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自称臣是酒中仙
作者:青铜剑客   盛唐华章最新章节     
    转眼又过了数日,光王府人去楼空,街头巷尾对这件事的议论逐渐平息下来。
    由于鼻梁骨折,太子府后宫暂停了“炮火”,近日没有再抓阄,李瑛安静的一个人养伤,晚上在身边伺候的是桃红和柳绿两个贴身婢子。
    晚饭后到了沐浴环节,桃红和柳绿执意要帮李瑛脱衣服,并给他搓澡。
    李瑛有点尴尬:“你俩都是成年人了,我当着你们的面赤身裸体,这太让人不好意思了。”
    桃红“噗嗤”一声笑了出来:“殿下还不好意思?殿下跟崔良媛的洞房花烛之夜,我俩可是就隔了一道帘子伺候着的……”
    柳绿在旁边跟着附和:“就是、就是,我俩啥没见过,太子爷为啥突然对我俩见外起来了?快把胳膊抬起来,让我跟桃红姐帮殿下脱衣……”
    “我跟崔良媛初夜,你俩就在旁边伺候着?”李瑛有些麻了。
    “嗯啊,有何不妥吗?”
    桃红伸出酥手抓住李瑛腰带,缓缓解开。柳绿抓住李瑛的衣襟轻轻一拉,这条玄黄色的蟒袍就被褪了下来,顿时不着片缕的站立在两个美婢的面前。
    虽然前身对这种场面已经屡见不鲜,但李瑛却是有些面红耳赤,腰间“佩剑”瞬间剑拔弩张……
    吓得李瑛赶紧跳进硕大的木盆之中,“我说自己来,你俩非要帮孤更衣,万一孤把持不住,将你二人……”
    桃红和柳绿再次笑出声来:“好啊、好啊……奴婢们巴不得呢,能被主子宠幸那实在太幸运了。”
    “呃……”
    李瑛现在算是知道自己有多吃香了。
    对于王公贵族来说,家里的婢女就是一件用品,只要主子有要求,她们什么都可以满足。
    家里的夫人们只需要为丈夫繁衍子嗣就行,伺候男主人起居更衣的事情都是贴身婢子的,夫人根本不会在乎两者之间发生什么。
    只可惜,这种传统美德在李瑛穿越之前逐渐不复存在,相比之下,李瑛还是更喜欢现在的生活方式。
    平心而论,桃红和柳绿都算是中上之姿,虽然没有大家闺秀的气质,但却有小家碧玉的精致,放在李瑛穿越之前估计都能混成百万粉丝都网红。
    任由两个美婢扒拉着自己,李瑛的心有些蠢蠢欲动,只可惜鼻梁骨折,不能剧烈运动,只好挂起免战牌。
    洗完澡后,由二婢擦干身体,穿了睡袍,回书房隔壁的卧室一个人入寝,桃红和柳绿就隔着一道帘子睡在外面,随时满足李瑛的吩咐。
    次日清晨,诸葛恭来到书房悄悄禀报:“太子爷,已经查清楚了,府里拢共有四个圣人的耳目。一个是膳房里负责买菜的张大丁、一个是洗衣房里的陈麽麽,一个是挑粪工孙旺财、一个是侍卫王横。”
    “嗯,全都是便于联系外界,传递消息的差使。”
    李瑛微微点头,“不要打草惊蛇,找几个机敏的安插在他们身边,盯紧了就是。”
    “奴婢明白。”
    诸葛恭点点头,接着又问:“再加上给李林甫做耳目的孙虎,差不多就这些人了。”
    李瑛眸子一冷:“圣人的耳目我不敢动,但李林甫算是个什么东西,竟敢在储君的身边安插耳目。等老吕回来了,让他找机会干掉孙虎。”
    “喏。”
    诸葛恭叉手领命。
    晌午时分,门童来报:“启禀殿下,侍御史王维大人求见。”
    “王维?”
    李瑛有些诧异,在前身的记忆中,自从搬到十王宅之后,太子府在这四年之内再也没有官员登门拜访。
    王维的侍御史虽然只是个从六品的中层官员,但也是朝廷命官,自己与他私下相见会不会引起李隆基的猜忌,导致自己前功尽弃?
    “王维一个人来的吗?”
    “带了一个三十多岁,手里拎着酒壶,腰间悬挂佩剑的侠客。”
    “侠客?”
    李瑛顿时来了兴趣,“难道是李白?李白不应该是书生打扮吗,怎么会是侠客打扮?”
    但他依旧不敢贸然让王维入府,又问:“王御史可曾穿着官服?若是穿了,寡人不能与之相见。”
    “王大人穿得是便服装。”门童答道。
    “这就好,你让王御史在门口稍等,我出门去见他。”
    李瑛吩咐一声,飞快的返回卧室,换了一身青色的便服,出门与王维相见。
    “圣人严令诸王不得干政,寡人也不能累及王御史的前程,因此只能在门外与你相见。”
    来到王维面前,不等这位师佛开口,李瑛就已经抢先道歉。
    王维有些遗憾,但也表示理解:“若是只有白身才能与殿下来往,微臣愿做布衣。”
    李瑛目光落在旁边的中年人身上,只见他约莫三十六七岁,身高六尺有余,体型健美修长,一身青色长衫,手里拎着葫芦,腰间悬挂一柄剑鞘华丽到长剑,看起来像是个行侠仗义的侠客。
    他目若朗星,双眉浓密而修长,鼻梁高挺,脸庞方正,颌下留着一缕美髯,看起来仙风道骨。
    “这位是何人?”
    “这便是贺知章大人所说的李太白。”
    王维说着话,提醒道:“太白,这位便是当今的太子爷,快快施礼相见。”
    李白并没有杜甫描写的那样“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而是谦虚的叉手施礼:“庶民李白见过太子殿下。”
    “呵呵……来者果然就是流芳后世的诗仙李太白,既然来到我的面前,无论如何也要笼络到我的手下效力。”
    李瑛努力克制着心中的兴奋之情,叉手还礼:“孤早就听闻李太白先生的大名,今日一见,足慰平生。”
    但李瑛不知道的是,李白心中何尝又不是这种想法?
    “既然有缘认识了太子,我一定要抓住机会成为他的幕僚,等太子将来君临天下,我李白何愁不能凭诗歌拜相封侯。”
    两人各怀心事,却又是郎有情妾有意,一见如故,甚至说是一见钟情都不为过。
    两人侃侃而谈,互相恭维,李瑛把李白夸的天花乱坠,好似文曲星降世。
    李白把李瑛夸的圣明贤能,仿佛将来可以成为汉武唐宗一样的有道明君。
    王维对这番商业互捧听的尴尬癌都快犯了,仿佛局外人一般站在旁边。
    最后实在忍不住,开口道:“站门口干聊,嗓子怕是要冒烟了。我做东请殿下和太白兄弟去胜业坊一个有特色的酒肆吃酒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