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 赌约
作者:啊芳   重生开局变成一条鱼最新章节     
    面对这位看似年幼实则身份神秘的少年,萧飞不禁感到一阵迷茫。
    环视四周,此地依然是他熟悉的天子殿,自身正处于千层台阶之下,伴随左右的崔珏身影挺拔如松树一般坚毅。
    即便他竭力回忆,记忆仍旧停留在那次元碎片大爆炸的瞬间,炽烈的高温与致命的灵火几乎将其完全吞没的前一刻。
    再度醒来时,那位巍峨如山的冥王已无影无踪,同时他也察觉不到云雀仙尊的一丝气息。
    整座天子殿依然完好如初,仿佛从未经历过任何磨砺。
    难道自己成功了?那肆虐的虚无之力泄露最终被自己遏制住了吗?
    萧飞的眼眸中闪烁着一丝迷惑,回望挡在他面前这张少年面孔,下意识地将其推开。
    “你又是何人,我又为何必须回答你的问题?”
    萧飞随意应答。
    少年修士身形一顿,险些跌倒,脸上满是不服之色。
    “本王发问,你竟敢如此无礼,莫非想找死不成?”
    “本王?你究竟是何方神圣?”
    萧飞略感困惑地审视着少年的装束,这才注意到,尽管服饰尺码偏小,其华贵与威严之气却不容忽视。
    分明是一件只有帝皇才能穿戴的御服。
    论整个酆都界,能够披挂象征至高无上权力的御服者,除了……
    念及此,萧飞才豁然开朗。
    “原来是你这位冥王殿下啊,哈哈,失敬失敬。恕我直言,这般尺寸的冥王我还是头一次得见,不知是否已经断奶呢?”
    萧飞调侃的话语触碰到少年的心弦痛点。
    皆因前任冥王在五百年前遭遇孙悟空闯荡冥府一事后落下隐患,不得不隐退幕后,现今重任落在了这位涉世未深、身形矮小的少年肩头。无论见识或是身材,他都是三界笑柄。
    幸亏有崔珏一路扶持,否则酆都城早就是一片混乱不堪。
    此前御座之上显现的伟岸身影,不过是借助某种变化神通伪装而成,说得难听些,便是他满足自我虚荣的一种手段罢了。
    “果然,你这家伙跟那个弼马温一样讨人厌,如果不是...如果不是...”
    身为冥王的少年满脸委屈,本欲大发雷霆,却又不知为何一时语塞。
    面对遭受挫折的冥王,崔珏仅仅是安安静静地立在一旁,履行着臣子应有的职责。
    总之,本尊最后再问你一遍,你是否曾与一名名叫落落的女子有过交集?
    “未曾有过。”
    “分明就有,刚刚你还提到了她的名字!”
    “此事与你这位凌驾于六道之外的冥神有何相干?你何必插手一个凡尘女子的琐事?”
    “那是因为本座——本座……”
    冥王的话语再次无端地削弱下去。
    萧飞察觉到与这位看似幼小实则深不可测的存在纠缠并无任何成效,于是他定了定心神,站起身来,直面站立一旁的崔珏。
    “阁下可是幽冥界的执法司——崔大人?”
    萧飞恭敬地施礼询问。
    “正是。”
    “贫道唐玄奘,自东土大唐启程西行,欲往灵山礼拜佛陀寻求真经,却遭意外,误入幽冥,故此在此有一桩冒昧之请……”
    “若是要改动生死簿,企图逆天而行重获生机,还望阁下莫要执着此念。”
    崔珏阖上双眸,语气平淡地道出。
    “何以如此?依理而言,在下尚未彻底亡故,并非属于酆都大帝管辖的亡魂。”
    萧飞据理力争。
    “只因凡人一旦踏入冥界,直至降临酆都,这一路径历来皆为单行之道,无人能逆流而返;自你跨越断生桥的刹那起,便已无重返阳间的可能。”
    “为何会——”
    “无须追问缘由,法则即是法则,天道亦是天道,倘若三界众生对大道无所敬畏,不能恪守遵循,则三界必会分崩离析,陷入混乱。”
    崔珏轻叹一声,言语间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决绝。
    目睹崔珏这般坚定的眼神,萧飞心中希冀瞬间化为泡影。
    难道真的真的,无法返回阳世,回到那些伙伴们的身边了吗?
    昔日的誓言,未竟的约定,许下的诺言,也将尽数作废,永远无法实现了吗?
    背负重重责任的自己,却在这至关重要的时刻失态倒下,这究竟算是什么!
    所以,无论如何……无论如何……
    “……冥寿,不是可以用来兑换酆都城内的所有事物吗?”
    萧飞骤然开口。
    “然而生死簿不在其内。”
    崔珏淡漠地回应。
    “那么,我就用我的冥寿兑换一次与您赌斗的机会!这样的要求应该并未违背规矩吧?”
    萧飞凝视着崔珏,眼中闪烁着不惜一切的坚韧。
    此刻,换成崔珏陷入了沉默。
    确实,萧飞所说似乎并无破绽,但这终究不过是利用文字游戏规避了规则的底线。然而,在崔珏还未发言之际,一侧的冥王忽然毫不在意地插嘴道:“有何不可呢,本王认为这颇有意思。”
    崔珏看向冥王,眼中泛起复杂的情绪。
    冥王瞥了崔珏一眼,罕见地坚持己见,继续发言。
    “嘿,你叫唐玄奘是吧?那你与其跟他赌,不如跟本王赌如何?毕竟本王身为冥王,说出来的话自然掷地有声,比起崔大人所言,更为信得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