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宰相鼻子不好牵
作者:青铜剑客   盛唐华章最新章节     
    大唐王朝三大都城。
    京城长安、东都洛阳、北都太原。
    这三个都城的规格都是府,地位在州之上,首席行政长官叫做府尹,级别为从三品。
    在三府府尹之上,还有一个不常设置的牧,级别是从二品。
    譬如,六皇子荣王李琬目前就担任京兆牧,而且恰巧长安就是京兆牧的下辖,所以包括京兆府府尹萧炅在内的官员经常到荣王府禀报政事,李隆基对此也是默许。
    武惠妃突然这个时候把李琩弄到了太原牧的位子上,置当晚自己和杨洄的约定而不顾,其目的不言而喻。
    “武氏这是想要抓住老夫的小辫子啊!”
    送走林招隐之后,李林甫气得咬牙切齿。
    “臭女人,真是反复无常,不是说好了由杨慎矜出任太原尹吗?你现在把李琩推到太原尹的位子上,不就是在向老夫示威?”
    “果然唯小人与女子难养也!”
    这一刻,李林甫有些后悔。
    后悔自己为了把李琩推上太子之位,把李瑛得罪的太狠。
    前面打击杜希望,削弱李瑛的威望还情有可原;这次栽赃李瑛使用“厌胜之术”诅咒圣人的阴招实在太恶毒了。
    更要命的是,这个计划还被李瑛发现了,以至于现在成了不死不休的仇人。
    尽管李瑛现在又是作诗又是唱戏,今天忙着经营开元诗馆,后天又倾心于建设“皇家戏苑”,看起来与世无争,醉心于传播名声……
    但李林甫却知道这很可能是假的,李瑛在韬光养晦,在熬日子;只要把李隆基熬死,他就可以登基称帝,到时候自己很可能会面临满门抄斩的下场。
    “和李瑛结下了死仇,想要化解是不可能了。”
    李林甫急的在书房内来回踱步,好似热锅上的蚂蚁,“但我如此帮助李琩,武惠妃母子却对我诸多猜忌。甚至打算跑到太原拿捏住我的把柄,这样的李琩上了位,我又怎能安度晚年?”
    李林甫承认,自己之所以能够登上相位,前期多亏了武惠妃的举荐和枕头风。
    可自己也投桃报李,全力帮助他们娘俩扳倒李瑛了,现在李琩突然出任太原府府牧,明显就是想要拿捏住自己的把柄。
    “看来武惠妃对我把皇甫惟明调离太原的动作很感兴趣,所以让李琩遥控太原的局势,只为抓住我的把柄,牢牢牵着我的鼻子为他娘俩卖命,真是最毒妇人心!”
    李林甫双眼通红,在书房中来回踱步。
    他深知自己得罪的人太多,一旦哪天失了宠,下场绝对比萧嵩、韩休、张九龄这些人惨上无数倍!
    “阿嚏!”
    李林甫莫名其妙的打了一个喷嚏,忽然灵光乍现,一个念头涌上心田:“既然武氏母子如此待我,老夫何不另外选择一个太子?”
    李隆基的嫔妃总共为他诞生了三十个儿子,其中八个夭折,目前还有二十二个在世。
    目前年龄最长的是今年三十四岁的庆王李琮,年龄最小的是只有五岁的凉王李璿,而太子李瑛是老二,目前二十七岁。
    李琩被排除了,李瑛是现任太子,那些十来岁以下的小娃儿基本也没可能,李林甫不觉得自己有效仿霍光的机会。
    李林甫知道,想扶持新太子光靠自己不行,必须皇子有这个意愿和能力,自己再推波助澜,内外结合才有希望取代李瑛。
    这样分析一番之后,李林甫有了三个目标。
    “忠王李玙,他是老三,若是扳倒了李瑛,按照顺序应该由他上位。”
    “荣王李琬,他有庆王李琮的支持,目前刘华妃也是宫中唯二的妃子之一,如果李瑛被废黜了,李琬有很大的机会登上太子之位。”
    但让李林甫有些不放心的是,李琬人品端正,获得了朝野的一致称赞,真要把他推上太子之位,将来登基称帝,是否能容得下自己这样的奸臣?
