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文人相轻
作者:青铜剑客   盛唐华章最新章节     
    转眼就到了五月中旬,天气愈发炎热。
    在一百二十名工匠挥汗如雨的努力下,皇家戏苑主楼的地基已经建完,再有七天左右就可以建成第一层。
    李瑛心中高兴,命令诸葛恭率领仆人煮了绿豆汤慰问这些工匠,并每人发放两个又大又圆的蜜桃,以资鼓励。
    只可惜这年代没有西瓜,否则这可是解暑生津的好东西,要是能再来几口老冰棍,这帮工匠不得像喝了脉动一样动力满满?
    “多谢太子殿下。”
    工匠们喝着绿豆汤,吃着蜜桃,心里热乎乎的,“殿下请放心,我们一定好生干活,让戏楼圆满竣工。”
    “好好好……一定注意安全,更要当心中暑。”
    李瑛摇晃着折扇,贴心的慰问,并再三叮嘱将作丞:“近日天气炎热,寡人把工期给你放缓十天,不要逼迫的工匠太紧。”
    将作丞受宠若惊,点头哈腰:“殿下请放心,按照目前的进度,两个月之内应该能够准时竣工。”
    李瑛颔首,又问道:“让你分割出一部分房屋,另外建造独立府邸的事情进度如何了?”
    “回殿下的话,今天把大门刷上漆,明天就可以完工了。”将作丞一脸讨好的说道。
    李瑛竖起了大拇指:“蔡将作真是调度有方,寡人一定会向圣人禀奏你的功绩。”
    “多谢殿下提携!”这名正六品的将作丞感激涕零,弯着腰再三表忠心。
    在工地上巡视了一遭,李瑛乘坐马车赶往开元诗馆,进门就吩咐李白去一趟皇城,把贺知章找来。
    “殿下且慢,我给你介绍个人。”
    李白拉着一个身材颀长,相貌清癯,须发花白,年约六旬,身穿青色官袍的人,“殿下可认识此人?”
    “嗯……”
    李瑛觉得似乎见过此人,但一时间又想不起来,但见他穿深青色的官袍,似乎是一个七品以下的小官。
    “小臣……”
    这人正要开口,被李白用眼神阻止,“咱俩正打赌呢,不用急着自我介绍,以我跟殿下的关系,他不会生气的。”
    然后李白又对李瑛道:“臣给殿下一个提示,此人擅长作画,堪称我大唐第一……”
    “莫非是吴道子先生?”
    李瑛脱口而出,大唐第一画圣,除了吴道子还能有谁?
    吴道子受宠若惊,急忙弯腰作揖:“殿下竟然知道小臣的名字,实在是受宠若惊。”
    李白抚须大笑:“如何,吴兄?我就说殿下一定知道你的名字吧?快掏钱,十贯。”
    “十贯我倒是有,但你得跟我回家拿。”吴道子愿赌服输。
    原来端午节的时候,两人在某个青楼里面认识,一个大名鼎鼎的画圣,一个声誉鹊起,压过王维、贺知章的诗仙,两人很快就成了莫逆之交。
    今天吴道子早早忙完了公事,应邀前来诗馆拜访李白,恰好遇见太子到来,两人便打起了赌,赌注一万钱。
    李白赌太子知道吴道子的名字,吴道子不相信,结果就是李瑛喊出了“吴道子”的名字。
    李瑛问起吴道子的近况,方知他目前被任命为正八品的“内教博士”,每天都在翰林院过着无所事事的日子。
    原来李隆基非常欣赏吴道子的绘画,把他招入翰林院,给他下达了一道“非诏不得作画”的圣旨。
    意思就是,没有圣旨你吴道子不能擅自作画。
    一个绘画天才不能随便作画,这可要了吴道子的命,无奈之下他只好跟着张旭、贺知章学习书法,聊以度日。
    毕竟皇帝让自己“非诏不能作画”,却没禁止自己“无诏不能写字”。
    几年的时间下来,吴道子在书法上倒也颇有造诣,但比起他的绘画天赋来,依然是差了一大截。
    “呵呵……可能圣人觉得物以稀为贵,担心吴先生的画作泛滥了贬值吧?”
