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天江城
作者:坑中的老鱼   修仙:开局是个瞎眼乞丐最新章节     
    走了几天,忽见前面出现一座大城,询问行人,才知道是天江城。
    陈夏想起当年跟着陆辉去玉虚派,并没有到天江城,不知前面哪里走岔了。
    既然来了,就去逛逛。
    城池很大,在勾栏听曲,安抚一下疲惫的心灵。混迹于酒肆、茶馆,听到许多故事。
    此地离玉虚派只有三十里,坊间流传着大量的玉虚派的故事,有些十分古老,有些是新近发生的。
    但他很失望,似乎没人知道,五十八年前,玉虚派曾经发生过一次掌门与长老之间的火拼事件。
    陈夏猜测,这种有损门派声望的事,可能被禁止外传。
    出乎他的意料,天江城的人对韩鳞都是交口称赞,有德高人,扶危济困,什么好词都用上。
    陈夏听了更郁闷,这与韩鳞的真实形象严重不符。
    天江城以前闹过妖,韩鳞亲手擒获,诸如此类事情,难道不是修仙者本该做的吗?
    在天江城呆了两天,所得的信息就这些,他决定离开此地,直接去玉虚派查探情况。
    走到大街上,看到有一家很大的玉器店,想起从劫匪那里得到了一些玉器,值一点钱,卖了正好。
    进入店铺,也不废话,将玉器都拿出来,琳琅满目摆了一桌子,风格不一,价钱不一。
    店家十分惊奇,却也没多嘴,一件件给他鉴定,出价。
    一只眼看玉器,一只眼偷瞄陈夏,发现自己给的价越来越不公道,陈夏也不还价,随他给。
    店家已确定,这批货有蹊跷。
    完事后,居然卖了一千一百多两银子。
    陈夏想不到这群小蟊贼收获如此丰富。
    十几个人,分这一千多两银子,每人可得百数,这比当农民好太多了,难怪许多人都会去外地当季节性强盗。
    银货两讫,店家殷勤地问:“客官,本店也有些好玉器,你可愿意看看?或者帮我掌眼。”
    说得很热情客气,其实就是不希望陈夏把银子带走,本店挣钱本店花,一文不要带回家。
    陈夏一直坐在那里等待,早就坐烦了,心想,无论是前世今世,都是个穷鬼出身,下康村陈家也只是个中等家庭,没有机会见金玉之宝,不如就开开眼界,把这方面的知识短板补上。
    于是就让拿几件玉器来看看。
    “请赏玩这几件。”
    店家拿出一块玉佩,一只玉碗,一只玉笛,放到桌子上。
    陈夏拿起来摸着,“说出你的故事”。
    小小的玉佩上,顿时出现一大段文字,不但把原主,工匠,甚至把产地,年份,都一一说出来。
    店家两眼盯着陈夏,不主动介绍,其实是想确定一件事,这小子是个贼。
    客人带东西进店交易,他们乃百年老店,绝对不会做有损信誉的事。
    但出了店,那就不一样了。
    是贼的话,如何处理,那可两说。
    陈夏冷冷地说出这块玉佩的年份产地,下等品,你拿走吧。
    其他几件,也简单说出几句。
    店家困惑了,行家啊。
    赶紧拱手道:“小兄弟年纪那么小,却懂那么多,口音不是本地人,应该是同行吧?”
    他已经断定,来的这个小孩,不可能是一个人的来的,后面肯定有高人。
    这些货,越发有问题,说不定是外地的同行,过来销赃的。
    那就更得摸清楚情况了。
    陈夏淡淡地说:“老板,你这店里没好东西吗?”
    店家想起,半年前,收了一件古玉,是本城某大户丢失的赃物,一直没有拿出来卖,一看陈夏如此问,胆子大起来。
    一则对方是外地人,二则是干见不得光的买卖的。
    于是,请他到后堂,拿出一只玉猪。
    陈夏眼睛一亮,雕刻得栩栩如生,十分写实。
    伸手摸去,说出你的故事。
    “他们只知我是一个极品的美玉,却不知我内部其实是块玉髓,髓心都已经成液体。”
    陈夏愣住了。
    手禁不住微微颤抖起来。
    这是修仙者梦寐以求的宝物啊!
