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当朝宰执詹玉山
作者:乘舟寻鹿   何其有幸,年月并进最新章节     
    “救命?”孟知行冷眸看她。
    方才孟知行那掌算不上惊才绝艳,在普通人眼里也算得上摧枯拉朽压倒性胜利。而且那具尸体就在女子不远处,可她没有半点发怵,反而轻笑道:“这位大人,你似乎还没有回答我的问题。”
    孟知行这时候才看清楚,面前白衣女子面容憔悴,相比于常人缺了不少血色。孟知行没有怜悯,把柄通透玄黑的狴犴落在她肩头,未触及皮肤却有阵阵寒意钻入体内。
    白衣女子眉头颤抖,又释然笑着:“狴犴?多年没见过他出鞘了。”
    体内那似有似无的屏障突破后,不止实力大有涨进,丹田处更有一股股寒气扩散开,能让他随时保持冷静。所以现在的孟知行只要自己不想,面上就不会有任何改变。他冷声道:“我不知你在说什么。”
    白衣女子像是没听见,或者是装作听不见。抬手指尖轻触剑刃,只是一碰,鲜血就从伤口中流出。她不在乎,将手指放进嘴里,吸掉鲜血:“狴犴剑自成一体,剑柄剑鞘剑身都出自一块寒铁,而那块寒铁乃是先帝在世时从天而降,当年不少江湖侠客,或是教派向先帝求这块寒铁,陛下却将其赐给了当时的身边好友,好像叫……孟成和。”
    白衣女子浅笑依旧:“剑成后我有幸见过,不会认错的。”
    “你到底是何人?”孟知行冷静发问。
    “我存于世,仅仅是为了有事未完成,不然早就追着主子就去了。”白衣女子缓步上前,有些费力的把尸体踢进水里,这次尸体缓缓沉了下去,触碰到水底淤泥的那一刻,好像被一张巨大的嘴巴吞下了下去,再无半点踪迹。
    做完这一切,女子语气平淡,毫无波澜继续道:“在我没等到要等的人之前,没人能让开口,死也不行。”
    女子挥挥袖口,像是在拍掉什么脏东西。孟知行注目看着,突然之间瞥见她手腕处一条红线。
    说是红线其实是刺青,只是栩栩如生,手腕交汇处还有一刺青的凤铃。
    而当年乱局之时,那些风尘女子中传着有:下海系红绳,上岸断青丝的俗语。意为下海接客,系了红绳不至于一丝不挂对不起爹娘,上岸后断去青丝,意为从头开始。而很多去青楼的客人,就是看不惯这手腕脚腕或是腰间的红绳,常常闹出乱子,那些青楼掌柜就会以刺青代替。
    上岸青丝能再长,身间红绳不可断。
    世间归于平静后,玄阳没了青楼,取而代之的是卖艺不卖身的雅舍。而这些刺青就成了她们见不得人的伤疤,无法嫁人,甚至没法子赚钱养活自己。
    听闻当年皇后彭素华有颗善心,有不少无奈下了海的风尘女子被她所救。为了抚平她们的伤疤,寻人找了最好的刺青师,将那红绳改成了凤铃。
    孟知行瞧见这和皇后彭素华有关系的女子,又想起那夜在方府外阁主和自己说皇后在自缢前偷偷送出宫的宫女,眉头紧皱。
    狴犴收回剑鞘,快步上前抱拳行礼:“在下,孟成和之子,孟知行。”
    那白衣女子笑容转瞬即逝,轻蹙淡淡的新月眉,继续问他:“可有官职?是何官职?”
    孟知行道:“统查府肆部副执。”
    脸上闪过些许失望:“倒也还好,只是还不够些。”
    孟知行被她问的云里雾里,不等说话白衣女子便道:“叫我菱姨就好,跟我来吧。”
    说罢就转身朝着来时路走去。
    这条人工修建的木板桥比孟知行想象的太长,越往里走,水雾越大,让人觉得浑身都湿漉漉的。走了大概小一刻钟,才瞧见那尽头的木屋。
    不大,就一间卧房,草棚延伸出去成了膳房。它藏在雾里,若隐若现,很生动了印证了小隐隐于野的老话。
    菱姨把手里菜篮放下,让他在外面等着后就进屋去了。不过几个呼吸,再出来时手上已经多了个小木盒。
    瞧见那做工一般的盒子,孟知行心头一紧。
    而木盒打开后,验证了孟知行的一瞬心悸。里面是几封信,信上盖着烛章,是那三头鹰!
    菱姨动作很小心,边拿边道:“当年先帝与彭皇后很恩爱,先帝身体一直健朗,有一日原本的早朝先帝却未上朝。当时的宦官瞒得紧,只说是风寒,可彭皇后心细,瞧见被太监偷偷带出卧龙殿倒掉的血水。当晚我便被秘密的送出了宫。那日后王都就好像变了天,赵景登基,彭皇后自缢于凤栖殿,朝内官员明着没什么,暗里却被大换了血。”
    将信函递给孟知行,菱姨叹了口气,道:“这是出宫时,皇后给我的。这东西带来不少麻烦,我潜逃数月,还是被杀手发现,重伤时被庄列荀所救,他就带我到了此处。”
    孟知行接过信件,犹豫片刻还是说:“可庄…”
    菱姨笑笑:“他是怎么样的人,与我无关,也与这天下无关,不是嘛?”
    孟知行没接话,打开了信函。
    第一封:赵景已经动手,按计划进行。
    第二封:那四人,不可留。
    第三封:萧文林已死。
    第四封:霍高朗已死。
    看到第五封,孟知行还是一颤。
    孟成和已死。
    每每看到有关于父亲的字眼,孟知行总会想起那晚突如其来的兵卒,想起那红字黑底的旗帜,和那句:
    功高至伟又如何,这天下,还不是我们的?
    孟知行缓慢又深吸了一口气,收敛心绪转而看向最后那封信函。
    最后一封,没有三头鹰的烛章,甚至所用信封和信纸都不同于前面几封那么廉价,而是用了王都盛行的飘金纸。前几封信都因为过了多年微微泛黄,只有这封飘金纸的信崭新如初。
    上书:顾翰生坟墓已发现,验骨正是本人。尽快架空赵景。
    线索不多,都是孟知行已知的,至于上面说的顾翰生死了,孟知行还是保持怀疑态度,毕竟尸骨验人可能性极大。
    而最后那封信,没有三头鹰烛章,寄信的人不知是谁,而那架空赵景……
    能架空当今圣上的,只有一人。
    便是当朝宰执,詹玉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