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他还能活三十年
作者:青铜剑客   盛唐华章最新章节     
    “呵呵……太白先生这是说的什么话?我公孙离岂会如此!”
    公孙大娘摇头苦笑,弯腰把沈珍珠从地上搀扶了起来。
    “珍珠啊,你想多了,为师并非因为你故意躲避太子。只是我虽然欣赏他的才华,但也知道我只是一个剑伎,卖艺谋生,他是国家储君,为师配不上!”
    当下,众人一边饮酒一边听公孙大娘讲述她拒绝与太子一起郊游的原因。
    原来就在几天之前,与公孙大娘有过一面之缘的杨玉瑶登门拜访,直言受了太子妃所托前来做媒,希望公孙大娘能够嫁给李瑛做妾。
    这让公孙大娘有些不知所措,一时间不知道该拒绝还是答应,便告诉杨玉瑶容自己斟酌几天。
    听了公孙大娘的话,李白拍案道:“既然太子妃都托人做媒了,那还考虑个屁,明天在城外的庄园里你们就把生米煮成熟饭。”
    “太白先生……”
    公孙大娘不禁无语,谪仙人说话怎么可以这般粗鲁?
    但李白不在乎,举杯一饮而尽:“大娘你都三十多了吧?过了这个村可就没了这个店,难不成你想做一辈子老处女?不提太子殿下的储君身份,要相貌有相貌,要身材有身材,要才华有才华,要能力有能力,你还犹豫什么?”
    公孙大娘苦笑:“并非我犹豫,实在是太子殿下身份尊贵,我一介庶民,配不上他。”
    “人家太子妃都托人做媒了,大娘你还顾虑什么?”
    李白仰头将杯中酒又喝了个精光,“再说了,太子将来是要做皇帝的人,肯定三宫六院,佳丽成群,难道每个人都需要出身名门?
    远的不说,太子殿下的生母不就是舞伎出身,最后不也是受到了圣人的宠爱,被册封为了丽妃?
    大娘兰心蕙质,容貌姣美,英姿飒爽,名动天下。就连圣人都待你为座上宾,京城谁不知你的名字?你难道还比不了当年只是潞城一普通舞伎的丽妃娘娘?”
    看到沈珍珠一脸着急的样子,李白就明白了事情的原委,肯定是公孙大娘觉得自己成了太子妾室,会让徒弟沈珍珠产生不满。
    “嗨……你俩只是师徒关系,又不是娘俩?共侍一夫,有何不可?实在不行,大娘出嫁的时候,把珍珠作为通房丫鬟一块陪嫁了过去便是!”
    李白仰起头来,“吱溜”又是一杯。
    别人还没动筷子,他已经连干三杯。
    “我李白现在也是孑然一身,如果大娘不答应太子殿下的求婚,那我李太白明天可就来你家求婚了。你若是不答应,我天天喝的烂醉如泥,在你家门口写诗……”
    吓得公孙大娘赶紧端起酒壶给李白斟满:“太白先生别闹,妾身拿你当知己好友,你可别吓唬我!”
    李白大笑着又是一饮而尽:“那就这样定了,明天我告诉太子,让他安排婚礼便是。这个媒人算我李白的,她杨玉瑶靠边站……”
    顿了一顿,半是认真半开玩笑的道:“对了,这位杨玉瑶莫不是寿王妃的三姐?听说她人长得极为美艳,要不大娘给我做个媒?我不嫌弃她是寡妇。”
    公孙大娘抿嘴笑道:“我可不会做媒,你若是看上了杨家三娘,可让太子妃帮你做媒。”
    “吃酒、吃酒!”
    李白豪气干云,饮如鲸吸。
    “明天出城把李龟年一块约上,我再约上吴道子、张旭,到时候大娘舞剑、龟年抚琴、道子做画、张旭挥毫,我李白击鼓做诗,岂不快哉?”
    对这幅群贤毕至的画面,年轻的杜甫不禁心驰神往。
    “一下子能见到这么多赫赫有名的人物,我杜甫这趟长安真是没有白来。何不把王摩诘先生一块约上?”