    在灵气浓郁的地方,受到特殊的地形等各种未知原因的影响,会在石头的内部形成玉髓。
    不知是先有玉石后有玉髓,还是先有玉髓,再扩展出玉石,反正就有这样一种奇物,它的灵气浓度可与高级丹药媲美。
    一般来说,如果某地出的玉石出现玉髓,这片地区都会被某仙门占据,然后雇凡人去开采。
    仙人只对玉髓感兴趣,后来兴起了炼器之道,也喜欢把玉石炼为宝器。
    但是玉髓极难提取,它本来就是感应而生,困在石头里面,一旦见光,就会跑掉。
    听说大修都是直接凿个洞,将它释放,然后以无上的修为控在周身,形成巨大的气场,再慢慢吸食。
    低修当然不能这么做,得另外想办法。
    如果是已经液化的玉髓,那更是精品中的精品。
    也不知凡人是从哪座山开采出来的,经过雕工的手,居然还能保留下来,真是幸运。
    陈夏不动声色摸着这只玉猪,淡淡地说:“不错,玉质很好,雕工不错,怎么还没卖出去?是你要价太高了吗?不会是开口就万数吧?”
    店家一听这话,确定他是行家,不禁笑道:“你小小年纪,如此有眼光,定是大家出身。”
    还是想套他的话。
    陈夏再问:“还有吗?类似这样的?”
    店家现在已不想卖其他的玉器了,只想把这烫手的东西出了,不要在天江城出现就好。
    对方是同行,并且是专门跑这里来销赃的,不是来进货的。
    于是,店家闪闪烁烁地说:“这玩意虽好,但在这里不好卖。”
    如果是行家,自然听得懂词中之意。
    可是陈夏不是同行,虽然并非这些玉器的原主,是从劫匪身上得来的,也不知算不算销赃。
    好在陈夏话不多,显得深藏不露,他没心情也没那么大的本事跟店家讨论玉器的价值,所以,直截了当就问:“你想卖多少银子?”
    他现在有一千多两银子,一百两金子,金银兑换比例不知具体数字,但一比十五差不多。
    加起来大概三千两银子的样子,他发誓一定要把玉髓买下来。
    店家叹气道:“既然你这么问,我也不开价,一万二千两银子,拿走。”
    陈夏噗嗤笑起来。
    呵呵,店家也赔笑。
    两人此时的心眼加起来恐怕都不只一万二。
    “店家,你真会开玩笑,你看我像拿的出一万多两银子?”
    “那样啊……”店家其实很想说,把你背后的人请出来就好,又怕这样会惹怒了对方,以后不来做买卖。
    “那你觉得多少合适?”
    陈夏笑了笑:“我随便说个数字,又怕你打我。”
    “做生意嘛,我开价,你还价,这不很正常的事吗?”
    陈夏把全部银子,以及那一百两金子拿出来。
    “我只有这些钱。”
    店家瞅了一眼,估摸金银总价值,露出为难的表情。
    陈夏不可能拿出更多钱,也不可能放手,没有耐心跟店家讨价还价,直接就说:“我没骗你,我身上就只有这么些银子。你卖一个东西,不可能把钱都赚到极致,得给别人留点空间。”
    店家尴尬的笑,脑子在飞速运转。
    对方说的对,这东西来路不正,在天江城不敢卖。此人敢拿那边的东西到这里来销赃,说明那地方离此极远。
    不能把钱都赚了,得给人留点。
    这只玉猪,卖到京城,价值肯定万数,当初收这只玉猪,不过是二百两,如今翻了十倍不止,可以满意了。
    这小孩第一次出价,就拿出几千两,正是自己出价的三折,这也不是乱出价,是个行家。
    也许,小孩以及背后的人,已经知道它的来历了。
    想到这里,心中不禁一惊。
    既然给人看过,如果不能出手,很容易走漏消息。
    正想着,陈夏忽然开口:“如果这些钱也买不到的话,那我只好,只好……”
    “给你了!”店家猛地一惊,脱口而出,坚定地一拍大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