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坚昆认亲
作者:鹿门一儒   推背图之大唐帝国最新章节     
    数日后朝会上,铁勒坚昆部首领失钵屈阿栈亲自来长安朝贡。坚昆部地处塞北地区南部,北海以西、叶尼塞河上游地区(今俄罗斯西伯利亚哈卡斯共和国,坚昆部人就是今吉尔吉斯人祖先。),其部落普通民众都长得身材高大,赤色的头发,绿色的眼睛,白皮肤;但是部落首领及上层贵族却长着黑头发,黑眼睛,黄皮肤。
    李世民在天成殿召见坚昆部首领失钵屈阿栈时,看到他长得简直是一个活脱脱的唐人,就奇怪的问其原因,失钵屈阿栈说出了一个惊天秘密:
    “臣是汉代李陵(飞将军李广的孙子)的第14代裔孙。汉武帝时期,李陵率领5000步兵深入塞北地区二千多里,在浚稽山与匈奴单于率领的10万匈奴骑兵血战十数日,杀死匈奴兵1万余人,最后全军覆没,他本人也被俘虏。汉武帝得知他被俘后,因听信谗言,将李陵全家灭族,还将替他说好话的太史令司马迁处以宫刑。
    匈奴单于欣赏李陵的才干,将女儿拓跋公主嫁给他,封他为右校王,将坚昆地区作为他的封地。于是,李陵所率领剩余的2000汉族士兵,也一起滞留在坚昆地区,都娶当地坚昆部落女子为妻,就这样长期生活、繁衍下来。因此,在坚昆部落里凡是长得像唐人的,都是李陵及汉族士兵与坚昆部落女子所生的混血后裔。”
    李世民听罢,大吃一惊!他对失钵屈阿栈说:
    “朕是汉代李广将军的16代裔孙,与你是同宗,我们双方的血缘关系,是其他铁勒部落首领所不能比的。”
    失钵屈阿栈连忙起身,向李世民拜伏与地,立下誓言:
    “坚昆部虽然地处蛮荒之地,国小力弱,但还请大唐皇帝允许我等归属大唐帝国,将坚昆部落土地纳入大唐版图,认祖归宗。微臣愿倾国之力,为我大唐帝国开疆拓土,促使塞北各族都臣服于我大唐天可汗。”
    李世民龙颜大悦,于是诏命将坚昆地区设置为坚昆都督府,任命失钵屈阿栈为右屯卫大将军、坚昆都督,隶属于燕然都护府。
    李世民还诏命刑部侍郎、大画家阎立本绘制《王会图》,全卷尺寸长为238.6厘米,宽28厘米。画幅中有二十四国,其中一个国家就是坚昆。《王会图》榜题长方形、红框、粉红底,正楷墨书,拖尾有一段跋语:
    “古先哲王,区分中外,重译来王,厥德乃大。
    成周之隆,八方会同。各以其职,来献镐宫。
    丕承武王,垂拱而治。爰作王会,贻法厥世。
    ……
    道路如织,归我天府。春王三朝,九夷宾将。
    施于后世,爰及有唐。贞观之治,洽于要荒。
    朝贡纷纭,服章诡异。惟天可汗,是依是庇。
    乃诏曲台,乃命鸿胪,乃命良工,绘《王会图》。”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失钵屈阿栈不远万里来长安认亲,李世民也一扫近日来心情郁闷的阴霾,兴致勃勃地在天成殿举行了隆重的认亲大会,邀请群臣及各国朝贡使者一起分享兄弟相认的喜悦。
    在认亲大会上,李世民认下失钵屈阿栈这一李氏宗亲,赐其恢复祖姓李,赐名李思归,寓意追思先人、万里归途之意。诏命宗正寺将李思归一族纳入大唐帝国的皇室宗籍。
    认亲大会结束后,袁天纲回到家,将坚昆部首领来长安认亲一事告诉高淑行,高淑行也觉得不可思议,她感叹道:
    “汉代李广的后人,一位是圣上在中华建立大唐帝国,一位是远在塞北地区的坚昆部首领失钵屈阿栈,七百年后,都相聚在长安认亲,飞将军李广可以含笑于九泉之下。”
    袁天纲补充道:
    “实际上,北魏皇室也是李陵的后裔。”
    “北魏皇室也是李陵的后裔?这还真是闻所未闻!” 高淑行吃惊地问。
    “嗯!李陵在坚昆生活下来后,依照胡俗,他与拓跋公主所生的子女都以拓跋为姓。李陵曾去劝降在北海牧羊的好友苏武,被苏武断然拒绝,在被匈奴扣留十九年后,苏武才回到汉朝,在临行前,李陵为苏武写了一首《别苏武诗》。”
    高淑行说她幼时曾学过这首诗。 于是,她兴致勃勃的吟起《别苏武诗》:
    “良时不再至,离别在须臾。
    屏营衢路侧,执手野踟蹰。
    仰视浮云驰,奄忽互相逾。
    风波一失所,各在天一隅。
    长当从此别,且复立斯须。
    欲因晨风发,送子以贱躯。”
    袁天纲很钦佩地看看高淑行,又继续说道:
    “李陵病逝后,坚昆部一分为二,一部分部落民众继续留在坚昆生活;一部分部落民众东迁到大鲜卑山嘎仙洞(今内蒙古呼伦贝尔大兴安岭北段),组成了拓跋部落。南北朝时期,这个拓跋部在首领拓跋珪的带领下,建立了北魏,逐渐统一了中华北方。”
    “原来长孙阿姊与长孙阿哥也是李陵的后人啊!” 高淑行听闻袁天纲的话,就脱口而出。
    “嗯!长孙家族的先祖出自北魏皇室拓跋氏。这样说来,从母系血统上来说,太子李治也是李陵的后人。” 袁天纲层层剥茧地分析道。
    “这也太神奇了!看来大唐皇室与坚昆部首领七百年前就是一家人,血浓于水!” 高淑行不由地惊叹道。
    “还有更令人称奇的是,一千多年后,有一支俄罗斯考古队,在俄罗斯西伯利亚哈卡斯共和国首府阿巴坎,挖掘出了李陵所住的宫殿遗址,宫殿遗址有二十间古代房屋,其中最大的一间位于遗址中央地带,面积大约有二百平方米,是一座汉式风格的大殿。在这座大殿中,考古人员发现了许多汉朝文物,并且在大殿的墙面上发现了一批刻有汉字的瓦片,这些瓦片上雕刻了十个汉字:‘天子千秋万岁长乐未央。’” 袁天纲继续说道。
    “看来汉武帝是冤枉了李陵,他是身在匈奴、心在汉啊。” 高淑行一声叹息。
    “是啊!李陵这位被冤枉了七百多年的落寞英雄,他至死都想魂归故土,而他的后裔终于帮他实现了这个愿望,真是令人惊天地、泣鬼神!一千多年后,李陵的后裔建立的国家──吉尔吉斯坦,因当时的清政府腐败无能而被割让出去,希望也像坚昆部一样,能早日能回归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