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大阅兵
作者:鹿门一儒   推背图之大唐帝国最新章节     
    二月十四日,李积率领的步骑兵六万人及阿史那社尔率领的五千突厥精骑在幽州会师,
    二月二十日,中书令岑文本因劳累成疾,在幽州病逝,享年五十岁。
    在驻军幽州期间,李世民把军中的物资粮饷、军用器械、簿录文书全部委托给岑文本管理,岑文本日夜操劳处理有关事务,亲自调度、调配,平时忙得手不离笔,因而心力交瘁,形容枯槁。
    李世民见到岑文本如此操劳,他十分担忧第对身边人说道:
    “文本与朕同来幽州,恐怕不能与朕一同返回。”
    没想到是一语成谶。这日,岑文本得暴病而亡。
    晚上,李世民听到急促的鼓声,叹息道:
    “文本死了,朕实在不忍心听见鼓声,快命人撤掉。”
    为此,李世民悲伤过度而辍朝三日,追赠岑文本侍中、广州都督,谥号为宪。
    武德七年(公元624年),袁天纲曾给岑文本看相,说“岑舍人额头学堂已成宽阔之势,眉毛盖过眼睛,文才震动海内,但是头顶又生骨,还没有成形,如果做到三品官,恐怕是减寿的征兆。”
    没曾想,真得是应验了。
    大唐帝国的好干部岑文本虽然是身居高位,但他仍然谦虚谨慎,对老母非常孝顺,抚育弟侄非常尽心。李世民曾称赞他:“弘厚忠谨,吾亲之信之”。
    当他被任命中书令时,一般人升官则喜,他却面带忧色。他的母亲感到奇怪,问他为什么,他回答说:
    “我非勋非旧,过度承受宠荣,责重位高,所以忧惧。”
    亲朋好友听说他升了官,都前来庆贺,他却说:“今受吊,不受贺”。
    有人劝他多置些田产,他叹道:“我仅仅是南阳一介平民,最高目标不过是做一个县令。我没有尺寸之功,只因文章写得好做到了中书令,这已经是位极人臣,怎么敢奢望置买田产呢?”
    岑文本像诸葛孔明一样,为大唐帝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出征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四日后,李世民从岑文本病逝的悲痛中抽出身来,于二月二十四日辰时,在幽州举行了规模宏大的大阅兵。
    距辰时前十刻。李世民立于三角兽旗之下,文武百官分东、西向站立,六万五千大军都军容整齐、披甲肃立地列队等候。
    距辰时前七刻,李积命令敲鼓第一次戒严。
    距辰时前五刻,李积命令敲鼓第二次戒严。
    距辰时前二刻,李积命令敲鼓第三次戒严。
    辰时,大阅兵正式开始。
    首先吹大军号三遍,张俭与李道宗作为左右中军将,各用击鼓传递号令。
    李世民誓师道:“今日举行大阅兵,六军将士必须严遵军法,听命者有赏赐,不听命者有刑罚,可不勉之!”。
    全军击鼓高呼宣誓:“不灭高丽,誓不还朝!”
    这时,李积命令旗手举旗,唐军整齐划一地前进了五十步后,前排敲响铜钲,全军停步不前。
    再击三遍鼓,旗手举旗,唐军又齐步前进五十步后,前排敲响铜钲,全军停步不前。
    这时,全军开始排兵布阵。李积启奏道:“请圣上观步兵操练。”
    李世民喊道:“可”,步兵操练开始。
    第一轮东军敲一遍鼓,举青旗排列成方阵;西军则敲一遍鼓,举白旗排列成方阵。
    第二轮西军敲一遍鼓,举赤旗排列成尖阵;东军则敲一遍鼓,举黑旗排列成曲阵。
    第三轮东军敲一遍鼓,举黄旗排列成圆阵;西军则敲一遍鼓,举青旗排列成直阵。
    第四轮西军敲一遍鼓,举白旗排列成方阵;东军则敲一遍鼓,举赤旗排列成尖阵。
    第五轮东军敲一遍鼓,举黑旗排列成曲阵;西军则敲一遍鼓,举黄旗排列成圆阵。
    两军各以青、黑、黄、白、赤五色旗展示五种阵型。凡是排兵布阵,先举旗为客军,后举旗为主军。
    五轮阵势变换结束后,两军都排列成直阵。击鼓三次,各旗手放下军旗,全体步兵站立不动,高呼,击鼓起身,左右军齐步奔跑到中间标柱处,相对击鼓,然后撤回,每退到一处标柱前,都要听鼓声而下跪起身,然后恢复阵型。
    此时,步兵操练结束。李积启奏道:“请圣上观骑兵操练。”
    李世民喊道:“可”,骑兵操练开始。
    两军骑兵则出阵,如同前面步兵操练的流程,
    五阵结束之后,击鼓手大力敲鼓,两边骑兵向前,当两边骑兵的战马相对时,进行马上兵器交战演练。
    演练结束后,骑兵整队排列。李积启奏道:
    “启奏圣上,阅兵礼毕,请指示。”
    李世民宣读道:
    “行师用兵,自古就是如此,消灭乱政,攻取暴虐,先哲所赞同。高丽渊盖苏文,弑其主,害其臣,窃据边隅,大肆侵扰小国。伸张正义,为此要兴兵问罪。朕亲自领兵并决策,吊民伐罪,一举灭高丽,为隋朝阵亡将士雪耻,为大唐收复失地。”
    六军将士齐声高呼:“大唐威武!大唐威武!大唐威武!”
    此时,大阅兵即正式结束。
    李世民率领唐军将士气势如虹地离开幽州,向定州进发。
    三月初八,李世民率领唐军到达定州,他对群臣说道:
    “辽东本来就是中华的土地,隋朝三征高丽而不能取胜;如今朕亲自东征,想为隋朝阵亡将士报仇,为高丽人雪洗君主被杀的耻辱。目前大唐帝国四夷已平定,只有高丽一地没有平定,所以趁着朕还没有老,朕决定灭掉高丽,不将此隐患遗留给太子李治。”
    群臣都高呼:“圣上圣明!”
    李世民于是亲自看望生病的士兵,对他们进行慰问,唐军士兵们无不感动流涕,纷纷表忠心道:
    “我们跟随圣上东征,不求圣上封爵赏赐,只愿为国效忠,战死在辽东。”
    三月十四,圣上留下太子李治在定州留守,命令刘洎、张行成一同留下辅佐太子。他率领唐军将要出发,太子李治哭泣着依依不舍。
    李世民说道:“如今留下你镇守定州,用一些贤臣辅佐你,正是想给你一个历练的机会。治理国家关键在于用贤人、远小人,奖善举罚恶行,大公无私,你应努力这样去做,为什么要悲伤哭泣呢?”
    说罢,李世民从定州出发,十日后到达目的地营州柳城前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