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属下领命
作者:大师来了啊焦作   全球锻炼,开局水浒我来选最新章节     
    方腊沉默了一会儿,开口问道。
    \&我已经让风雷两部的人通宵达旦地调查了,但现在还没有什么线索传来。\&
    光明左使王寅回答。
    \&包道长那边有什么说法吗?\&
    方腊轻哼一声,目光转向旁边的包道乙。
    \&厉法王不是一般人,贫道用尽办法也无法测算出他的生死状况。\& 包道乙叹了一口气,接着说:\&我接连卜卦三次,全是大凶之兆。\&
    \&大凶之兆?\&
    方腊皱起了眉头,转而问方七佛:\&你给厉法王安排的任务是什么?\&
    \&我只是让他去杭城安置炸药,并在科举考试的时候摧毁贡院。\&
    方七佛显得有些无奈:\&按照常理,这件事本应万无一失,风险不大。\&
    \&厉法王最后一次露面是在哪里?\&
    方腊思索了一下,提问。
    \&根据情报,他在与苟圣使交接情报的时候失踪。经过核查,苟圣使以及我们派出去的三名刺客也都一同消失了。\&
    王寅汇报。
    \&那个地方是一座荒废的房子吗?\&
    方腊询问。
    \&确实是一处荒宅,最近两年一直都是空着的。\&
    \&据说半个月前,一个准备参加科举考试的书生匆忙回家乡,然后才决定卖掉这座房子。\&
    \&我们的人假扮官员上门调查,结果把他吓得够呛,没过多久他就把房子卖掉了。\&
    王寅回想了一下:\&买家是个北方来的硬朗汉子,看起来颇为威武。\&
    \&这些不重要的细节就不必细说了。\&
    方腊不满地哼了一声:\&你觉得这事跟那个书生有没有关系?\&
    \&那书生不会武功,而厉法王已经是半步宗师级别的高手,杭城里能与他匹敌的人都寥寥无几。\&
    \&话虽如此,但这事确实有些奇怪。\&
    方腊挥挥手,表示此事暂且按下:\&既然科举考试马上就要开始了,我们也来不及重新安排了,那么你们对此有何计划?\&
    \&不如等到放榜那天再动手。\&
    方七佛平静地提议。
    \&放榜当天吗?那也只能这样了,谁愿意接手这次行动呢?\&
    方腊考虑了一下,点头同意。
    吕师囊心里一动,向前走出一步。
    厉天闰的情况显然不太妙,这意味着法王的位置现在空了出来。
    想到这里,吕师囊不禁心跳加速。
    \&那就由吕军师负责这次的行动吧。\&
    \&感谢教主的信任!\&
    吕师囊欣喜地跪下行礼。
    方腊目光扫视着众人,心念一动:\&刘三刀,你的伤势恢复得怎么样了?\&
    \&已经没什么大碍了。\&
    刘三刀声音清脆地回应。
    \&那你就带领部分霸刀营的人前往杭城。\&
    \&遵命!\&
    \&如果情况有所变化,你要作为后备力量,确保整体行动顺利进行。\&
    \&属下领命!\&
    广场中央矗立着一尊孔子雕像,它并非什么贵重材料打造,而是普通的泥土塑造而成,然而,雕像周身弥漫着一种浩渺的文人气韵,让人感受到庄重威严的气息,那是历代读书人心中寄托的文气与信仰,即便是宗师级的武者,在意境上也无法比拟。
    \&如果没有孔子诞生,那么万古就如同漫长的黑夜。\& 苏墨望着孔子雕像上浓郁的文气,内心感慨万分,跪下行礼,并低声吟诵道。
    这句话影响了许多网络文学作品的人物形象,比如夫子、李淳罡、吕小树、李七夜以及白小纯等等。这一切的源头,正是这位身材魁梧、重礼节而又不拘泥古板的老者。
    苏墨的声音并不响亮,但在寂静的广场上显得格外清晰。众多应考者纷纷变了脸色,他们投来复杂的目光看向苏墨。然而,苏墨并未在乎旁人的眼光,从容地完成了三拜,而后淡然起身。
    他知道,这句话出自朱熹之口,但从时间顺序来看,朱熹应当是在十年后才会出生。所以,他确信此刻还没有人说过这句话,对初次听见的人来说,这句话产生的冲击力必然是震撼无比的,它的影响力仅次于张载那句着名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主考官李学士深深地看了苏墨一眼,点头赞许道:“这位考生说得很好!假如世间没有孔子,哪里还有我们这些读书人呢?”
    平时言语吝啬的李学士,在这次考试中破例多说了几句,显然刚刚那句话给他带来了极大的触动,以至于他也需要借此抒发内心的激动之情。
    随后,“开题!”李学士宣布考试正式开始,揭开试题封印,公布了由京师统一拟定的考卷内容。
    随着一声“进考场”,考生们陆续进入考场。苏墨端起热水杯,一半用于饮用,另一半则用来研磨墨汁。返回的路上,他看到一些老练的考生已经开始拿出食物,配着热水用餐——这些人中有许多都是以前的举人。然而,宋朝时期的解试(乡试)虽然也能让成功者获得举人头衔,但这只是意味着他们拥有了参加省试的资格,一旦在省试中落选,则毫无意义。所以,解试的竞争十分激烈,不少老资格的考生都会卷土重来。
    相比之下,新生代的考生大多被这场考试的庄重肃穆氛围吓得脸色苍白,握笔的手也在颤抖不已,有的甚至还大脑一片空白。要知道,即使是前世那些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高中生,也经历过无数次的考试,在心理素质和考试经验方面,他们其实远胜古代的考生。
    看着一间间考试室里的情形,苏墨轻轻一笑,走进了自己的考场,心平气和地拿起笔。此刻他已经做了所有能做的准备,接下来,就要看自己这一年来的努力成果和黄裳的底子了。
    就在他落笔的刹那,一股宏大的文气自他的笔尖喷薄而出,与广场上孔子雕像环绕的文气相互呼应。
    “吾辈书生,拜孔子,即如同拜自己!”
    考试开始后,李学士神情凝重地锁上了贡院的大门,并嘱咐负责巡查的官员们在这三天内要时刻保持警惕,不能有丝毫懈怠。
    “是!”几十名巡考人员恭敬地回应。
    “嗯,那个在至圣先师像前发言的考生,你们留意一下他的姓名。”
    李学士略作思考后指示道。
    “是!”
    “解试的排名公布时,再告诉我就可以了。”
    “卑职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