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价值
作者:朝碧海暮苍梧   人族崛起之峥嵘百家最新章节     
    厉夏的想法很丰满,但是多少有点异想天开了。
    不过有这种想法的人,依旧有很多。
    毕竟连亚圣都推崇百家合流,其他人谁能比上亚圣,单纯崇拜亚圣的也有很多,他们就十分赞同百家合流。
    而且百家的大贤或者巨子们,也都意识到了自己各家学派的缺陷,而且这些缺陷不是轻易可以弥补的,刻意去吸收其他学派的主张,来弥补完善自己的学说。
    例如刑家和法家,就是相互吸收弥补缺陷。
    小说家的野史,其实也在大量抄袭借鉴正宗史家的东西等等。
    那些有眼光,有先见之明的人,都已经开始布局,其实早就已经开始了相互融合,相互借鉴。
    只不过大家都心照不宣,拿不出台面来,一旦真的拿到了台面来,可就不太好看了。
    这么多年了,依旧是百家争鸣的局面,让一些老夫子们也早就开始疲倦了。
    或者说想要改变这一切了。
    江夫子可是改革派的,虽然觉得厉夏这个方法有点超前大胆,但是却并没有反对什么。
    更何况厉夏还打算让他当祭酒,如果真的当祭酒。让他和孙阳泰在学宫中辩学,他也没有任何的畏惧。
    同时他也愿意,成为炎国史家的领头人。
    可惜炎国太弱了,百家之人太少了。
    别说凑够百家之人了,估计就是凑一两个史家人都难。
    所以大王这个主意虽然不错,但是可操控性还是太低了。
    最后能不能实现还不一定,江夫子也没有必要,为了一个理论上的学宫,去和厉夏争执什么。
    孙阳泰可是经历过武国事件的人,这么多年他也一直在思考,兵家是不是真的不适合治国。
    兵家让武国变得十分强大,这一点毋庸置疑。
    但是底层士大夫阶层和平民阶层以及奴隶阶层,其实过的并不好,甚至说比以上更加的艰难。
    毕竟贵族阶层掌握着话语权,即使全国皆兵,但是贵族依旧可以避免上战场,就算是上战场,那也是将军一类的。
    底层活不下去,就只能当兵,这也是在逼迫所有人参军,但是大家对自己国家的认同感不高……
    孙阳泰思考过很多原因,为何兵家会失败,难道兵家真的已经落后了,需要被淘汰了吗?
    最后他得出结论,兵家不是太落后了,而是因为还不够完善,兵家适合打天下,却不适合治理天下。
    信仰了一辈子兵家,要说兵家是错误的,这比杀了他还要难受。
    如果厉夏真的能够把百家聚在一起,他也不介意和各家辩学一场,他觉得完善兵家是自己的责任。
    兵家先贤们创造了兵家,他们继承的同时也有责任把兵家发扬光大,而想要发扬光大,就要在以前的基础上继续完善。
    正如厉夏说的那样,他一直待在这里,如何完善自己的兵家学说,就算是完善了,也没有机会发扬光大出去。
    平山王虽然不杀他了,但是也不会任由他名声继续增长的,毕竟已经得罪了,不可能得到信任了,给他增长名声,自己也没有什么好处。
    所以说的难听一点,他就是在等待死亡。
    原本以为自己能够坦然接受了这一切,然而在听了厉夏的话之后,他又不由自主的有了波动。
    可是读书人都比较爱惜名声,他自然也不例外。
    他可不希望自己名声受到影响,所以一直隐居起来。
    难道他真的愿意隐居吗?那肯定是不愿意的。至少他觉得自己愿意,他的内心是不愿意的。
    他还想继续把兵家发扬光大呢。
    而且厉夏如果以后真的组建学宫,没有他们兵家的位置怎么办,这也是他比较担心的。
    思考再三之后,他还是说道:“老朽可以收下他为弟子,但是老朽不会轻易跟大王去炎国的,除非有必要。”
    “成了!”
    厉夏心里欣喜,江夫子也立刻让太尉拜师。
    其实百家都很在意自己思想传播,只要能够拿捏到这一点,对于百家任意一家来说,都能够有九成以上的成功可能性。
    没有不在乎自己思想学说的,孙阳泰也是这样的一个人。
    对方已经愿意收太尉为门徒了,接下来就需要厉夏努力,如何让孙阳泰光明正大的前往炎国,而且人家只接受光明正大,正当理由去炎国。
    如此一来的话,厉夏还是需要说服平山王才可以。
    虽然人家用不到,但是也没有理由把人才往外推的道理。
    不过厉夏现在知道了平山王的软肋,那就是担心自己投靠了中山国,只要自己不是太过分,可能性还是很大的。
    不仅如此,孙阳泰给厉夏,比给另外两国对他更有利,毕竟他和另外两国,多少还是有点竞争关系的。
    炎国不仅是自己的小弟,而且没有利益关系,这样一来就显得合理了很多。
    太尉的拜师仪式很简单,就是磕头奉茶一类的,并没有大摆筵席。
    一来条件不允许,毕竟只有这几个人在场,也无法邀请兵家其他夫子过来。
    二来孙夫子不看重这些,他收了那么多弟子,都要摆宴席的话,这也是一个很大的压力。
    一般都是大弟子和关门弟子才大摆筵席的,太尉也不是他的关门弟子,他还想着把兵家发扬光大,以后肯定还会收弟子的。
    除非厉夏不能把他弄走,他一直在这里老死为止。
    不过厉夏不会这么做的,这么一位泰斗,留在平山国也是一种浪费,何不跟他一起去炎国。
    毕竟厉夏不仅想要他的人脉圈子,也想要他的影响力,可能他的影响力对于一般人来说有限,但是对于那些兵家将领来说,可是不错的选择。
    而且孙阳泰的作用,还有培养将领。
    以后他收的弟子,估计大部分都要在炎国出仕了,这同样是一种资源。
    所以孙阳泰的作用还是很大的,他这次过来,目的就是孙阳泰,只不过阴差阳错的,进入了平山国和中山国之间的竞争。
    这些无所谓,跟炎国有点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