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白桦镇警察署经济保安系主任乔峰
作者:商专老七   谍与战最新章节     
    经济保安股发财了,警务科不能独吞了,增编警备军,增编自卫团,包括小鬼子的守备队、宪兵队……其他的安保军费之类的。
    总之,钱,先捞到手,大家在凑在一起分果果吗。
    光是县里有经济保安股,辐射面和打击面不足,漏网的走私商队还是很多,那都是钱啊,咋办?
    好办啊,某人出了主意了,在下面镇里的警察署也成立经济保安系,稽查走私的面不就更广了吗。
    警务科的上层大佬深以为然,下面镇里的警察署再有经济保安系的,能抓到更多的走商队伍,收入还会成倍的增长。就这么定了。
    于是乎,出了这‘馊主意’的某人,又各方打点,光是在三浦翔平这,某人就送了两根大黄鱼呢。
    经济保安系涉及到的油水十分的巨大,这次,某人不得不大出血,小黄鱼肯定是解决不了问题,那就大黄鱼好了。
    有舍才有得,某人的目的终于达到了。
    城西办出所的所长乔峰,调到白桦镇警察署,成为新成立的经济保安系任主任。
    县里警务科的任命,白桦镇警察署必须得接着啊,你齐宝银想有其他的心思也白扯。好在,乔峰还是蛮懂事的,刚到白桦镇警察署,就到齐宝银这表示意思来了。
    乔峰可不是一般的警官,乔峰类似闫富贵,职务和警衔不算高,人脉广。哪怕是身为署长的齐宝印,也不想轻易得罪乔峰。
    何况,乔峰办事多讲究,很给齐宝印这署长面子和实惠了。
    齐宝银虽说是白桦镇警察署的署长,还不至于一手遮天。
    毕竟,在警察署里,日本副署长才是说的算的那个。齐宝银这署长有很大的建议权,至于日本副署长是听还是不听,就不一定了。
    要论起在白桦镇的人脉,后来白桦镇的齐宝银,还真的不见得就比乔峰强了。我们说过,每个实力派警官,也不可能县里所有的区域都熟悉。
    凑齐的是,乔峰最熟悉的区域,就包括白桦镇。而以前呢,齐宝银最熟悉的区域里,还真的没有白桦镇(以前是白桦村)。
    所以,身为署长的齐宝银真想找乔峰的麻烦,还真不一定谁的麻烦呢。
    乔峰对白桦镇的人文地理是十分熟悉的,几乎是半个坐地炮的存在。很快,乔峰就在白桦镇拉出一票的亲信人马,成立新的经济保安系,乔峰不可能缺人手。
    乔峰的事儿解决了,吴子墨也安心了,拿钱办事,得真办啊。吴子墨也对得起刘管事给的那么多金条了。
    刘管事的确再次上门表示感谢,新成立的经济保安系,可是超级热门,位高权重的,这样的职务安排比预计的还要好的多。
    其实,吴子墨也就是顺势而为,要不是小鬼子凑巧这节骨眼上成立的这经济保安股,吴子墨要想把乔峰安排回白桦镇,切得等机会呢。
    刘管事给的多,吴子墨也愿意赚这一大笔的钱,各取所需吧。何况,吴子墨本身和乔峰的关系不错,这也是主要原因之一。
    乔峰到了白桦镇警察署担任这么重要的职务,难道不能顺便照顾一下白桦镇里吴子墨的产业和人吗?
    对此,乔峰当然乐意。且不说,这次吴子墨帮了自己大忙,就是以前,吴子墨对乔峰也很讲究了。关系这玩意处的多了,相互帮忙的多了,那就是朋友吗。
    至于刘管事给的金条,那是另外的说法。各自都身为老官僚了,拎的清楚,摆的明白。
    “少爷,白桦镇出现了某大家族也在收购耕地,要种植罂粟。”金牌密探许大茂又来汇报了。
    “没关系,咱家收购的耕地也不少了,差不多就行了,没必要拦着人家。”吴子墨的资金也是有限的。
    何况,大桥村的八百亩,还有二房三老爷给的八百亩,零星购买的耕地也有八百亩了。
    这么多的耕地,照顾起来已经很麻烦了。最重要的是,吴子墨手头招募到的罂粟种植和收割的成手农户数量比较少。
    想一口吃个胖子的难度太大了。
    吴子墨种植罂粟,就是为了养家糊口,多一份产业支撑。投入的那么大,也不能真赔钱啊。路还得一步步的走,步子迈得太大,容易扯到蛋啊。
    这时候的耕地,五十块钱一亩能买下来就不错了,吴子墨弄到的钱(包括队伍打仗缴获的钱)都投进了这些耕地里,就连‘娄记酒馆’的绝大部分利润都投入进去了。
    “少爷,又担心成了出头鸟?”许大茂比较了解吴子墨,谨慎,永远是第一位。
    “你说的没错,无鸟不成林,要是只有咱家大规模的种植罂粟,太显眼了。更多的家族和实力派人物参与进来,咱就不显眼了吗。
    这个世道啊,不消停的。万一谁看着咱眼红了,半夜出来,烧了咱种植的罂粟……防不胜防的。”
    不光那些底蕴深厚的大家族,就是各路的江湖好汉的,小心思要是来了……白桦镇,吴子墨是有关系,自家的耕地也得自己防备着,那得需要多少人手啊?
    “少爷,是有些太分散了,除了大桥村的八百亩罂粟种植园;二房三老爷给的小河口村八百亩耕地;尤其是咱自家零碎购买的耕地,东一块西一块的,黄杉那边也跑不过来啊。”
    许大茂都有些犯愁了。
    “大茂啊,是我当初想的简单了。更没想到,那个三老爷直接就给了我八百亩地,早知道这样,我还卖个鸡毛的耕地啊。
    两个八百亩地,集中管理,已经够多的了。”
    吴子墨也有些后悔了,零零散散的收购了八百亩地,那也四五万块钱呢。
    “少爷!要是这样的话,还不如早点放弃了得了。”许大茂建议道,“耕地太零散了,管理起来,成本也太高了,不大划算啊。”
    “大茂,你的意思,是趁着有人在白桦镇收购耕地,咱把那八百亩零星分散的耕地给卖了?”吴子墨觉得这个主意还真不错,该舍得的时候,就得舍得啊。
    越是不舍得,就得不断的往里面继续投钱,性价比会越来越低,的确不大划算。
    吴子墨承认,自己的底蕴不足,人力和资金上越来越吃力,也存在诸多的不合理因素。包括前世,吴子墨是做警官的,也不是投资商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