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太子是行家
作者:青铜剑客   盛唐华章最新章节     
    诸葛恭退下之后,李瑛开始誊写戏曲剧本,包括服装、道具、化妆、动作、台词等等,一点一点回忆整理,既要保留原汁原味,又要符合当前的社会环境。
    整整誊写了两个时辰,李瑛才搞完了一本《天仙配》,直累的头昏眼花。
    “啊呜……困死了,剽个剧本都这么费劲,那些动辄就成为文抄公的人真不知道怎么做到的。”
    李瑛打着呵欠,把晾干字迹的剧本收了起来,准备上床睡觉。
    “殿下,奴婢们帮你更衣。”
    尽管桃红和柳绿都已经困倦的上下眼皮直打架,但看到李瑛起身,本来坐着打盹的两个婢子还是同时爬起来迎了上去。
    “更吧!”
    李瑛也不客气,顺水推舟的享受着两个美婢的伺候,同时不着痕迹的吃几块豆腐。
    李瑛的卧室跟书房一体,是个宽敞开阔的套房,卧室就在另一侧。
    很快,李瑛的长衫被除去,惬意的倒在了床榻上,放松着疲倦了一天的身躯。
    “殿下,还需要婢子们做什么?”桃红幽幽的问道。
    李瑛很想让她俩给自己暖床,但想起虎视眈眈的武惠妃,阴险叵测的李林甫,最终还是以大无畏的意志抵御住了诱惑。
    “都下去睡觉吧,寡人乏了!”
    李瑛翻个身,酣然入睡,很快就响起了鼾声。
    而桃红和柳绿则在帷幕外面的陪塌上睡觉,以便夜间伺候太子爷喝水撒尿,但有需求,随叫随到。
    一觉醒来,天色大亮。
    李瑛在桃红和柳绿的伺候下洗漱更衣,又在三个妻妾的陪同下吃完早膳,准备前往开元诗馆与戏班子的人详谈,摸摸他们的水平。
    “太子爷,吕统领四更天就出发了。”诸葛恭亦步亦趋的跟在李瑛身后说道。
    李瑛拿起手帕擦拭了下嘴角的油渍,微微颔首:“嗯……老吕带了几个人?”
    “加上老吕在内,总共十四人。”诸葛恭答道。
    “密切保持联络,如有必要,直接弄死孙虎。”
    李瑛留下一句话,在吉小庆的陪同下钻进马车,离开太子府所在的十王宅,前往位于布政坊的诗馆。
    大半个时辰之后,李瑛的马车抵达了诗馆。
    李白率领诗馆内的十几个诗人出门迎接:“庶民等拜见太子殿下。”
    简单的寒暄之后,李瑛对李白道:“诗馆的日常事务由你负责,包括招募诗人、评定薪俸、创作诗歌、接待来宾等等……都着落在你的身上,寡人只负责与朝廷沟通。”
    李白的官隐本来就不小,自然乐意承担差事:“太子爷请放心,李白一定竭尽所能。”
    “你放心,等机会合适了,寡人会向吏部给你讨个官职,让你成为朝廷命官。”
    李瑛拍了拍李白的肩膀,踱步穿过长廊,直奔后院而去。
    崔颢和孟浩然望着李瑛颀长的背影,露出诧异的表情:“太子爷似乎并不怎么喜欢诗歌,看起来反而更喜欢唱戏。”
    李白捻着漂亮的胡须,若有所思的道:“圣人喜欢诗歌,太子就研究诗歌。圣人喜欢戏曲,太子就研究戏曲。这就叫做投圣人所好。”
    后院。
    看到太子到来,曹班主急忙召集戏班子的所有成员过来拜谒。
    李瑛坐在书案后面,吉小庆和诸葛恭分立两旁。
    “住的还习惯吗?”
    李瑛接过胥吏递来的茶盏,轻轻抿了一口,问道。
    曹班主弯着腰,毕恭毕敬的道:“习惯、习惯,可比我们住的马车店大通铺舒服多了。”
    李瑛睿智的目光扫视了一眼戏班子的人员,问道:“曹班主,都挨个介绍一下吧?”
    “喏!”
    曹班主答应一声,挨个介绍:“这个是我们戏班的青衣,名字叫陈长生。”
    “长得挺清秀,倒是适合男扮女装。”
    李瑛放下茶盏,对这个陈长生做了一个客观的评价。
    所谓青衣,是戏班子里面的唱功担当,因为常穿青色褶子衣而得名,在曲目中扮演的都是端庄、正派、严肃的人物,大部分时候都由女性扮演,偶尔也会有相貌比较阴柔的男性客串。
    曹班主继续介绍,陈长生旁边站着一个长相甜美,身材婀娜,年约二八的少女,“这是小老儿的闺女曹婉如,也是青衣。”
    曹婉如盈盈肃拜:“民女拜见太子殿下。”
    除了两个青衣之外,还有一个老生、一个老旦、一个花脸、两个武丑,另外还有两个未成年的学徒。
    剩下的则全是打杂、伴乐、化妆的,有老有少,有胖有瘦,林林总总十来个人。
    平心而论,在李瑛的眼里,这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草台班子。
    当然,李瑛对当世的戏曲水平还没有足够的了解,也不知道这年头的顶级伶人是个什么水平,只能拿自己穿越前的艺人水平当做参考。
    但这正是李瑛想要的,只有让戏班子的人成为绿叶,才能衬托出自己这朵红花。若是戏班子的人水平高超,到时候把自己比了下去,反而弄巧成拙。
    等曹班主把几个主要人介绍完毕之后,李瑛从袖子里掏出昨夜写好的剧本:“我这里有一首戏曲,名字叫做《天仙配》,有劳曹班主带着诸位从今日开始练习。”
    曹班主接过来瞄了一眼,连连点头:“是、是……我们马上开始按照剧本习唱。”
    李瑛又道:“里面的董永留给寡人,你们把伴乐练好,把七仙女练好即可。”
    “呃……太子爷也会唱戏?”曹班主露出诧异的表情。
    “给孤听好了!”
    李瑛清了清嗓子,右手捏了一个兰花指,开口唱道:
    “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绿水清山带笑颜。
    从今再不受那奴役苦,夫妻双双把家还。
    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
    一曲唱罢,在场的戏班子人员几乎个个目瞪口呆,脸上写满不可思议的表情。
    这种唱腔,他们闻所未闻,见所未见,但又觉得无比动听,让人如饮甘霖,如沐春风。
    “唱得好!”
    陈长生第一个喝彩叫好,“想不到太子殿下的唱功竟然如此了得,真是让我们这些伶人惭愧。”
    现场随即欢声雷动,爆发出一阵热烈的掌声。
    “唱的太好了!”
    “太子唱的真好!”
    “殿下这出戏简直是天籁之音,人间哪得几回闻!”
    诸葛恭也听的眼睛直了,与吉小庆大眼瞪小眼,头上飘起一个巨大的问号?
    “太子殿下什么时候学会唱戏了?”
    小试牛刀就震撼了这个戏班子,李瑛对自己的表现很是满意,笑道:“你们好好习唱,等熟悉了曲目,寡人带你们进宫给圣人表演。”
    “哇呀呀……小的们,练起来!”
    曹班主很快进入了角色,嘴里“哇哇”叫着,带领戏班子的人员开始阅读起戏本来。
    给戏班子的人部署完了任务,李瑛又回到自己的书房,继续誊写下一个剧本——《西厢记》。
    “只要功夫下的深,总有一款能够打动李三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