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灭高丽奇策
作者:鹿门一儒   推背图之大唐帝国最新章节     
    在两仪殿的御前会议上,李世民问袁天纲道:
    “袁爱卿,你这次出使高丽,对其国内形势了如指掌,你认为如何灭高丽?”
    袁天纲刚才一直认真地听李积的战略战术分析,他心里想:
    “这次大唐攻打高丽,与一千多年后的二战德国攻打苏联相类似,现在的大唐就像德国,高丽就像苏联。德国当时的实力远超苏联,却犯了严重的轻敌病,认为苏联是不堪一击,在进攻苏联前只准备了百日的粮食,辎重燃料严重不足,结果在乌克兰千里黑土地上,泥泞的道路严重阻碍了德军的进攻速度,在泥浆中装甲车的燃料消耗速度是平时的三倍以上,德军的车辆只能以蜗牛般的速度在泥浆中爬行,因行军迟缓而顿兵于莫斯科、斯大林格勒、列宁格勒等坚城之下,被‘寒将军’折磨得崩溃,从而先胜后惨败。”
    “袁爱卿,你认为如何灭高丽?” 李世民看到袁天纲有些发呆,竟然没有立即回答他的问话,就又提醒了一遍。
    袁天纲思绪马上又回到大唐长安的两仪殿,他急忙回答道:
    “臣这次出使高丽,在平壤的街巷中听到有一些孩童在传唱一个童谣。”
    “什么童谣?” 李世民饶有兴趣地问道。
    袁天纲说道:
    “传唱的童谣是:青堆子,青堆子,天兵天将坐船只,遇到白袍人必死。”
    李世民等人一听,都面面相觑。
    袁天纲解释道:
    “童谣中:‘青堆子,青堆子,天兵天将坐船只’,寓意是:在辽东建安城西南五十里处、渤海边有一个青口镇,海边有一个巨大的青色石碓,此处曾被大唐客商立碑刻有‘青堆子’三字。因此,谶语所说的青堆子就是指此处,我大唐的海军就是从这里登陆,因此,我们占领建安城,就是为了给大唐海军提供一个绝佳的登陆点。
    童谣中:‘遇到白袍人必死’,寓意是:我大唐这次攻打高丽,圣上将会得到一位白袍将军,此人将是大唐新一代战神,高丽就是被这个白袍将军给灭掉的。”
    李世民、李积等人听罢,都觉得不可思议!但是袁天纲作为当代诸葛孔明,他的预言没有不应验的。
    袁天纲解释完童谣后,他的思绪又回到一千多年后的德国灭法国之战,法国以为凭借修建的“马奇诺防线”固若金汤,就可以高枕无忧了!结果被德军绕开马奇诺防线,分两线出击,分别在法国北部的比利时以及法国东北部的阿登山杀出,一个多月打到法国巴黎城下,法国被迫投降。于是,他向圣上献上一个灭高丽的奇策:
    “臣认为,这次攻打高丽,不能再重蹈隋炀帝的覆辙。”
    袁天纲的话让李世民与李积等人都略感吃惊,他仍不管不顾地继续说道:
    “臣认为,这次攻打高丽,应该是分为两线作战。
    一条线是正兵,即:圣上不必御驾亲征,而是派李英公率领大唐陆军从营州出发,针对高丽辽水边千里山城堡垒群,采取‘结硬寨打呆仗’战术。”
    “什么是‘结硬寨打呆仗’战术?” 李世民等人听到此战术,觉得新鲜,不由地好奇问道。
    袁天纲于是将一千多年后的湘军攻灭太平天国的“结硬寨打呆仗”战术给李世民等人科普了一下。他解释道:
    “所谓的‘结硬寨打呆仗’战术,就是针对高丽在辽水东岸修筑的千里长城堡垒群。在这些山城堡垒群前建筑一个城寨,与其针锋相对,城寨的建筑标准:先挖一条壕沟,外壕标准时宽六尺、深八尺,内壕的标准是外壕的一半;然后在战壕周边以两丈为间隔修建横向土丘,建造八尺高、一丈厚城墙。
    我方采取围而不攻的战术,长期围困这些山城堡垒。唐军则采取‘车轮战’战术,唐军轮番上阵,轮流修整,以逸待劳。待高丽守军粮草用尽、军心大乱的时候,再用重型攻城武器,一鼓作气地占领城堡。
    然后,攻下一个城堡,就用‘结硬寨打呆仗’的战术,再围困下一个城堡。以此类推,将第一道防线的辽水千里长城的山城堡垒逐一拔除后;再用此战术逐一拔除鸭绿江北岸的山城堡垒,直至拔除掉鸭绿江南岸的辱夷城,再与大唐海军会师在平壤城下。”
    一条线是奇兵,即:可以效法三国时期魏国主力在剑阁围攻姜维蜀国主力部队,而邓艾率一支奇兵偷渡阴平,进而趁虚占据蜀国都城成都,由郧国公张亮率领海军三万三千人作为奇兵,乘五百艘战船从莱州出发,渡过黄海直接扑向平壤,以黑虎掏心的战术,直接打掉高丽的都城及指挥中心。”
    李世民及李积等人都觉得袁天纲的奇策思路清奇,于是李世民问道:
    “袁爱卿,按照你的‘结硬寨打呆仗’的战术,唐军逐一拔除山城堡垒,一直平推到平壤城下,预计要用多少时间?”
    “预计要三年左右。” 袁天纲平静地回答道。
    “三年左右?战争时间太长了!朕计划用不到一年时间灭掉高丽。如果战争打到三年时间,一是军队士气会因旷日持久而低落;二是后勤粮草供应数量消耗巨大而导致国内不稳。”李世民惊叹道。
    “想灭掉高丽这样的东北亚区域强国,不太可能像灭突厥、吐谷浑、高昌国一样,一战定乾坤,而是采取持久战,采取车轮战的方式,用时间换空间,慢慢地耗死高丽。即:将征高丽的陆军主力部队分成六个队,每一队一万人,负责围困、攻占一个山城堡垒;然后撤下来修整,再换另一队负责围困、攻占一个山城堡垒。就这样,逐一攻占从辽水到鸭绿江所有的山城堡垒,直至平推到平壤城下。最后,与大唐海军在平壤城下会师,一举攻占平壤,逼迫高丽乖乖投降。”
    李世民听罢袁天纲的奇策,沉思良久,还是觉得他的计策过于大胆、冒险,而且战争时间拉得过长,于是就否决此方案,而是采用李积提出相对稳妥的作战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