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详解推背图
作者:鹿门一儒   推背图之大唐帝国最新章节     
    两仪殿里静悄悄的,空气好像凝固了起来,李世民翻看着《推背图》,当看到第四卦象里的谶纬图时,他问道:
    “图中一只鹦鹉在上方,下面有五只猴子。谶语中说:‘赖有猴儿齐着力,已倾大树仗扶持。’ 朕猜想是五只猴子斗一只鹦鹉,鹦鹉就是指女主武王吧!后来谁斗赢了?”
    “是五只猴子斗赢了!这只猴子就是当朝五位大臣。” 袁天纲回答道。
    “实赖上天保佑,会天赐五位社稷股肱之臣来拯救我大唐江山!” 李世民双手合一,微微垂下头向上天祈祷。
    祈祷完毕,李世民继续翻看《推背图》,看到了第五卦象中的颂语:
    “渔阳鼙鼓过潼关,此日君王幸剑山。
    木易若逢山下鬼,定于此处葬金环。”
    李世民问道:
    “这个卦象显示的是我大唐王朝会经历一起叛军造反吧!从颂语中解读,这支叛军来自于幽州吗?木易又是谁?”
    “圣上说得极是!百余年后,幽州方向一支叛军杀到长安,那时的皇帝被迫迁都往‘剑山’避难。‘木易’合起来就是一个‘杨’字,谶纬图中有一位女子躺在地上,寓意着这位女子姓杨,因这次叛乱而亡。” 袁天纲一边解释着,一边心里想:“这个卦象对应的是唐玄宗时期的安史之乱,唐玄宗仓皇逃到四川避难,杨贵妃被赐死在马嵬坡下。”
    李世民听罢袁天纲的解释,只是微微点点头,但他的眉头紧锁,心情沉重的问道:
    “这场叛乱被镇压下去了吗?大唐的国祚还会绵长吗?”
    袁天纲解释道:
    “圣上,您请看《推背图》第六卦象的颂语:
    ‘大帜巍巍树两京,辇舆今日又东行。
    乾坤再造人民乐,一二年来见太平。’
    寓意是这场叛乱终于被镇压下来了,大唐的国祚继续绵长。”
    “那是谁是社稷再造之人,才能镇压下这场叛乱?” 李世民又问道。
    “圣上,您看此卦象的谶纬图中,有一位坐轿子的人进入一座城郭,暗喻是一位郭姓的人立下这再造社稷之功。” 袁天纲熟读史书,他向李世民解释这段史实时,就差把有再造之功“郭子仪”的名字说出来。
    “看来我大唐厚德载物,每次遇到大难时,总有社稷股肱之臣出现拯救大唐江山。” 李世民一扫心中郁闷之气,双手击掌地说道。
    然后,李世民继续翻看《推背图》,当他看到第七卦象时,心情又沉重起来,他问道:
    “这个颂语:‘蝼蚁从来足溃堤!六宫深锁梦全非。重门金鼓含兵气,小草滋生土口啼。’是预示着什么?”
    李淳风解释道:“这个卦象预示着有一支外国军队入寇中原。‘土口’合起来就是一个‘吐’字;小草滋生则是一个‘蕃’字。在《说文解字》中有‘蕃,草茂也’的解释。因此,这支外国军队应指的是吐蕃。”
    李世民听罢,不解地问:
    “朕不是派文成公主去吐蕃与松赞干布和亲,松赞干布不是承诺吐蕃世世代代做大唐的附属国?大唐与吐蕃两国世代友好吗?吐蕃怎么会无故入侵大唐呢?”
    李淳风解释道:
    “‘蝼蚁从来足溃堤!’ 正是因为我大唐经历了国内叛乱,内部出现分裂,才给吐蕃一可乘之机!”
    “是啊!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只有兄弟阋于墙,才能外御其侮。” 李世民感叹道。
    当李世民阅读《推背图》到第八卦象时,他的眉头又紧缩起来,他不禁脱口念出:
    “天子蒙尘马首东,居然三杰踞关中。
    孤军一驻安社稷,内外能收手臂功。”
    李世民对李淳风与袁天纲说道:
    “这个卦象好理解,就是有三个叛乱者占据了关中,我大唐一位皇帝被迫离开长安避难,这时候又出现一位再造社稷之臣平定了这场叛乱。”
    “正是!”李淳风与袁天纲回答道。
    李世民继续阅读《推背图》,当他读到第九卦象的谶语:
    “非白非黑 ,草头人出。
    借得一枝 ,满天飞血。”
    李世民感到疑惑,又继续读道颂语:
    “万人头上起英雄,血染河山日色红。
    一树李花都惨淡,可怜巢覆亦成空。”
    李世民一边看,一边摇头,问道:
    “怎么又出现了叛乱?”
    袁天纲解释道:
    “正是!这位叛乱者‘非白非黑,草头人出’就是‘黄’字,预示着是一个黄姓的人造反,天下大乱,‘血染河山日色红’。”
    “那大唐王朝覆灭了吗?” 李世民一听,就紧张地叫起来。
    “没有!大唐王朝还在顽强地生存着,直到一个人出现后……”袁天纲不紧不慢地冒了一句。
    李世民刚听到前半句,本来卡在嗓子眼的小心脏要落下来,又被袁天纲的后半句给紧张得要蹦出来,他急切地问道:
    “只到一个人出现后,就怎么了?”
    袁天纲回答道:“《推背图》第十卦象中:
    ‘荡荡中原,莫御八牛。
    泅水不涤,有血无头。’
    这个‘荡荡中原’的人,‘莫御八牛’中的‘八牛’合起来就是一个‘朱’字,预示着是一个‘朱’姓的人篡夺了大唐的江山。”
    李世民听罢,面如死灰,他久久低头不语,过了好一半晌,才徐徐地说出:
    “难道大唐王朝就要亡了吗?”
    袁天纲心里清楚,他所说‘朱’姓的人实际上就是朱温,是他篡夺了大唐的江山。他在一旁劝解道:
    “圣上,这是一个历史周期律的问题,每一个王朝都要经历: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
    李世民听罢,心情仍然十分沉重,他悲切地喊道:
    “大唐亡了!大唐亡了!”
    声音在两仪殿里环绕着,李淳风与袁天纲都在一旁默不作声。
    就这样,三人孤寂地呆在空荡荡地大殿中,过了好半晌,李世民才打破沉默,声颤颤地问道:
    “大唐亡后,中华的国运如何呢?”
    袁天纲回答道:
    “大唐灭亡后,经历了七十余年的五代十国分裂时期,中华又归于统一。《推背图》第十卦象是‘戊寅丰’,下卦为离,上卦为震。颂曰:
    ‘战事中原迄未休,几人高枕卧金戈。
    寰中自有真天子,扫尽群妖见日头。’
    就是这位真天子拯民于水火之中,统一中华。”
    袁天纲所说的“真天子”是指宋太祖赵匡胤。
    李世民听罢,连声感叹。正所谓:
    “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