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穷则变
作者:画十三   四合院之我总能置身事外最新章节     
    第二天村里人起得很早。
    相比昨天,今天的人们急迫了许多,天气明显转阴了,这天气本来就冷,要是再来场雨或者雪什么的,那山路就不好走了。
    陈旭是被小黑吵醒的,一大早这蠢猫就在挠卧室门。
    林蝉下床去把门打开,生怕小黑不耐烦直接一巴掌将门给拆了,毕竟凭借老虎那一巴掌上吨的力道,家里的木门跟纸糊的也没多少区别。
    然后卧室里响起了陈旭的叫骂声。
    “小黑,你给我下去...”
    本来还想和媳妇温存一下的陈旭一脸黑线的起床,穿好衣服想都没想揪住小黑的耳朵。
    “你丫有多重自己没点数吗?”
    “嗷!嗷!”
    陈旭放弃了,一只大猫能懂得什么...
    上午村民加快的捞鱼的速度,并且分出来一半人将鱼从山里运出来。
    昨天还看热闹的陈旭和刘科长,陈主任也加入了其中,毕竟这天色越来越不对劲了,搞不好大雪就下来了。
    而且下水的村民也是换着来,今天的天气降得厉害,要是一直泡在水里,估计得冻出病来。
    眼看着每一次拖网里的鱼越来越少,陈旭感觉差不多了。
    那些小鱼直接再次扔回了池塘里,大点的直接抬走。
    从大早上忙到中午,大雪已经飘飘杨杨的落了下来。
    看着最后一批鱼被抬了下来,陈旭询问村里旁边的村民还有多少鱼没运回陈家村那边,靠着竹筏送鱼虽然比走山路好些,但也相当的消耗时间。
    但好歹鱼已经弄下来了,下雪倒不怎么影响水路。
    陈家村这边不少人在围着看热闹,他们昨天听说林家村那边有养鱼,但也没想到会有这么多,这一筐筐的鱼,看着就让人羡慕。
    两个司机和一位保卫科的同志现在还没闲着,林家村那边送来的鱼基本都由他们过秤,等最后一批鱼送过来,都已经到了下午几点了。
    陈旭跟着最后一批鱼过来,询问有多少鱼。
    那边秤完已经有了数量,八一千四百三十斤,陈旭点头,这跟他想象中的差不多,如果不算他前天丢进去的,池塘里的鱼也起码有四千多斤。
    虽然远远达不到真正养鱼的收获标准,但山里的池塘可没人喂过,完全是天然生长的。
    几亩的池塘有这收获已经不错了,人家养鱼一亩鱼塘能有两千至三千斤鱼,那毕竟是专门养鱼的,需要投食。
    他这里能有这收获,估计还是因为池塘久了里面的食物比较充足,等到明年,要是没人喂的话估计没这么数了。
    不过陈旭也不慌,毕竟里面的鱼有多少,从来都不是靠那个水潭的。
    四吨多的人其实一辆车也差不多足够了,但鱼这玩意比较占地方,最终还是分开装的。
    八千多斤鱼听起来不少,实际上没多少钱,现在市场上的鱼本来就卖不出什么价格,一斤也就几毛钱。
    就算陈主任给的价格偏高,也就四毛多点,而且还没有票。
    加起来也就三千多块钱,算上分给村民的五成,陈旭这边大概可以拿一千六七。
    这个数对陈旭来说不算多,但对林家村来说已经是非常丰厚的一笔财富了。
    都说钱没什么用,但那只是对票据来说,有些东西靠钱还是能买到的,何况是白得的钱,要是每年都有这收获,何乐而不为。
    陈旭自然知道黑市能卖的价格更高,但谁会这么无聊将这么多鱼拿黑市去卖,先不说鱼好不好卖,单单这个数量就是个大麻烦,能一次性被轧钢厂采购掉不知道能省多少事。
    钱票自然需要回厂里再结,陈主任也没预料到会有这么多鱼,他本以为有个四五千斤就已经很离谱了。
    陈旭也不在意,厂里还能吞了他的钱不成。
    这可是公对公的账,有票据的。
    他没有骑车过来,只能跟着车回去。
    林蝉没有继续跟着去四九城的打算,而且离婚期也近了,她现在老老实实待在村里等着陈旭过来娶她过门就好。
    “在家里好好待着等我来娶你。”
    陈旭刮了刮林蝉的鼻尖,小丫头有些羞,毕竟这里这么多人。
    “嗯。”
    小妮子的声音很小,完全没有了平时的大大咧咧,看得众人想笑,尤其是林家村的人。
    林蝉啥性格谁不清楚,从小到大谁见过她这种小女人的模样。
    陈旭别的方面先不说,就凭能彻底拿下林蝉这事,大伙心里是佩服的,毕竟当初也不是没人打过林蝉的主意,就是下场惨了那么一点...
    村长跟他说了一下打算过完年就养殖的事,陈旭点头表示肯定。
    想要致富就得另找出路,单单靠种地是没法吃饱的,现在还没到起风的时候,至少五年内是安全的,而且就算到了起风的时候,谁又会在意乡下这些地方。
    何况还是集体养殖,完全符合团结的核心思想。
    陈旭跟三叔说了一下结婚的事,三叔倒是很高兴,虽然陈旭早提到过年结婚的事。
    作为现在陈旭的直系长辈,陈家这边能出面的也就只有他了。
    两辆卡车走了,但这件事在老家这边却闹出了不少动静。
    毕竟有了林家村这个例子,周围不少村子都有了其他想法,陈家村就不说了,已经有了养殖的准备,其他村长都想有学有样。
    倒是周家村村长听到这事有些得意,看看,这叫什么,这叫英雄所见略同,人家养鱼他们养猪,都有先见之明,那天见到林家村的村长,得好好喝一杯...
    回到轧钢厂的时候厂里都轰动了,虽然不是猪肉等紧俏货,但鱼也是荤的,厂里今年的伙食真就不咋的,连油花都少了,有口鱼汤喝也是不错的。
    这边的事惊动了不少厂领导,杨厂长拍着陈旭的肩膀。
    “小伙子干得不错。”
    陈主任偷偷跟他透露过完年他的职务肯定会有变动,至于是升到几级办事员,这个目前还不好说。
    陈旭倒没有当回事,这玩意对他来说真就没那么重要。
    而且也不抱多大希望,他这个九级办事员就算再怎么升,短时间内顶多也就五级左右,和一个大学生刚进厂差不多。
    想要混到一级办事员或者副科,哪会这么简单,至少年龄这一块就是他绝对的短板。
    一般能成为科级,起码都是三十岁左右了,他今年才二十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