来,看着坐在床上揉着太阳穴的赵家福,戏谑道:“怎么样,酒还是不是好东西?要不要再来点?”
    赵家福一听这话就明白肯定是自己昨天喝多了,说了什么话让夏青云抓着小辫子了,他伸手抓起枕头上的枕巾朝着夏青云扔了过去,说道:“如果不是你不喝酒,我怎么会喝多了。”
    昨天喝酒时,十多个单身汉按单位分成几伙打擂台猜拳,夏青云不喝,自然就只有赵家福一个人顶着了,没喝到不省人事已经算是不错的了。
    “好了,好了,我知道是你帮了我,等发了工资,我请你吃饭行了吧。”夏青云接住赵家福扔来的枕巾,假意求饶道。
    “这还差不多。”赵家福笑着说。
    赵家福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他的命运竟会因为一次对好朋友的酒后吐真言而彻底被颠覆了。
    真是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啊。
    在国庆节即将到来之前,水电段和工区的领导顺着这条支线的各个站点来看望自己部门的职工,顺便也了解下职工的工作、生活情况。
    赵家福和夏青云的工作属于露天作业,不需要办公室,加上现在连住宿都还没有解决,更谈不上办公地点,领导们自然就直接来到了他们住的棚子里。
    当所有来的领导看到彬彬有礼、对答如流的赵家福时,不禁对这个年轻人产生了好感。
    特别是听说棚子里唯一收拾整齐的床铺是赵家福的,一个五十多岁,剃着平头,浑身散发着军人气质的中年男人不禁连声夸赞道:“不错,不错,整理内务还真有点我们军人的作风,从一个人对待生活的细节就可以看出他对待工作的态度。”
    这时,旁边一个三十七八岁,戴着眼镜的女同志对中年男人说:“段长,赵家福还是我们这条支线上唯一的高小毕业生。”
    六十年代的基层铁路工人,大都是从农村招来的或是从部队退伍下来的,有文化的并不多。
    被称作段长的中年男人笑着看向身旁一个四十多岁、略显粗犷的人说:“怪不得这小伙子看着就像个书生,原来还是个文化人呢,张工长,每次让你报个材料写个总结,你总说你们工区没有能写写画画的人,小赵同志不正是合适的人选吗?”
    “嗯,是不错,我们回去研究一下。”张工长满脸笑容地答道。
    领导们的话,赵家福并没有放在心上,不是他不想上进,谁都知道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的道理,赵家福清楚自己的情况,在那个运动不断的年代,他宁愿做个安于现状、普普通通的人,也不想为此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俗话说树欲静而风不止,你不想,不代表别人不想,更何况世间还有那种被称之为“搅屎棍”的人存在。
    当时在场的人,除了上面来的领导和赵家福及夏青云外,还有一个在棚子里睡懒觉的工务段的职工王建华。
    领导们走进棚子的时候,王建华想起床出去已经来不及了,他只能躺在床上装睡,虽然他的床是棚子里面两边并排摆放着的六张床的最里面,可站在过道中间的领导们的谈话他还是听得清清楚楚的。
    本来这些事跟王建华没有任何关系,可这家伙是个小肚鸡肠、睚眦必报的小人,他平时就看不惯赵家福老是把自己的一切收拾得整整齐齐,总认为赵家福作为一个男人太矫情了,心里对赵家福就有些反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