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东宫怪事
作者:鹿门一儒   推背图之大唐帝国最新章节     
    这几日,在皇城发生一件怪异现象:在东宫明德殿的房檐上聚集了一群雌鸡,好几天都不散去。李世民在朝会上问群臣:
    “这是上天有什么预意警示朕?”
    褚遂良趁机引经据典地拍皇帝的马屁:
    “春秋时期,秦国也发生了一件怪异现象:秦国都城咸阳有两个孩童变成了鸡,一只飞到咸阳秦王宫打鸣,一只飞到南阳打鸣。咸阳城内有孩童们唱着童谣:‘得雄鸡者王,得雌鸡者霸。’ 秦国国君秦文公专门建了一个宝鸡祠作为纪念,后来秦始皇因得到雄鸡的祥瑞而统一中华;汉光武帝刘秀因得到雌鸡的祥瑞,在南阳起义兵推翻王莽,建立东汉。圣上您曾被封为秦王,所以雌鸡聚集在长安皇城,预示着圣上得天下,上顺应上天、下顺应民心。”
    李世民听罢,龙颜大悦,夸奖褚遂良:
    “立身之道,不可以没有学识。褚侍郎(褚遂良)博学多才,真是国之栋梁!”
    袁天纲在朝堂上听罢,很不以为然,但是没有表露。
    退朝后,在皇城外袁天纲碰到太史令李淳风。李淳风悄声问袁天纲:
    “袁侍中,你认可褚遂良所说的吗?”
    “李太史,褚遂良那一番话是忽悠圣上,逗圣上开心的。” 袁天纲不禁向李淳风挤挤眼笑道。
    “我也有同感。在东宫明德殿的房檐上聚集了一群雌鸡,你认为是上天有什么警示?” 李淳风神秘地问道。
    “李太史你认为如何?” 袁天纲反问道。
    李淳风看看周边没人,就凑到袁天纲身旁,把袁天纲的右手拿起来,掰开手指,用自己的右手食指在袁天纲的手掌心里写了两个字:“女主!”
    袁天纲诧异地看看李淳风,凑到李淳风耳边耳语道:
    “褚遂良在朝堂上拍圣上的马屁时,我心里默念的也是这两个字‘女主’!”
    “看来英雄所见略同!” 李淳风向袁天纲点头微笑。
    “在东宫明德殿的房檐上聚集了一群雌鸡,预示着东宫太子李治将来依靠一位女主坐稳皇位。只是褚遂良为了拍圣上的马屁,引经据典地忽悠了圣上。” 袁天纲继续悄声说道。
    “既然你心里清楚,为何不如实禀报圣上?” 李淳风疑问道。
    “现在可不比贞观初年,圣上善纳良言,自从魏征去世后,朝堂上已经没有人敢给圣上说真话了。目前长孙无忌与褚遂良结党营私,我的前任刘洎就是被褚遂良进谗言而冤杀的,我可不会傻到说真话而触犯他们。” 袁天纲实话实说。
    “是啊!我也是明知褚遂良说假话,但没有胆量去拆穿他,所以还是慎言慎行!” 李淳风无奈地苦笑着。
    “现在要想在朝廷里混下去,还是不要说真话,难得糊涂!” 袁天纲感叹道。
    “是啊!难得糊涂,才是自保之道!” 李淳风也深有体会。
    说完,两人行礼、辞别回家。
    回到家,袁天纲向高淑行提起今日朝堂上发生的事。
    高淑行问道:“先生,您当年可是一热血青年,怎么现在也变得圆滑世故?”
    “自从圣上步入老年,已经没有了贞观初年那种博大的胸怀、开明的气度,慢慢地变得昏聩起来,尤其是前几年连续发生了前太子李承乾与侯君集谋反案、齐王李佑谋反案,圣上开始犯了疑心病,连续不经死刑五复核制度流程,就随意杀了侍中刘洎、郧国公张亮,现在朝廷上下人人自危!目前长孙无忌与褚遂良已经结党营私,甚至权力大到可以决定谁当太子。我现在可不敢因言获罪。” 袁天纲无奈地嘲讽道。
    “看来阿耶隐退是正确的选择,这样可以早日避开政治旋涡,以免遭来实祸。” 高淑行也感叹道。
    “是啊!尉迟恭、李靖、唐俭这些老臣也纷纷功成名就、急流勇退了!” 袁天纲说道。
    高淑行听罢,就看着袁天纲,很认真地问道:
    “先生,您现在身居宰相高位,高处不胜寒!您何时也效法阿耶,也急流勇退?”
    “圣上加封我做侍中、参预政事,以接替我的前任刘洎,我就向圣上再三推辞,结果圣上还是强令我就任。我自从坐上侍中的位子,如履薄冰、如临深渊,早就想效法阿耶退隐,只是要等待时机。”
    “先生,我有一事不明!东宫明德殿上聚集一群雌鸡,怎么会预示着是女主呢?” 高淑行不解地问。
    “东宫代表着太子李治,明德殿上聚集一群雌鸡,预示着将来李治当皇帝后,将会有一位女主帮助李治坐稳皇位。” 袁天纲解释道。
    经袁天纲一点拨,高淑行马上醒悟过来,说道:
    “我明白了,这位女主就是武媚娘!”
    袁天纲看着冰雪聪明的高淑行,神秘一笑,说道:“天机不可泄露!”
    “先生,将来李治做皇帝后,长孙阿哥与褚遂良会成为权臣吗?” 高淑行继续问着。
    “会的。上次我曾告诉过你,权力就是一副春药,人一旦得到它就会上瘾,欲罢不能。但是每一位皇帝都不愿意当傀儡,李治也不例外,他就会与武媚娘联手灭掉权臣。” 袁天纲幽幽地说道。
    “先生,您现在身居高位,我担心您也会像长孙阿哥一样,贪权而不知进退。” 高淑行不由地忧虑起来。
    袁天纲看着高淑行一副焦急的神态,不由地微微一笑,并不强辨,而是吟了一首诗,以表心迹:
    “我问青山何日老,青山问我何时闲。
    我见众山皆草木,唯有见你是青山。
    青山已随晚风却,我与沧海化桑田。
    朝阳落幕霞光胜,云海浅薄秋雨残。”
    高淑行认真地听着袁天纲吟诗,问道:
    “先生,我也很神往这种归隐在青山之下,遥看朝阳落霞、云海秋雨的日子。这首诗真是写到我的内心深处。请问这首诗也是谪仙人李白写的吗?”
    “不是,是李白的挚友,被世人称为诗圣杜甫写的《青山》。” 袁天纲解释道。
    “看来大唐人才济济,璀璨如星云。可惜我早生六十年,不能亲身见到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聆听他们的千古绝唱。” 高淑行不由地惋惜着。
    “看来你是诗仙李白、诗圣杜甫的忠实粉丝啊!” 袁天纲开着高淑行的玩笑。
    “什么是粉丝?” 高淑行不解地问。
    “粉丝是一种西方语言的音译,大概是指某人的狂热信徒的意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