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放虎归山了
作者:乘舟寻鹿   何其有幸,年月并进最新章节     
    莫燕莎倒是毫不在意她异样的眼光,杨柳腰扭着款步走到阿礼面前,轻柔托起她的下巴仔细端详。阿礼厌恶地把她的手拍开。却听见她说:“你是方肃的儿子?看不出来啊,长得一点都不像。”
    都查到她爹了?
    阿礼气急:“莫掌柜,欠你的银子,已经有所抵押了,怎得还要寻到家里去?”
    柳慕淮一听,起身拉着阿礼手问道:“怎得欠人钱了?多少?姐姐先帮你还上。”
    柳慕淮对面前人也是有些了解的,毕竟金沙吃人不吐骨的江湖故事她也听了不少。
    结果莫燕莎却咯咯笑道:“行了行了,钱呢,那姓萧的已经还清了,镯子呢也赎回去了。”
    三万两,萧阳羽全给了?
    什么家世?
    藏起震惊,阿礼审视面前不请自来的客人,问道:“那你来干什么?”
    莫燕莎依旧笑得美艳,身后她的小仆从怀里拿出一叠银票交在她手上。莫燕莎又把银票放在桌面上:“数数,三万两。”
    看着桌面上厚厚一沓,阿礼越来越搞不懂情况了。莫燕莎继续说:“本就是逗你玩儿,钱自然不能收。”
    阿礼不敢收,怕又有什么套路,甚至拉着柳慕淮往后退了两步:“是不是阿行找你了?”
    莫燕莎不解一愣:“关那面瘫何事?我只是怕他手里那把剑,从来不给他面子。”
    “钱,你收着,拿去还给萧公子。日后若是想来玩,尽管来,无人敢在金沙赌坊动你一根汗毛的。”
    说完之后,莫燕莎转身离开,潇洒自在。留下宋知礼和柳慕淮两个人面面相觑,还没搞清楚情况。
    外面突然传来极重的脚步声,孙玉泉拖着肥胖的身躯姗姗来迟,靠在门上喘着粗气,紧张问道:“莫燕莎来了?那女魔头来干什么?欺负你……”
    话说到一半,瞧见桌上比自己脸上赘肉还厚的银票,差点骂娘:“咋地,你们把女魔头抢了?”
    孙玉泉看见钱,无限接近去饿极了的大虫见到肉。阿礼赶紧把银票收好,剜了他一眼。柳慕淮也上道得很,不再给他说话的机会,把他赶出了门。
    对于莫燕莎的突然来访,宋知礼定是不知道为什么的,毕竟她不知道莫燕莎的身份,不知道这吃人不吐骨的老板娘就是卖了方肃个面子。
    但是对阿礼来说,钱回来了,就是好事,三万两啊,这辈子没见过这么多钱。
    再看萧阳羽平时那大手大脚的模样,宋知礼都动了将这钱揣进自己口袋的心思。
    当然不能这么做,但也不免给自己找了个乐子。宋知礼出神不怀好意的笑笑。
    王都附近某座山上,一群玄甲卫躺在地上生无可恋。萧阳羽把黏在自己身上苍耳子摘完后无力地一起躺下。
    “我说萧头,是不是又是你惹方大人不高兴了?”
    廖河抱怨起来,谷绍元也赶紧搭话:“是啊萧头,我们都好久没出来拉练过了,上次还是一年前呢。”
    萧阳羽冷笑:“呵呵,我要是惹那老头不高兴了,他罚我一个不就好了?干什么带着你们一起?”
    骆明哲嘿嘿憨笑:“那可不一定,我们方主执,有时候小气得很。”
    此话一出,引得哄堂大笑,气氛好了不少。
    其实这帮玄甲卫,都是没了家人没了依靠的人间弃子。加入玄甲卫起初可能是为了能吃饱饭,可能是为了穿暖衣,反正没有一人是真的为了保卫王都和平而加入的。
    毕竟命嘛,谁不珍惜?
    这帮人,在全世界都不要他们的时候,在统查府聚合,相互取暖,相互依靠。这么多年早就成了彼此的家人。
    阿行大人来得晚,方肃以前对他们很好,给他们买衣服,请他们开小灶。后来,王都治安越来越好,玄甲卫也成了有正式编制的部门,成了王都参与征兵的少年最想去的地方。
    说实在的,都已经出了城,天高海阔,就算他们在外面玩个半月再回去,也没有人知道。可谁叫下命令的是方肃?
    玄甲卫这帮小伙子,谁的话都不听,很可能连圣旨都当作草纸来用。
    却只听方肃和阿行副执的话。
    因为方肃收留了他们,而阿行,永远冲在最前面。
    “其实,我给你们准备了惊喜。”
    大家大笑着都累了,萧阳羽冷不丁出声引得大家都撑着手投眸。
    萧阳羽拍拍手,草丛里走出两个汉子。一人手里左手鸡鸭右手野兔子,另一个推着小车,上面码着四大坛子酒。
    在大家满脸震惊的时候,萧阳羽扯过廖河身上的大袄盖在自己肚子上:“宰鸡宰鸭宰兔子,生火烤肉倒满酒!能吃了叫我!”
    安静持续了五六个呼吸,像是暴风雨前的宁静,又突然爆发,欢呼声在山林里显得格外突兀,惊得树上歇脚的鸟儿四散而逃。
    ————————
    第五日。
    扬州与江州相邻,也与江州一样多雨,特别是春季。江州被南方文人儒生称为江南,而扬州堰河,则是玄阳有名的小江南。
    堰河,位于扬州最南边,扬州城的西南城门,就在这里。也是孟知行此次扬州行的目的地。
    堰河以水杉出名,水杉木有极好适应性,也是众多木材中出材率和利用率最高的,水杉木价格适中,是玄阳大部分城中家户的首选。所以,堰河的木匠也是玄阳最密集的。
    更有人调侃在堰河,三人行必有木匠。
    孟知行换了套比较低调的衣服入了城。
    不愧是堰河,城内随处可见木材、家具和雕刻刀具的店铺。相比于王都满街食物、香料、香囊,味道杂乱,堰河满街都是木料原材的味道,倒是让人身心愉快。
    那句‘绝知此事要躬行’已经传到了堰河,路上不少文人都在谈论这绝句的深层意思。
    孟知行每每见到都会驻足停留一刹,只是点头之交,如今范锦尧不在人世,但他留下了属于他的东西。
    边走边算时日,午膳后出城,不过半个时辰就能到那纸条上的目的地。寻了家面馆,孟知行拿出那张范锦尧留下的纸条,反复看了很多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