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 郑介春的转变
作者:冬天上午的阳光   四合院:贾张氏的快乐生活最新章节     
    “老伯去什么地方?”张大标问道。
    “半山,阿星给小明指着路,记的严老哥是叫你小明是吧?”老人问道。
    “我叫严明,严格的严,明亮的明”张大标笑着回答道。
    “我叫钟道和,这是王星”老都介绍了一下他自己,还有他的司机。
    “钟伯父,在半山住的都是有钱人,那个勇和起不住这里吗?”张大标问道。
    “他不住这里,听说那边有人想要他的命,这个地方容易隐蔽,他是不敢回来住的,现在天天住在海边的家里”钟道和说道。
    “看来他做的坏事不少”张大标没有再说别的,到了钟道和的别墅,和他聊了几句,吃了夜宵,然后告辞离去。
    “阿星,你看我这个老乡是什么人?”钟道和问王星。
    “一看就是经过特殊训练的军人,枪法准,用的是中正式步枪,一百米之内一枪一个,全部打的腿,这不是一般军人有的水平,用的是制式步枪,有车、穿着不一般,不住在他叔爷那里,说明他有自己的住处,也就是说他家境不错,通过这些,可以判断他是宝岛那边过来的,内地来的没有这个条件”王星说道。
    “他来香港想什么?”钟道和又问王星。
    “这个不好判断,应该是大户人家,想做出点事业”王星说道。
    “你说他身手这么好,能不能帮我们……”钟道和做一个切的手势。
    “应该能,他对你有好感,因为你们就是真正的老乡,在异国他乡亲,从心里就感到亲切;他想做事,他初来乍到的我们可以帮他,开公司、搞贸易、炒地皮都行,只要能办成事,不怕他开条件”王星说道。
    “说的对,明天调查一下他住在哪里,我们去拜访一下,勇和起这么瞧得我,我不回敬一下可不合适”钟道和说道。
    轧钢厂家属院这边,郑介春的母亲已经出院了,但是她出院来到家属院以后,却发现邻居们对她冷谈了好多,对她可以说是视而不见,两个孙子、一个孙女看到她回来,也都赶紧躲了出去,这让郑老太太百思不得其解。
    郑老太太出院是轧钢厂把她送回来了,儿子郑介春并不知情,到了晚上郑介春看到母亲在家,脸上的笑容顿时消失了。
    “娘,你明天回家吧”郑介春这是回到家的第一句话。
    “你说什么?让我回去?”郑老太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儿子从来没有对她说过重话,就是再不愿意,他也不会说出来,这还是第一次。
    “你要是愿意,现在走也行,我这是轧钢厂的房子,你没有介绍信,不能留你,当然你可以闹,也可以再去撞墙”郑介春冷着脸说道。
    “介春,你说的这是什么话?我是你娘”郑老太太感觉儿子太不对劲了。
    “你是我娘,我没说不是,不管怎么说,你也把我养大了,但是你不能为了自己的亲生儿子,就要我们一家人的命吧,我欠你的,我老婆孩子可不欠你的”郑介春说道。
    “介春,什么是亲生的,你不就是我亲生的吗?”郑老太有点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你也别瞒我了,我都知道了,我是你捡来的,以后你又生下了弟弟、妹妹,但是平心而论,我没有对不起你,现在家里这么困难,老二一点不管你,我说过啥了吗?可是你呢?为了你的亲孙子,想饿死我的三个孩子,这是人干的事吗?我能养你,也应该养你,但是我为什么还要养你的孙子?”郑介春激动的说道。
    “介春,你是听谁说的,这是造谣”郑老太气坏了。
    “你的孙子是孩子?我的孩子就不是孩子吗?我今天告诉你,老家谁来都不行,实在过不下去了,索性大家都死了,那三个畜牲来了,我当天就全部杀了,谁也活不成”郑介春两眼通红看着母亲说道。
    “介春,你是我亲生的,这些人造谣”郑老太现在都不知道如何说话了。
    “我不管是不是造谣,我自己心里有数,我把说到这里了,就这么办,没有第二条路可走,你明天一早就走,你养老的粮食、钱我一分不少。我和你一起回去,找村长写好赡养协议,我是大哥我多拿,老二少拿,他要想一分不出,还来赚便宜,不可能”郑介春重重的拍了桌子。
    今天郑家的气氛特别压抑,郑老太更是气的没有吃饭,要是以前,郑介春早就把饭给她端到屋里了,可是这次郑介春就好像没有看到一样,别说端过去了,锅里也是一点也没留。
    第二天一大早,郑介春就让老婆给自己请假,带着母亲去了郑家村。
    “介春,你问问你三叔,你是不是我亲生的”到了郑家村,郑老太迫切的想证明这件事,想到了郑介春的三叔。
    “大嫂,当时你和大哥带介春回村的时候,他都三岁了,我又没和你们在外面,怎么可能给你证明这件事”郑家三叔表示无法证明。
    郑老太又去村里找族老们证明,大家说词都一样,你们两个人在外面当长工,回家的时候孩子三岁了,并且孩子他爹也死了,就你一个人知道,其他人怎么给你证明,再说了你偏向小儿子谁不知道?这让人怎么能相信你?
    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郑老太陷入了恐慌,这个误会要是解不开,郑介春肯定不和自己一条心了,自己只是觉得他在城里能好过一点,在家的小儿子生活困难,想让老大帮老二一下,为什么落了个这样的结局。
    “嫂子,你不要别向外跑了,公社也派人过来说话了,你要再没有介绍信去京城,直接按盲流抓起来”村长对郑老太说道。
    “不是,我……”郑老太直接无语了。
    在村长,郑家三叔还有两个族老的见证下,郑介春和弟弟郑介秋两人写好了赡养协议,郑老太在老家居住,郑介春每月给15斤粮食,两块钱;郑介秋给15斤粮食,不给钱;出现生病花费,超过两元的兄弟两人平分。
    郑介春第二天就给了母亲粮食和钱,郑家也恢复了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