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文武双全宋思铭
作者:争渡   官路浮沉最新章节     
    在王寨乡扶贫办工作过的宋思铭,有很长一段时间,是王寨乡下辖赵家沟村的包村干部。
    而赵家沟村,离含山隧道非常近。
    登上赵家沟村后面的小山包,就能看到含山隧道。
    宋思铭清楚地记得,当初村里丢了一只羊,他帮村民找羊时,意外发现赵家沟后山,有一条荒废许久的小路,可以直通含山隧道。
    “有小路?”
    “那还等什么?赶紧去救人!”
    陈炳坤马上说道。
    要知道,梁秋香的背景,还在叶如云之上。
    这要是有个三长两短,谁都担待不起,特别是提出要来青山助学的他,更是难辞其咎。
    “陈书记,您先别着急。”
    “那条小路可不是什么人都能走的。”
    宋思铭干脆统筹指挥起来,他先对澜沧县副县长谷远彬说道:“谷县长,你立刻联系消防的同志,分出一部分人,去赵家沟村。”
    “好,好。”
    刚刚被晾到一边的谷远彬,闻言立刻原地复活,跑到一边打电话。
    “丛校长。”
    宋思铭又转向王寨乡中心校的校长丛文远,“找几个年轻体力好的男老师,最好是体育老师,跟我走。”
    “明白。”
    丛文远也明白救人要紧,招呼一声,立刻窜上来三四个二十多岁的男老师。
    “陈书记,你们就在这等消息。”
    团省委来的几个领导,岁数都不小了,关键是没有山区救险的经验,跟过去,大概率也是拖后腿。
    宋思铭都没给这些人上前线的机会,就带着那几个年轻老师出发了。
    在宋思铭的指引下,商务车开上了村道,之后七拐八拐,终于在二十多分钟后,开进了赵家沟村。
    路上,宋思铭已经给赵家沟村的老支书打了电话,老支书正在村口等候。
    “老支书,消防队还没到吗?”
    宋思铭下车后问道。
    “没到。”
    老支书摇摇头。
    宋思铭其实已经预料到了。
    梁秋香身份特殊,报警之后,估计消防队的人员,全都出动去了正面救援,而从正面绕到赵家沟村,至少得两个小时。
    “不等消防的同志了。”
    “我们先出发。”
    宋思铭对几名年轻老师说道。
    “好,出发!”
    几位年轻老师都是初生牛犊不怕虎,根本没有意识到接下来,要面临的困难。
    “宋干部,我带着他们几个,跟你一起去吧!”
    老支书主动请缨。
    他也找了七八个人,不过,都是五十岁以上的,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村里的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剩下的都是老弱病残。
    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找来七八个人,已经是非常不错了。
    “宋干部,我们跟你一起去吧!”
    七八名村民跟着说道。
    宋思铭在王寨乡工作的时候,可是没少帮他们的忙,现如今,宋思铭需要他们了,他们自然要挺身而出。
    “大家的心意我领了,后山的路,不好走,你们就在这等着,等消防队的同志过来,然后给他们指路就行了。”
    宋思铭拒绝了村民的好意。
    主要还是这些村民年纪太大了,腿脚不灵便了,如果是年轻村民,宋思铭不介意多带几个帮手。
    “那我们就在村口等着,等消防队的同志过来。”
    老支书是明事理的人,也没跟宋思铭纠缠。
    宋思铭点点头,与几名年轻老师,往后山奔去。
    后山是个小山包,不过,这个小,只是相较于周围连绵的高山,真想爬上去,仍然要费上一番功夫。
    宋思铭一马当先,步履如飞。
    几名年轻老师,紧紧跟随,不过,只跟了十分钟,他们就连呼哧带喘了。
    “怪不得要年轻老师,还强调是体育老师。”
    此刻,几个年轻老师,方才理解宋思铭的选人标准。
    这条小路确实是不好走,难度甚至远超他们旅游时,爬过的五岳名山。
    那些名山陡归陡,最起码有修好的路,但在这里,真就是披荆斩棘了,一不小心就会被树枝划伤。
    “宋科长怎么就不累呢?”
    几名年轻老师本以为这样的路,走不了多久,就得停下休息,然而,宋思铭却根本没有停下的意思。
    反而越走越快。
    “宋科长,你不累吗?”
    一名年轻老师,忍不住问道。
    “我从小体力好,不累。”
    宋思铭脚步不停地回答道。
    “牛皮!”
    几名年轻老师不禁为宋思铭伸出大拇指。
    古代形容秀才叫手无缚鸡之力,他们本以为宋思铭一个给领导写材料的秘书,体力应该很一般,不想比他们这些体育老师还猛。
    简直就是传说中的文武全才。
    在宋思铭的刺激下,几名年轻老师咬紧牙关,坚持不掉队。
    终于在半个多小时后,登顶小山包。
    “那就是含山隧道!”
    宋思铭指着不远处说道。
    “看到了。”
    几名年轻老师,顺着宋思铭所指的方向望去,赫然发现,在距离隧道出口的几百米内,有着四五处塌方,将几百米的路切成了好几段。
    而在其中一段上,隐约有一辆商务车斜在路上。
    “我们能过去吗?”
    一名年轻老师问宋思铭。
    “能!”
    宋思铭给出非常肯定的回答。
    因为,他记忆中的小路,正是通到那一段。
    “大家注意安全,走我走过的地方。”
    宋思铭交代了一句,便再度起程。
    常言道,上山容易下山难,上山就是单纯的累,而下山,除了考验体力,更考验精神,陡峭的山坡,一脚迈空,就得滚下去。
    所以,精神得时刻高度的集中。
    好在,一路有惊无险。
    当宋思铭站到商务车前,已经焦急等待了一个多小时的关婷,喜极而泣。
    这一个多小时,绝对是关婷人生当中压力最大的一个多小时,身为梁秋香的专职秘书,眼瞅着梁秋香受伤,却无能为力。
    那种感觉,不是什么人都懂的。
    “您是宋思铭宋科长吧?”
    关婷迎上来,问宋思铭。
    刚刚,副书记陈炳坤又给她打了一个电话,告诉她,青山市委办的宋思铭,知道一条救援的小路,正带着人从小路赶过来。
    “对,我是宋思铭。”
    “梁书记呢?”
    宋思铭马上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