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桃花潭水深千尺
作者:青铜剑客   盛唐华章最新章节     
    “真是太好了,太白快说,此人是谁?”
    李瑛闻言喜出望外,刚刚站起来的屁股又重新坐回了椅子上。
    “汪伦!”
    李白先是吐出了两个字,接着隆重介绍:“我的知己好友,歙州黟县人,为人豪爽豁达,是个做生意的奇才。如果他肯帮助殿下打理生意,定然能帮殿下赚的盆满钵溢。”
    “哦……可是那个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汪伦?”
    李瑛一听名字,就想到了这首中学时代背诵的诗歌。
    李白大喜,抚须道:“哈哈……想不到就连太子殿下也听过汪伦的名字?他管了我两个月的吃喝,我帮他名扬天下,他可是赚大发了。”
    李瑛立即拿出求贤若渴的态度:“太白啊,你给这汪伦写一封书信,让他来京城见寡人。帮着孤打理所有的生意,如果能赚到钱,孤每年给他一百万钱的报酬。”
    “啧啧……一百万钱啊!”
    李白赞叹不已,半开玩笑半是认真的道:“臣每个月只有一万钱的俸酬,要不,这个差使还是我接了吧……”
    李瑛瞪眼:“别不知足了,你可知道当朝宰相每月只有六千钱的俸钱?要不是圣人沽名……爱好名声,怎么可能给你李白定这么高的俸酬?”
    李白赶紧赔笑:“哈哈……殿下莫生气,李白只是开个玩笑罢了,我自然知道这都是太子的功劳!”
    “唉……”
    李瑛叹息一声,“前日寡人把岑参每月五千钱的俸酬上报给户部,没想到被打回来了。”
    “户部不同意?”李白不由得挠了挠脑袋。
    李瑛点头:“户部说岑参籍籍无名,不配享受五千钱的月俸。”
    “而且户部已经给出了指标,我们诗馆最多只能有不超过三个人领取最高每月一万钱的俸酬,不超过十个人领取每月五千钱的俸酬,不超过三十个人领取每月三千钱的俸酬。”
    李白不由得头痛不已:“这样啊,李白还打算多找几个朋友来混皇粮呢,这样的话,就不能随便收人了……”
    其实,这番话是李瑛临时编造的,户部目前还没有过问此事。
    但李瑛发现李白拉了不少亲朋好友进诗馆混日子,担心局势失控,所以未雨绸缪,提前先给李白戴上紧箍咒。
    李瑛接着道:“你每月一万钱的俸酬已经获得了批准,孟浩然、崔颢每月五千也通过了户部核准。但岑参却因为年纪轻、资历浅,每月五千钱的申请被户部驳回。”
    “不过,寡人已经给岑参许下承诺,所以每月少的这两千钱会由寡人补上,你就不要告诉他了。”
    “那可不行!”
    李白很够意思的拒绝了李瑛的提议,“我听说殿下每月只有三万钱的俸酬,太子府还养了四百多口人,给岑参补的钱绝不能让你出。我李白孤家寡人一个,这两千钱就从我的俸酬里面出好了!”
    “太白先生果然够意思!”
    李瑛不由得竖起了大拇指,然后话题就转移到了李白的家庭上,好像自己从来还没有跟他沟通过这方面的事情。
    “太白先生今年三十六岁了吧,难道你就没有成过家室?膝下可有子女?”
    “哈哈……”
    李白忽然大笑起来,说着话从腰间解下酒葫芦灌了一口,“实不相瞒,白于十年之前在安陆县娶了前宰相许圉师的孙女为妻,只可惜许氏遇人不淑,摊上了我李白这个不安分的男人。”
    李白说着话陷入了伤感之中:“结婚之后,许氏先后给白生下了一儿一女,只可惜李白痴迷于游山玩水,不能在家里相妻教子,许氏于去年秋天积劳成疾,撒手人寰……”
    “……”
    李瑛咂吧了下嘴唇,不知道该骂李白渣男还是夸他潇洒?
    娶了老婆不管,生了孩子不养,还能名垂青史,也许李白的生命注定是为了诗歌才降临到人世间的吧?
    “三百六十日,日日醉如泥。
    虽为李白妇,何异太常妻。”
    李白举起酒葫芦又灌了一口,“我对不住拙荆啊……”
    李瑛急忙岔开话题:“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生老病死,乃是自然规律,纵然是帝王也无法改变。咱们不提这些不愉快的事情了,还是继续说汪伦吧!”
    “好好好,继续说汪伦。”
    李白又大笑起来,“这小子虽然年轻,但是头脑灵活,还是个情场浪子,很会哄女人开心。臣告诉殿下,他今年虽然只有二十五岁,却已经有了七个老婆……哈哈,这一点,殿下尚需努力。”
    “寡人不想听这些,就想知道你能不能把汪伦带到长安?”李瑛打断了李白的八卦,正色问道。
    李白也变得严肃起来:“一定能!他若不来,老子去黟县放一把大火,把他的庄园给烧了。”
    “那好,寡人就在家里等着汪伦到来。”
    李瑛一拍桌案,做了最终的决定。
    傍晚,李瑛刚回到府中。
    太子妃薛柔就心急火燎的上前询问:“殿下,妾身上午去内帑查看,少了六十两黄金。内帑的人说是被诸葛主事昨夜领走了,臣妾问诸葛主事,他又吱吱呜呜的不说,只说是殿下吩咐的……”
    李瑛点头道:“不必问了,确实是寡人安排的,难道你还信不过诸葛恭?”
    “臣妾不是信不过诸葛主事。”
    薛柔急忙解释,“只是诧异殿下一下子支取了这么多黄金做什么,罢了、罢了……既然殿下不肯明说,臣妾就不多问了。”
    是夜,对王祎兴趣稍微下降的太子殿下给了四个妻妾公平竞争的机会,今夜抽到侍寝的人乃是承徽杜芳菲。
    此后的几天,李瑛继续保持着两点一线的作息规律,上午去诗馆,晚上回十王宅。
    但诸葛恭已经按照太子的吩咐,派遣了五名身手敏捷、能言善道、而且忠心耿耿的人携带了一些黄金与铜币赶往安西都护府境内购买西瓜种子。
    同时,还派出了几个掌管太子府“职田”的胥吏在长安城外统计土地,按照李瑛的吩咐把那些到期的田地收回,不再继续出租给那些乡绅和佃农。
    再有五六天就是传统的端午节了。
    届时长安城将会暂弛宵禁,来自民间以及十六卫的龙舟高手将会在曲江池进行龙舟比赛,作为大唐天子的李隆基届时将会在紫云楼观看热闹的赛况,与民同乐。
    李瑛打算在这天带着戏班子表演《牡丹亭》,希望投李隆基所好,让这位梨园祖师爷对自己这个戏曲奇才刮目相看。
    只要能多获得一点李隆基的喜爱,就能让自己多获得一点安全,避免死在李隆基的刀下。
    “唉……如同囚鸟一般被困在十王宅,这日子真是难熬!”
    穿上戏服,进行第二次彩排的李瑛在心里暗自叫苦,同时对端午节的这一出《牡丹亭》充满期待。
    届时能否取得李隆基的欢心,就看戏班子和自己的配合了。
    “诸位,明天就是五月初一了,大家再辛苦一些,把戏曲演的再熟练一些。只要能获得圣人青眼相加,你们就可以名扬天下,以后吃香的喝辣的!”
    戏班子的人深受鼓舞,纷纷击掌呐喊:“我们一定努力表演,不负殿下所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