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苏墨环顾四周
作者:大师来了啊焦作   全球锻炼,开局水浒我来选最新章节     
    玄远大师急忙说道:“见过了太师之后,我立刻回少林寺禀告方丈,再去后山请求几位前辈出面相助,那么大事一定能够成功。”
    “还有一部分乱党对赵佶无比忠诚,而且他们的武艺也不是一般人能比的。”
    “施主请放心,如果那些前辈愿意出手相助,即便是龙虎山的张天师亲自降临,也在所不惧。”
    “多谢大师指点!”
    ---
    “达到大宗师巅峰,甚至有可能揭开天人合一的秘密?已经有许多年没见过这样级别的高手了。”
    “在这小小的进士游街队伍中,竟然还隐藏着真正的龙脉之人吗?”
    “拥有这般修为的人,起码也有五六十岁了吧,为何还要参加科举考试呢?难不成是在朝廷中隐居修炼?”
    大宋皇城深处的一间朴素小屋内,一位相貌普通的中年宦官缓缓睁开眼睛。
    他的双眼不含丝毫锋芒,却给人一种洞察万物的感觉。
    “琼林苑么?去看看也好。”
    中年宦官沉思片刻,身形渐渐变得模糊,直至消失不见,仿佛融入了空气一般。
    第一百二十一章 琼林大宴,宋徽宗的邀请
    穿过顺天门大街,就可以看到与金明池南北相对的琼林苑了。这里是天下读书人心中的圣地之一。
    尽管许多士子还在游街的过程中意犹未尽,但一旦来到了琼林苑前,也不得不下马步行。
    若是骑马冲撞琼林苑,那可是犯下大罪,可别让喜庆的事变成了丧事。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苏墨下马,把缰绳递给了旁边的马夫。这时,他听到不远处的李琦低声吟诵出了这句流传千年的诗句,言语之间充满感慨。
    虽然这首诗的格局并不算太大,但它确确实实地描绘出了读书人在金榜题名后那种昂扬振奋的心情,极富感染力,受到了广大学子的喜爱和高度评价,其知名度早已超越了自己的圈子,留下了“春风得意”和“走马观花”这两个常用的成语。
    “李兄说得好!”
    “孟东野真乃一代大家,‘看尽长安花’这五个字真是妙哉!”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榜成名天下知!”
    “痛快!”
    一时间,周围的士子纷纷效仿,低声吟诵起这句诗。
    ……
    苏墨回头微笑着,引领着一群新科进士,穿过琼林苑大门,走进了这座皇家园林。
    这首诗本身固然优美,但如果加上诗人孟郊一生的经历来看,其实颇有些晦气。那时孟郊已四十六岁,经历过两次落榜后才终于高中进士。他满以为自己从此可以施展才华,便抑制不住内心的得意欢喜,创作了这首风格独特的短诗。
    然而,众所周知,孟郊擅长写五言诗,但仕途却坎坷不顺,即使做了官也没有实现抱负,多年贫困潦倒,一事无成。最终,在元和九年的赴任途中,孟郊因病去世。
    此时此刻,大家都希望讨个好彩头,没有人会在这个场合扫兴地提及这类典故。
    ------
    琼林苑自大宋开国皇帝赵匡胤时期开始修建,历经一百多年,直到徽宗时代,动用了大量花石纲,在民间搜罗奇花异石,才最终完工。
    苑东南角堆积了一座高达百米的假山,山上建造了楼阁,山下铺设有锦绣石路,并挖设了池塘。苑内的景致以植物景观为主,来自岭南和江南的名花异草遍地可见,亭台楼阁错落有致,精巧至极。其间穿梭着宫女佳人,如同梦幻仙境,美丽动人。
    有诗赞曰:“几队霓裳行簇簇,琼林苑里春波绿。”
    遗憾的是,根据历史记载,在没过多久,金军南下之时,这个地方也将毁于战火,彻底化为灰烬。
    苏墨环顾四周,带领众人步入主殿之内。
    殿内早已布置好了五六百桌宴席,那是赴宴的新科进士以及陪同官员们的座位。每一张桌子都是一人一座,极其雅致。
    苏墨怀揣着站好最后一班岗的决心,以状元的身份,率领新科进士们按照宴会的礼节依次行礼、入座。
    等到一众进士陆续入座后,主考官太宰余深起身,絮絮叨叨地说了一炷香的时间的客套话,大致内容就是大家已经是官身,将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希望大家戒骄戒躁,发挥光热,为大宋的建设贡献力量等等。
    接着,宋徽宗予以勉励并宣布琼林宴正式开始。随着音乐声响起,盛大的宴会拉开了帷幕。
    虽然宋朝的皇帝们都提倡节俭,但这所谓的节俭并不包括宫廷宴会上的文化习俗。事实上,宫廷宴会在总体上一直呈现出一种奢靡的趋势。
    这是因为宋代的社会风气崇尚古礼,非常注重仪式感。在宋代文人的眼中,填饱肚子的饭局只是低层次的需求,而精神文化层面的追求才是高层次的享受。
    因此,他们在饭局上喜欢通过各种方式展示并分享自己的高尚情操,可谓是争奇斗艳。
    久而久之,宫廷宴会便成为了一个“高雅”的场所。那些繁复的礼仪步骤简直让人叹为观止!
    但在宋代文人看来,繁琐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宴会失去了“仪式感”,变得“粗俗不堪”。
    例如,在宋代之前的宴会,最受欢迎的就是“舞乐”。简单说来,就是一群大老爷们聚在一起,边吃边喝,边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