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一盘大棋
作者:朝碧海暮苍梧   人族崛起之峥嵘百家最新章节     
    厉夏清楚,和这个大国以及圣地相比较,稷下学宫没有竞争力,只能另辟蹊径了。
    “孤暂时的设想很简单,炎国的学宫分为三级,在每一个乡镇当中,设立一处小学,取名少年学宫。
    收那些十岁以下的孩童读书识字,无论男女都可以学习,无论是贵族还是平民亦或者奴隶的子女,都可以进入其中学习。
    不能保证每一位都是天才,但是无差别的筛选的话,数量可以弥补质量,总能够挑选出来一些不错的苗子吧。
    而在每一处城市,都设立一处中学,取名玉炎学宫。
    稷下学宫做为炎国最高的学府,继续淘汰一部分差的人,把优秀的集中到稷下学宫,接受百家的教导。”
    幸亏厉夏为了普及炎国的教育,以前设想过炎国的模式,要不然现在就真的被难住了。
    “无论是少年学宫还是玉炎学宫,只教导读书识字,以及基本的知识,树立良好的道德观念,以及礼乐伦理,认知和明辨是非的能力。
    每个层次是五年的时间,加在一起就是十年的学习。
    少年学宫比较优秀的,才能够进入玉炎学宫,也不一定必须五年,如果你是天才,也可以破格录取,进入玉炎学宫。
    同样的道理,玉炎学宫比较优秀的人,才能够进入稷下学宫。
    想来经过十年的学习自己读书识字,当他们进入稷下学宫,已经差不多成年了。
    这个时候,他们已经变得成熟,已经有了自己的认知,进入稷下学宫以后,就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百家进行学习。
    这样一来,也可以避免有的人年纪太小,选择了不适合自己的百家主张,从而一辈子无法突破成为夫子的遗憾。”
    “有教无类吗?”
    李睿小声地嘀咕着,这可是他们儒家的主张之一。
    可是却一直没有真正实现过,他们儒家最早的主张就是有教无类,没有之一。其他的仁一类的主张,都是后来圣人提出的。
    儒家最早提出有教无类,认为人族想要强大,必须要有教无类。
    认为只有教无类,才是人族实现繁荣,走向强大的唯一道路,也是圣人救国图强的坚持。
    然而知识一直被少数人垄断,尤其是贵族。
    毕竟知识可是一笔高昂的花费,也只有有钱人能够负担的起,穷人还要为了生活奔波,哪有时间和金钱去学习啊。
    因为富人提高了知识的门槛,提高了知识的价格,一下子就把穷人给刷掉了。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只要是人,就一定存在私心。就连圣人自己都承认,圣人也是有私心的。
    就因为这样,也是各地圣地崛起的原因。
    只要你有天赋,圣地不论你是什么身份,还是贵族收下你的,但是想要做到有教无类,那是不可能的事情了。
    最简单的例子就是廖何,他是廖原的儿子,所以可以有资金送他去圣地求学,一般人没有这个待遇,因为各国担心百姓到处流动,影响管理和税收,一般是禁止流动的。
    这样一来,不知道多少天才被扼杀,最后泯然众人。
    自从提出有教无类的圣人去世之后,这就成了一种追求,一种奢望,这个主张就摆在那里,但是李睿感觉好久没人提起过这个主张了。
    但是这个他们儒家的圣人主张,今天在这么一个小小的国家中又出现了。
    不论出身,不论性别,都可以接受少年学宫和玉炎学宫的学习,这不就是圣人说的有教无类吗?
    不知道为何,他竟然从厉夏的身上,真的看到了圣人的影子。
    他不知道这是厉夏自己想出来的,还是说喜欢他儒家的东西看到的。所以才会把这个主张,定义在了新学宫的管理上面。
    但是不管怎么说,厉夏能够记得他们儒家的主张,都值得李睿去敬重,所以他也收起了那种自大的心理,整个人也变得端正了起来。
    江夫子知道自己大王有时候的想法,听起来确实有点天马行空,但是仔细琢磨的话,又觉得十分有道理。
    这次依旧不例外,直接被厉夏这种想法给震慑住了。
    以前都是百家选择弟子,主动权在百家的手中。能够收你成为弟子,你就感恩戴德吧,别管这个学派到底适不适合你。
    但是厉夏这么一做,选择权就在弟子身上了,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倾向。去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派。
    这样一来的话,他们就要拿出一些真本事,吸引大家的选择了。如果一个人都没有招到,那实在是太丢人了。
    同时惊讶的还有对厉夏的魄力,别的国家建造学宫。直接在王都建造一个学宫就可以了,接着就对全国乃至全天下进行招收弟子一类的。
    往往很多时候,招收的弟子很聪明,却一辈子都成不了夫子,这样的大有人在。
    头发和胡子都花白了,依旧只是一名小先生,就像谷夫子,都一把年纪了,依旧只是名士,这样的心情,谷秋最有发言权了。
    再看看大王的手段,他并不是那么敷衍,只建造一座学宫就行了,而是从低到高一系列都想好了。
    这个花费很大,不仅学宫的建造,还有招收先生,都是一个很大的投入。
    而且厉夏如此重视百家,让江夫子这些百家之人都跟着感到骄傲,而且这个模式,在人族也是第一次。
    但是你不得不承认,听起来确实有几分道理。
    毕竟是第一次这么做,说大王的方法好坏,他们也说不好,但是他们感觉很有道理的样子。
    这就是厉夏的厉害之处,江夫子也一直觉得,大王说话很具有煽动性,他都怀疑大王是不是走了纵横家或者名家的路,掌握了什么特殊的百家能力。
    其他几人就只剩下激动了,毕竟这么大一盘棋,怎么看也不是敷衍大家。
    此时大家都有点理解,厉夏为何到现在还没有建造学宫,因为在大王的规划当中,这是一个很大很复杂的过程。
    并不是说盖几间房子就可以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