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曹操伐徐,陶谦求救
作者:勤奋的徐三少   三国风云:群雄争霸天下最新章节     
    话说曹操一家惨死在寺庙里,更被一把大火烧得尸骨无存。应劭不敢返回投向他处,只有手下的军士逃回兖州来见曹操,当即把详细情况报告给曹操。曹操听后猛地喷出一口鲜血,当场晕倒在地,众人急忙上前扶起,又是推拿,又是拍背的,捣鼓了一阵后曹操才再次醒来。
    曹操醒来后,满眼通红,咬牙切齿的说道:“父亲为什么不听我的?我不是让你等我去了才一同返回的吗?你怎么就自己跑回来了呢?现在让阿蛮怎么办呀?这可怎么办呢?还有陶谦纵容士兵杀我父亲,此仇不共戴天!现在我命令尽起全部大军洗荡徐州,已解我心头之恨!”
    于是只留下程昱领军三万守卫鄄城、范县、东阿三县,其余人马全部向着徐州的方向杀去。
    曹操命令夏侯惇、曹仁为先锋,杀红了眼的曹操直接下达死命令:只要攻下城池,要将城中百姓全部屠戮,以报杀父之仇。
    前有九江太守边让和陶谦交情莫逆,听说曹操要对徐州屠城,赶忙率领手下军兵五千前来相救。但他高估了自己,被正在气头上的曹操让夏侯惇在半路斩杀了。
    后又有陈宫在东郡任从事,也和陶谦有交情。听说曹操起兵报仇,声言杀光百姓,连夜前来见曹操。曹操深知陈宫此来的目的,想要不见,又推脱不了原来救命之恩,只得请陈宫入帐中相见。要是他知道当初陈宫想要结果了他,不知道他会是如何感想。
    陈宫见到曹操后说道:“我听说明公大人要兴兵攻打徐州,为报尊父之仇,所到之处要杀光全部百姓,不知道是否为真?陶谦是仁厚君子,并非是好利忘义之徒。尊父遇害全是那张闿所为,与陶谦没有关系。并且各州县的老百姓,与明公又有何冤仇?杀了他们明公将落入不仁不义的境地呀!”
    曹操听后大怒道:“当初你弃我而去,现在还敢来说我?陶谦的人杀了我全家,我发誓要把陶谦碎尸万段,方解我心头之恨!你现在替陶谦说话,你认为我能听进去吗?要不是看在当初我们一起逃难的份上,今天你可能就走不了了!”
    陈宫无奈退出,叹息道:“作为陶谦的挚友,我却不能够给他免去灾难,还有何面目去见他呢?”于是陈宫出了曹营后,投奔陈留太守张邈去了。
    而曹操这边,大军奉行曹操的意志,所到之处,杀人掘墓。陶谦在徐州听说曹操所行之事,仰天痛哭说:“我到底做错了什么?要让徐州的老百姓遭此灾难?”急忙聚集手下众官员商议对策。
    陶谦手下曹豹表示愿意出战,陶谦只好率兵迎敌,远远望见曹军全身缟素,中军竖起白旗二面,写着“报仇雪恨”四个大字。双方对阵,曹操纵马出阵,拿起马鞭指着陶谦就是一顿大骂。
    陶谦出阵,欠身施礼道:“我本来只想交好明公,所以让张闿带兵护送家小返回兖州。不曾想张闿贼性不改,才导致曹公等人遇难。这实在和我没有任何关系,还望明公明察。”
    曹操听后大骂道:“匹夫无耻!你杀了我的一家老小,还敢在这里胡言乱语!谁能替我生擒此老贼?”
    夏侯惇应声而出就要杀陶谦,曹豹出阵挺枪迎敌。才交战几个回合,忽然间狂风大作,飞沙走石,眼不能视,两军全都乱了阵脚,只好各自收兵回营。
    陶谦退入城中就要自绑去见曹操,只希望曹操能放过徐州无辜百姓。却被人劝阻下来。只见一人上前说道:“府君您久镇徐州,百姓对您那是感恩戴德。如今曹军虽然人多势众,但想很快攻破徐州城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只要府君和城中百姓坚守不出几天,我虽然才干不济,但只要略施小计,定叫那曹操死无葬身之地。只是这徐州城可能要保不住了。”众人大惊,纷纷看向来人。
    你说这献计的人是谁,他乃是东海朐县人,姓糜,名竺,字子仲。曾经往来洛阳经商,一次返回时路遇一个美艳妇人立于道旁,请求搭载一程。糜竺应允,同座而目不斜视,端的是正人君子做派。行走数十里,妇人告辞,提醒他要注意今夜有火,说完那妇人消失不见。糜竺回去搬空家里,果然起了大火,烧毁了屋舍。从此糜竺广济善事,被陶谦赏识,拜为别驾。
    陶谦见说话之人是糜竺,心里很是欣喜,来人和他同样乐于善施,爱护百姓,想来定有妙计。忙问道:“子仲有何良策,赶紧说说,徐州城百姓的生死就掌握在你的手里了!”
    糜竺一脸凝重地说道:“我得知大将军刘武此刻正身处青州,全力清剿那帮黄巾贼寇,想必尚未撤离。属下甘愿亲往拜谒大将军,恳请他派遣援兵救助徐州城。此外,众所周知,大将军一直心系百姓,深得民众爱戴与敬仰,可以说无人能出其右!”
    陶谦听后,心中五味杂陈。他非常清楚,如果大将军刘武进驻徐州城,那么极有可能意味着将这座城池拱手让人。如今的青州或许早已被刘武掌控,但目睹曹操肆虐后的惨状,耳闻百姓们凄苦哀嚎之声,他别无选择,唯有死马当活马医。干脆将整个徐州全部交予大将军刘武也罢,如此一来,百姓尚有一线生机,或许能够过得更好。
    于是,陶谦强忍着内心的悲痛和焦虑,整理好思绪,毫不犹豫地拿起笔墨,给远在青州的刘武写下一封言辞恳切的信件。他在信中详细描述了曹操对徐州百姓造成的威胁以及当前局势的紧迫性,并诚恳地请求刘武能够看在徐州百姓生死攸关的份上,迅速出兵征讨曹操,以保护无辜民众的生命安全。同时,陶谦表示,如果此次行动成功,他愿意将徐州拱手相让给刘武,而自己只愿过上平静安稳的富家翁生活即可。
    写完这封信后,陶谦将其小心翼翼地折叠起来,交予糜竺手中,但心中仍不免担忧糜竺此行的安危。经过深思熟虑,他决定再派遣一名可靠之人与糜竺一同前往,以便相互照应。最终,广陵人士陈登,陈元龙愿意前往。此人机智过人且勇敢无畏,深得陶谦信任。
    这样的安排与原着中的情节有所区别,此刻他们都是去青州邀请前来解围的人,只是对象变成了那位威震天下的大将军——刘武。陶谦相信,凭借刘武的实力和威望,定能拯救徐州于水深火热之中。
    糜竺,陈登同去青州求救刘武,他们此行是否顺利?徐州的命运是否会有更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