    李白突然变色:“给我滚,现在就滚!”
    “呃……”
    才来长安不过三天的杜甫顿时一脸懵逼,“太白先生,甫说错话了吗?”
    “滚!”
    李白吐出一块鸡骨头,没好气的说道,“听到那软饭奴的名字我就来气!”
    “软饭奴?”
    杜甫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般挠头,“太白兄说的是王摩诘先生?”
    “快滚!”
    已经有些微醉的李白又毫不客气的骂了一句,“还提这小人,我就不该带你来见大娘!”
    公孙大娘笑着化解尴尬:“好了,太白先生,不知者不怪,看来这位小兄弟并不了解你跟王维的龃龉。不过呢,市井坊间对你们的三角关系传的沸沸扬扬,妾身倒是想知道,你真的跟王摩诘抢玉真公主了么?”
    “嗝……”
    李白打了个酒嗝,醉醺醺的道,“我在此借用王昌龄的一句诗歌明志‘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我与玉真公主之交清清白白,绝无半点男女关系,他王摩诘纯粹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公孙大娘朗声大笑:“哈哈……既然是误会,早晚会解除,喝酒、喝酒!”
    ……
    次日天亮。
    李瑛在桃红和柳绿的伺候下早早起床,梳洗更衣。
    出城欣赏秋景放空身心、与公孙大娘师徒相见都在其次,最重要的是李瑛需要视察一下自己的职田,争取明年扩大种植面积。
    李瑛的职田高达一万五千亩,由于没赶上季节,再加上西瓜种子不够,所以仅仅只种植了一千八百亩的西瓜。
    但即便如此,一个夏季下来,也有五千五百万铜币入账。
    刨除汪伦两成的分红,李瑛到手还有四千多万。
    要知道,让长安的王公贵族们都眼红的皇家戏苑,一个月的营业额也不过只有一千万钱出头。
    因此,明年扩大种植面积,疯狂捞金是李瑛当前的头等大事。
    有了钱就可以收买人心,有了钱就可以交构大臣,甚至是暗中组建军队,购买马匹、甲胄……
    总之,想要登上帝位光靠金钱肯定不行,但如果没有金钱的支持,那是万万不行!
    唯一对李瑛不利的消息是,很多贵族看到汪伦卖西瓜赚的盆满钵满,于是各自派遣人手赶往西域采购西瓜种子。
    可以想象,明年的长安城外肯定漫山遍野都是圆滚滚的西瓜。
    到时候,长安恐怕将会变成“西瓜之都”。
    但李瑛不在乎,该赚的钱继续赚,无非是多一点少一点罢了!
    从古至今,没有永远被垄断的商业。
    到时候别人卖三百钱每斤,我就卖一百钱每斤,也算是造福长安的百姓。
    而商业眼光极其精明的汪伦未雨绸缪,已经赶往扬州、青州、荆州等地租赁土地。
    到时候,别的商家在长安打价格战的时候,汪记百货的西瓜将会在其他地方畅销,让那些跟风者永远都只能慢自己一步。
    诸葛恭找到监院知事徐有贞,开了一张出城文牒,回来交给李瑛过目。
    “天黑之前回城。”
    李瑛接过来看了一眼,忍不住冷哼一声:“哼……早晚有一天,孤要随心所欲,这长安城我想进就进,想出就出!”
    诸葛恭作揖道:“殿下暂时先忍着吧,圣人渐老,那龙椅早晚是您的。”
    “呵呵……”
    李瑛未置可否,翻身上马。
    他很想告诉诸葛恭一声,你可能没想到,这老色批挺能活,如果正常发展,他还能活将近三十年,你敢信吗?
    如果不能取而代之,就算顺利继位,自己也已经是年近六旬的花甲老人了。
    “所以,必须取李三郎而代之!”
    李瑛双脚轻轻磕了一下马镫,胯下白马雄赳赳气昂昂的出了太子府。
    伍甲、司乙、陆丙、齐丁率领四十四十名侍卫腰悬佩刀,每人一骑,如临大敌一般簇拥着李瑛自通化门出了长安城,前往城北视察职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