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跟着姐姐去逃荒10
作者:嘤嘤只想种地   快穿:囤好物资,大佬靠种田苟命最新章节     
    连续喊了好几次,有些还活着的,好奇的人偷偷从门缝内打量外面。
    发现是他们朝廷士兵穿的衣服,这才放心地打开门来。
    田和见这办法生效,大喊道:“念及锦州城被鞑子攻破,大家都有所损失。
    现在七皇子决定挨家挨户发放补助金,赶紧过来排队登记领取。”
    听到可以发钱了,不少人报着试试看的态度排起了长队。
    而跟在田和身后的几人,刚被提拔上来的,熟练地拿出了户籍册子进行登记。
    月娘和女儿听到了门外的动静,好像不是鞑子来了。
    拉开门缝,见大家都出去了,她问了问,也跟着排起了队。
    “叫什么?家中几口人?”
    “王月娘。”
    报好了名字之后,那人便开始翻册子,找到之后,“你叫王月娘。
    家中一个女儿,你丈夫怎么没来啊?”
    月娘有些局促不安,“他去山林里打猎了,也不知道有没有遇上鞑子。”
    登记的人看了一眼,“活人一人补贴500文,死人是一人300文。
    你丈夫没有跟着一起来,你看看要领还是不要领。
    要领活人份的,必须要人过来。”
    见她有些犹豫,“暂时给你1两银子了,过几天你丈夫回来叫他再过来领一次。
    要是没有回来,你自己过来领一次吧。”
    月娘呆呆的点了点头,直到旁边的打算盘的人,给了她一两银子。
    女儿拉了拉她的衣服,她才清醒,“娘,这可是一两银子啊!够我们家吃一年了。”
    月娘左右看看,将一两银钱藏好,“你爹不知道去哪了,要是能回来就好了。
    希望不是被鞑子.......”
    比起其他的人,家破人亡,她们一家还算好
    就算是她丈夫不回来,有这一两银钱在,好歹能活一阵子,再慢慢找一些营生,勉强也能过下去。
    不远处听到有人喊自己的名字,“月娘!”
    这人不正是自己的丈夫吗?
    灰头土脸的二狗子紧紧抱着月娘,“月娘,太好了,你和孩子还好好的。
    我去打猎,回来有人才说........”
    女儿打断了他的话,扯着他的衣服,急忙道:“爹爹,别说废话了,快去排队领钱啊!”
    还没来及诉说重聚之情的二狗子,被迫去排队了。
    二狗子见前头排着的人都领到了钱,还觉得惊讶。
    刚好有自己认识的人,问:“朝廷什么时候这么大方了?”
    年年加赋税,拉人服徭役,还会在赶走鞑子之后发钱。
    “哪里是什么朝廷发钱,是七皇子的人,前几日深夜将鞑子清理干净之后。
    心善,给在咱们普通的老百姓补贴。女娃也有钱。”
    二狗子:“七皇子?咱也不认识,总之给咱们发钱的就是好人。”
    附近村子里幸存的人,都不知道有多感谢七皇子。
    他们的粮食什么的,被鞑子的兵抢光了,七皇子给的补贴,无疑是雪中送炭。
    十来天,宋启和青柠将太守府的那些宝贝通过一些渠道卖光了。
    这些钱刚好够分给活着的老百姓。
    而他们也到了离开锦州城的时候了。
    在走之前,宋启特意进行了一次士兵的等级考试。
    有一些3等的士兵,升为了2等,也有厉害的直接升成了1等。
    也有部分懈怠的一等士兵,降级成了23等。
    刘三总算是升成了2等士兵,伙食和待遇都要比三等的好上一些。
    心想着下次再努努力,成为一等士兵就好了。
    临走之前,宋启才将那封信,送到了皇城。
    他和青柠启程去边塞,好多老百姓都出来在城门外,送别他们。
    “哎,要是咱们锦州城是七皇子管理就好了。”
    “冲他愿意给我们发钱,就知道他定是个爱民如子的好皇子。”
    “就是啊!这种好人,偏偏要被皇帝送到边塞去。”
    “听说七皇子带的那些地方军,待遇都是顶顶好的。
    我一个远方表哥就在里头,他每日的餐食肉,米饭,馒头都管饱。
    而且月俸从来没有被贪污过,实打实地到自己手里。
    要是不会他们不招新兵,我都想跟着去了。”
    总之,宋启的这个举动,无疑是赢得很多老百姓的心。
    等他们已经到了离锦州城30里开外的地方,皇城的人才接到了信件。
    七皇子的送的信件,又不是边塞八百里加急的,自然没有那么受重视。
    皇帝宋文世这日坐在皇椅上,早朝一贯是大皇子和太子党的人在争辩。
    他人到中年,不得不羡慕这些人的活力,听得有些想打瞌睡了。
    外头的太监突然报,“七皇子的信件来了,说锦州城的鞑子已经被他杀光了。”
    这句话,让刚才还争得面红耳赤的太子和大皇子,瞬间停了下来。
    包括皇帝本人,都微微愣了一下,“快呈上来,我看看。”
    脑中想了半天,才想起七皇子这人,不是前些日子被自己封为纯亲王。
    封地在边塞去了吗?怎么会和锦州扯到一起。
    待看完了信,才知道原来是这么回事。
    此时底下的文武百官都在等皇帝说信的内容。
    这病弱的七皇子怎么可能打败鞑子呢?
    就他带的那1000个3等的地方军,就算是皇城上禁军和鞑子打,也讨不到什么好处。
    “七皇子不愧是朕的好皇儿,他这运气也没得说.......”
    皇帝大致和大家解释了一下,七皇子宋启经过锦州城,误打误撞将鞑子赶走了。
    大皇子,太子等人才将吊着的心放下。
    果然嘛,他们就说,那个病弱活不了多久的弟弟哪有什么大能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