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竟会作画
作者:小满的碗   重生复仇:本公主就是六亲不认最新章节     
    萧瑾寒看着李清瑶的背影消失在垂花门,这才收回视线,听着太子的话。
    “瑾寒今日冲动了些,若是真伤到那赵丰元,明日父皇怕是得出言责备。”
    “赵家太嚣张,臣也是看不过。”
    萧瑾寒随意道了一句。
    今日这场不过只是个开始。
    没有弱点的人,死得最快,尤其是在皇帝眼中。
    耳畔是太子对赵家越发阴狠的咒骂,而此时怒火中烧的赵家几人,刚走出院子,便彻底没了遮掩。
    赵丰元懒得同赵叶林多言,只挥手让他离开。
    而赵叶林想起自己刚刚被迫同萧瑾寒和那贫贱书生赔不是的样子,只觉得脸上火辣辣的疼,毫无脸面可言。
    见此场景,更是没有留下陪着赵丰元的意思,匆匆往旁侧上了长廊,狼狈离开。
    这一走,便瞧见了远处林间树下,那抬头看着叶间的柔弱公主,李忆姝。
    他脚步微顿,而后停下整理了一番,这才又跨起步子。
    承恩伯府是听了贵妃娘娘的话,要与她膝下的公主亲近,但公主有两位。
    他本就瞧不上那不学无术的李清瑶,除了一张脸,毫无可取之处。
    尤其是今日,她竟全程冷眼旁观,毫无相帮之意,还将他的落魄看了个十足十,这样的女子,他多看一眼都不愿。
    但四公主不一样。
    虽然她没有李清瑶名气大,但到底也是贵妃膝下的公主,金枝玉叶,为人还乖巧懂事,一瞧便知是体贴温柔的性子。
    赵叶林一扫适才的无地自容,眼中透出精光。
    除了指腹为婚的那些,大堰朝女子过十三后便可定亲,及笄后便能出嫁。
    左右与李清瑶再拉扯一年,这四公主也早已到了出嫁的年纪,眼下若是能先入了四公主的眼,等来年,便能直接迎进门。
    又何苦再去受那李清瑶的奚落。
    想罢,赵叶林的步子又加快了一些。
    “四公主。”
    李忆姝回过头,看着面前还算高大的男子,想起适才偶遇李清瑶时听来的只言片语,压下心中不耐,乖顺地的垂眸笑了笑。
    “林表哥,好巧。”
    ......
    而这头停下来的赵丰元,甩袖进了一凉亭内,眼中像是要喷出火。
    “去!给我找人办了他!”
    赵丰元恶狠狠地吐出几个字,让旁边跟着的小厮有些忐忑。
    “少,少爷,您是说,办谁?”
    “废物,自然是萧瑾寒!在京都城也敢对我赵家这么嚣张,看来是这些年的日子过得太好,让他忘了自己的身份!”
    小厮下意识咽了咽口水。
    忘了自己的身份?
    人家就是世子爷的身份啊!
    “少爷,小的怕是都近不了萧世子的身......”
    “你近不了不知道让旁人去?明日他会出游,今夜你就派人去守着,调人提前在山间埋伏,近不了身就用箭,怕弄不死就用毒!”
    “使不得啊少爷,若是萧世子真死在京都城内,陛下定会暴怒彻查,平西郡王那边也不见得真就不管,少爷若只是出气,打一场便是了!”
    许久后,赵丰元铁青着脸,不得已点头。
    “那便再留他几年,但是毒,必须用!就用上次从外头张罗回来的那几瓶好东西,半死不活,算是爷赏他的半条命!”
    小厮心里不停打着鼓,想再劝上两句,但瞧见赵丰元的眼神,到底还是不敢再开口。
    ......
    前头的声音渐渐盖过了赵丰元的怒火。
    这场宴会算不得奢靡。
    但舞榭歌台上有轻歌曼舞,随着鼓乐齐鸣,与万菊一齐绽放,引来众人瞩目,热闹至极。
    回到宴席上的李清瑶不经意间扫视了一圈。
    贵女们个个如花似玉,娇俏如春花,却独独不见李忆姝的身影。
    她满意地饮了口茶。
    为了压她一头,她那位好妹妹,竟真是不放过任何机会。
    李清瑶想的出神,旁边颜如玉以为她不认识人有些无趣,便凑上来,同她说着那些贵女的身份。
    连带着贵女们在京都城的传闻,也都顺势带了出来,听得李清瑶目瞪口呆。
    后悔没能早一些与这骄阳县主相识。
    正听得激动,晴山听一丫鬟低语了几句,带笑过来附耳道:“公主,颜老夫人瞧见公主送的那两幅竹菊字画十分欢喜,尤其是公主自己补的那张秋菊,想晚些时候请公主过去,问问那画可还有连着的。”
    “嗯,我稍后过去拜访,你先去同颜老夫人解释一句,那幅秋菊不过是为了这场宴会的班门弄斧,和先生的真迹相比不值一提,至于其余几幅,若是寻到了,我再让人送来颜府。”
    晴山点头退下,同在旁等着的丫鬟离开了此处。
    而听到两人对话的颜如玉睁大了眼,满脸的不可置信。
    “听祖母这意思,公主不仅会作画,且画技还极好?想我听人嚼舌根这么久,竟从未有人传过此事!”
    “兴许是老夫人看出了画技拙劣,在点我呢。”
    “怎么可能!我祖母看这些可毒了!”
    颜如玉来了精神。
    她自然知道祖母的眼睛有多挑,能入她眼的字画,就算不是名家真迹,也一定是有常人难及之处。
    “说的我都想去瞧瞧了,只是祖母今日不让我踏进她的院子。”
    “这有何好瞧的,何况你不是不喜这些文雅之事?”
    “不喜大多是因为我不会,不妨碍我赏画。”
    颜如玉撇了撇嘴,随即反问道:“公主不是也不喜,没承想竟是如此精通。”
    “精通算不上,就是平日里的消遣罢了。”
    李清瑶轻抿了一口茶水。
    她没有好友。
    幼时每日去赵氏面前待一小会儿,就会被赵氏寻借口送回自己的寝殿。
    这一来二去,她便开始学着临摹,来打发日子。
    从字帖到书画,从歪歪扭扭到初见雏形。
    那时的月芦根本看不懂那些东西,再加上赵氏对她学业的不耐烦,李清瑶便渐渐没再提起此事。
    除了练武,她所有的学识和书画,都是私底下,日复一日练出来的东西。
    在她看来,确实算不得精通。
    毕竟进了她手中的画作,都是出自名家之手。
    而这次来颜府,她听闻老夫人喜爱看小辈自信展露学识,又忆起如今梅兰竹菊的真迹只剩一张竹,她思来想去,便自己动手添了一幅秋菊。
    若是能让颜老夫人记住,就等于在颜老爷子那露了脸。
    虽有赵家架在前头,但她到底不姓赵,若能得颜太傅几分赏识,往后这路,兴许也会走得容易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