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争皇后位
作者:鹿门一儒   推背图之大唐帝国最新章节     
    武媚娘总算苦尽甘来,离开感业寺,重返皇宫。她为人乖巧聪慧,很会玩弄权术。初进宫中,她侍奉王皇后十分谦恭有礼,王皇后很喜爱她,多次在李治面前称赞她。不久李治又下诏封武媚娘为昭仪,这样一来,李治每夜专宠武媚娘,再也不到王皇后与萧淑妃的寝宫了。这时,王皇后才如梦方醒,大骂自己愚蠢,又转过来与萧淑妃组成统一战线,一同在李治面前说武媚娘的坏话,但李治都不予理睬。武媚娘当上昭仪后,就想追赠她的父亲官爵,却感到师出无名,于是就打着褒奖、赏赐大唐帝国开国元勋的名义,追赠屈突通等十三位功臣的官爵,其中就包括其父武士彟。
    王皇后、萧淑妃与武媚娘相互诋毁对方,李治不相信王皇后与萧淑妃说的话,只相信武媚娘说的话。王皇后不能曲意讨好李治身边的人,其母亲柳氏及舅父柳奭进宫时遇见其他嫔妃,又傲慢无礼。武媚娘对王皇后身边的人,不管地位高低,都倾心与之相交,把所得到的赏赐都分给她们。因此,王皇后与萧淑妃的一举一动,武媚娘都了如指掌,经常把它奏明李治。
    八月初三,夜晚下大雨,山洪暴涨,冲到了玄武门,宿卫的飞骑们都逃散。右领军郎将薛仁贵斥责道:
    “哪有宿卫之士,在天子有难时而贪生怕死的呢!”
    于是登上玄武门宫墙,大声呼叫预警,李治急忙出来登上高处,一会儿雨水漫入寝殿,溺死卫士及麟游县的居民三千多人。
    八月下旬,恒州发大水,呼沱河的水漫溢,淹没了五千三百家。
    吏部尚书柳奭因王皇后失宠,心里很不自安,请求解除自己职务。于是,李治就借着天降大雨,因是上天警戒我朝廷大臣失职的理由,顺水推舟,罢黜他的参预政事一职,仍然任吏部尚书。
    王皇后虽然失宠,但是李治还没有废后的想法。恰好此时武媚娘生下了一位公主,王皇后去看望小公主时,正好武媚娘出去了,王皇后看到小公主非常可爱,就逗弄她玩。等王皇后离开后,武媚娘听说王皇后来过,她就一不做二不休,暗中把小公主掐死,用被子把她盖上。
    武媚娘内心忏悔道:“祝愿小公主来世不要再生在帝王家。”
    等李治来看望小公主时,武媚娘假装欢笑,打开被子来看,小公主已经死了,立即惊恐得哭闹起来。李治急忙询问宫中的人,宫女们都说:
    “刚才王皇后来过这里。”
    李治大怒:“王皇后杀死了我的女儿!”
    武媚娘借机哭着数落王皇后的罪过。王皇后无法申辩,李治因此有了想废王皇后而立武媚娘为皇后的想法。
    李治担心辅政大臣们不同意废立皇后,于是李治与武媚娘一道拜访长孙无忌,宴饮酣畅之时,在酒席上封长孙无忌的三个儿子为朝散大夫,又用十辆车子装载着金银珠宝、丝绸锦缎来赐给长孙无忌。李治借机说王皇后没有子嗣来暗示长孙无忌,长孙无忌环顾左右而言他,始终没有顺从李治的旨意,李治与武媚娘就不欢而散。
    武媚娘的阿娘杨氏多次到长孙无忌的府上,请求他同意立武媚娘为皇后,长孙无忌最终没有答应。礼部尚书许敬宗也多次劝说长孙无忌,长孙无忌声色俱厉地斥责他。
    于是,武媚娘诬告王皇后与其母魏国夫人柳氏施厌胜术诅咒她,李治大怒,敕令禁止王皇后的母亲柳氏进入宫内。同时,贬谪吏部尚书柳奭为遂州刺史。柳奭离开长安,当走到扶风县时,岐州长史于承素迎合旨意,上奏称柳奭泄漏了宫禁秘密,柳奭又被贬为荣州刺史。
    唐朝因袭隋朝制度,后宫设有贵妃、淑妃、德妃、贤妃,都为正一品。李治看长孙无忌不同意武媚娘当皇后,就想为武媚娘特别设置宸妃一职位,长孙无忌与褚遂良劝谏说没有先例,于是作罢。
    中书舍人李义府被长孙无忌所憎恶,被贬为壁州司马。(唐代中书舍人,相当于中央办公厅秘书)调令还未到门下省,李义府就暗中向中书舍人王德俭问计,王德俭说:
    “陛下想立武昭仪为皇后,犹豫不决,只是担心宰相们有异议罢了。你如果能建议立武媚娘为皇后,那就转祸为福了。”
    李义府听后惊喜若狂,当日代替王德俭在宫中值宿,就直接找李治表奏,请求废王皇后,并立武媚娘为皇后,以实现天下人的愿望。李治听罢非常高兴,赏赐他珍珠一斗,让他留下来官居旧职。武媚娘也暗中派人勉励他。不久,破格提拔李义府为中书侍郎。于是卫尉卿许敬宗、御史大夫崔义玄、中丞袁公瑜都纷纷暗中向武媚娘表忠心。
    一年后,武媚娘生下一皇子,取名李弘。当李弘长到四个月时,李治认为立皇后的时机成熟了。有一天退朝后,李治召长孙无忌、李积、于志宁、褚遂良、袁天纲进入内殿。
    褚遂良说:“今天陛下宣召,多半是为后宫废立之事,陛下的主意既已定了,违逆陛下必死无疑。太尉长孙无忌是舅父,司空李积是开国功臣,不可使陛下有杀舅父及功臣的罪名。我褚遂良起自平民,没有汗马功劳,现在位居宰相,而且还蒙受先帝托孤之恩,若不以死来谏诤,有什么脸面去见先帝?”
    李积是个老滑头,故意称病没有去内殿。长孙无忌等人到了内殿,李治对他们说:“王皇后没有子嗣,武昭仪现在生下皇子,如今想立武昭仪为皇后,怎么样?”
    褚遂良回答说:“王皇后出身山东士族,是先帝给陛下娶的。先帝临死前,曾拉着陛下的手对臣说:‘朕的好儿子、好媳妇,如今把他们托付给你了。’这是陛下所听到的,音犹在耳。臣等未听说王皇后有什么过错,怎么可以轻易废掉?臣不敢曲意顺从陛下,以违背先帝的遗愿!”
    李治听罢,非常不高兴,大家就不欢而散。
    第二天,李治又谈起这件事,褚遂良说道:“陛下一定要改立皇后,就恭请陛下遴选天下的名门望族,为什么一定要立武媚娘呢?况且武媚娘曾经侍奉过先帝,这是众所周知的,陛下怎么能掩耳盗铃呢?后世人又将怎样评价陛下呢?愿陛下三思而行!臣今日顶撞陛下,罪当处死。”
    说完,褚遂良就把朝笏放置在殿阶上,解下头巾叩头到流血,大声喊道:“臣归还陛下的朝笏,乞求让臣致仕回老家。”
    李治大怒,命人把他拉出去。武媚娘在后面帘中大声喊道:“为何不杀了这个狗东西!”
    长孙无忌劝谏说:“褚遂良是先朝顾命大臣,有罪也不可以加刑。”
    于志宁站在那里不敢说话,袁天纲一言不发,平静的看着眼前发生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