    李瑛嘴上替李隆基辩解,心里却大骂李三郎无耻,你这简直是明珠暗投,暴殄天珍。
    “我看吴先生干脆辞去这个翰林院的小官,到我们诗馆来做诗人算了。”李瑛发出了诚挚的邀请。
    吴道子直言谢绝:“多谢殿下好意,但恕吴道子不能从命。”
    “其一,吴某写字还行,作诗实在是赶鸭子上架,我知道自己没这个本事。”
    “其二,若是吴某从翰林院出来,再到诗馆谋生,恐怕会给殿下惹来麻烦。吴道子不能为了一己之私,连累殿下与太白先生,还有诗馆的诸位诗人。”
    李瑛觉得吴道子说的有道理,自己当前最重要的任务是巩固自己地位,确保自己的安全,又不是收集人才卡。
    今日能与画圣认识,也算是一场缘分,若是将来自己有幸登基称帝,再提拔重用吴道子不迟。
    如果自己不能坐上龙椅,就算把吴道子留在诗馆供奉起来,又有什么作用?
    更何况吴道子现在是翰林院的官员,是天子御用画匠,自己跟李隆基抢人,他不收拾自己才怪!
    “吴先生看的透彻,寡人佩服。”李瑛拍了下吴道子的肩膀,“不知道先生将来作何打算,是要继续留在翰林院做圣人的御用画师么?”
    吴道子洒然一笑:“吴某准备于半年内辞职,遍游名山大川,我在京城已经被束缚了太久,是时候投入山川的怀抱了。”
    李瑛点头:“寡人也觉得名山大川才是吴先生的归宿,你的画作将来定然名垂青史。”
    李白打了个呵欠:“听你们聊天,真是让人伤感!须知天生我材必有用,吴先生还怕前路无知己?对了……殿下让我找贺监做什么?”
    “让他来聊作品,你就说寡人有一件新作让贺监来鉴赏。”
    李瑛并不急着透露目的,而是卖了一个关子,“估计贺监已经散朝了,手头上的事情多半也处理的差不多了,太白速去秘书省邀请贺监来一趟诗馆。”
    “包在李白身上。”
    李白咧嘴大笑,“嘿嘿……贺监来了,今天又要大醉一场咯,谁让我们是饮中八仙呢!”
    吴道子道:“贺监算是我的老师,我在诗馆闲着没事,吴某陪太白先生去秘书省邀请贺监。”
    “对了,把王摩诘一块喊上!”
    李瑛打算把王维一块喊来,让他亲眼见识一下自己的慷慨。
    圣人严禁皇子交构大臣,那我跟这些擅长诗歌的官员交流文化,这不算涉政吧?
    李瑛现在的想法就是打着交流文化的幌子,拉拢几个朝廷官员,悄无声息的缔造一个属于自己的派系。
    他长远的计划是想把太子禅让出去,换来自己到外地开府治事的权力,但这个计划能否实现取决于能否骗过李隆基,不会以李瑛的意志作为转移。
    在计划实施之前,李瑛只能先采取第二方案,暗中构建属于自己的派系,也就是拉帮结派,结党营私。
    什么,李隆基不同意?
    老毕登当然不同意,同意了那就是光明正大的结党,正是因为他不同意,所以才要暗中结交。
    没办法,就算自己不拉帮结派,李隆基哪天不高兴了,照样会拿自己祭旗,杀鸡儆猴给其他皇子看。
    与其坐以待毙,不如奋力一搏,多准备几个应对之策。
    谁知道李白一口拒绝了李瑛的请求:“我跟王维不熟,谁爱喊谁去!”
    “呃……”
    李瑛不由得目瞪口呆,自己这才五六天没来诗馆,李白就跟王维不熟了,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文人相轻”么?
    李太白啊李太白,你可别忘了,你现在之所以过得这般滋润,可全亏了王维的引荐,你可不能过河拆桥啊!
    一个诗仙,一个诗佛,你们两个搞什么名堂,就不能好好的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