    “奸臣,呵呵……”
    李林甫发出一声苦笑,“又有哪个人愿意做奸臣?我不做奸臣,不让天下人骂我,圣人又怎能容得下我?”
    李林甫甚至觉得,这天下骂自己的人越多,自己反而越安全。
    李林甫心中的第三个人选就是永王李璘。
    别看这小子长得丑陋,但野心极大,而且做事干练凶狠,李林甫早就通过耳目把这个永王做的事情掌握的一清二楚。
    这小子在长安城外暗中蓄养了上百名死士,没事就以出城打猎为借口操练他们,看起来绝不是个安分的主。
    而且李璘的母亲郭顺仪出自太原郭氏,乃是太原屈指可数的望族之一,他的舅舅郭虚己目前担任兵部侍郎,有很大的可能外调担任节度使。
    甚至就在前年,李林甫刚刚拜相,年轻的李璘就登门造访,给他送了一箱子黄金,希望李林甫能支持他取代李瑛做太子。
    当时李林甫还只是三号宰相,排在张九龄、裴耀卿之后,自然不敢答应,便以开玩笑的方式打发年轻的李璘离开。
    但通过这件事,李林甫看清了李璘这个人胆子大,做事果断,因此不想与他结仇,纵然发现了李璘蓄养死士的事情,也没有禀报给李隆基。
    相比之下,太子李瑛的外戚简直不可同日而语。
    他的母亲赵丽妃本来只是一个歌姬,不要说望族,甚至连寒门都算不上,这也是李林甫敢打击李瑛的重要原因。
    须臾之后,李林甫打定了主意:“老夫先给惠妃母子一个机会,若是她们继续咄咄逼人,想要牵着我的鼻子,就别怪老夫另择明主了!”
    至于选择谁,李林甫现在还拿不定主意,他只能一步步考察,慢慢接触以上三个皇子,再确定合作目标。
    ……
    开化坊,一座叫做明月轩的酒楼。
    大唐朝廷并不禁止上班时间喝酒,所以明月轩里面不乏身着各色官袍的达官贵人。
    但像贺知章这种身穿紫袍的高官却是稀客,因此酒楼掌柜给安排了位置最好的雅间。
    贺知章、王维在房间里陪着李瑛品茗,诸葛恭与伍甲等侍卫则守在门口。
    等了大概半个时辰之后,御史大夫李适之这才姗姗来迟。
    由于今天公务繁忙,他本不想来的,奈何贺知章再三派人邀请,李适之只好在处理完了手头上的公务后前来赴宴。
    “殿下恕罪,老臣绝非故意怠慢,实在有事耽误!”
    李适之一进门就鞠躬作揖,态度谦恭。
    “寡人知道县公忙,哪里敢有怪意,快坐、快坐!”
    李瑛态度更加谦虚,俨然执晚辈之礼。
    李适之是李承乾的孙子,李瑛是李治的曾孙,论起血缘关系来很近,李瑛还得称呼李适之一声“皇叔”。
    李适之因为并非长房出身,所以没能继承李承乾的爵位,目前被封为“清河县公”,属于三等公爵。
    但李适之目前身上有个牛逼的官职,那就是御史大夫,官居从三品,乃是御史台的话事人。
    别看他的级别跟贺知章一样,但其实权相当于李瑛穿越前的z央J检委z席,手下的马仔专门负责弹劾官员,绝不是贺知章这个国家图书馆的馆长能够相比的。
    这也是李瑛耐着性子等候李适之的原因,真要是能把他拉进自己的党派之中,那绝对是一员虎将。
    虽然难度很大,但通过“饮中八仙诗”,李瑛已经给李适之留下了不错的印象,而且两人也喝过酒,这次算是第二次。
    贺知章和李适之私交甚笃,而且算是长辈,因此坐着没有起身,挑眉问道:“殿下给老朽解决了住房问题,故此邀请你来庆贺一番,适之何故姗姗来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