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 游说平山国
作者:朝碧海暮苍梧   人族崛起之峥嵘百家最新章节     
    按照会盟的结果,平山国真的对蛮族有了什么动作,炎国必须服从而且配合平山国的战略。
    当然了,厉夏也可以选择撕毁盟约,不过撕毁盟约的代价太大了,以后炎国承诺的事情,就跟废纸一样,炎国会失去信任的。
    不要说各国不再信任炎国,就是那些人才也不会过来的。
    同时他们还是会盟祭过天的,除了各国的排斥以外,上天也会降下厄难的。
    厉夏不想迷信的,然而一切的一切都告诉他,这个世界的有些东西,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整天不见好消息,坏消息却一大堆,大冬天的还要工作。”
    小廷议上,厉夏也变得随意了很多。
    自从发现自己组建的小廷议比大廷议好用之后,厉夏就很少再召集大家进行廷议了。
    小廷议虽然不是他的一言堂,但是大部分还是很顺他心意的,而且商议事情的效率也提高了不少。
    至于那些贵族们,也是时常举行小廷议,不过他的廷议地点都是吴上卿府上,主要是为了吃喝玩乐,生活好不快活。
    一些承蒙祖上大功,没有什么太大志向的贵族,他们甚至喜欢厉夏不举行大廷议,反正吃喝不愁,而且大廷议没有小廷议自由舒服。
    有点各过各的意思,说起来吴上卿也挺迷恋这种氛围的,不需要用脑子,都是奉承他的人。
    这把邓夫子给气的不行,感觉吴上卿就是烂泥扶不上墙,好在他也只是利用吴上卿而已。
    在劝说了几次之后,也就随他便了。
    而吴上卿也没有自觉,还喜欢学习厉夏的一些手段,厉夏给李夫子接风以后,吴上卿也跟着请了一遍。
    李夫子初来乍到,打好关系,了解炎国情况,还是十分有必要的,于是就答应了下来。
    在闲聊的时候,李夫子把魔族的事情也说了一遍,吓得吴上卿酒都撒了,别说他自己,整个炎国的人都没有见过魔族,也只是听说过而已。
    感觉魔族很恐怖,庆幸魔族距离自己很远。
    李睿看的大摇其头,感觉这位年纪不小的上卿,还没有一个毛头小子人王稳重呢。
    于是接下来也不再多说什么,让气氛反而变得融洽了很多。
    当然了,这些有点扯远了,说回小廷议上面。
    “如今平山国的二公子去世,恐怕平山国会主动和蛮族开战啊,我炎国要早作准备。”
    当初会盟没有想那么多,目的就是为了得到孙夫子。
    所以就随便找了一个由头,毕竟炎国和平山国有相似之处的地方不多,利益纠葛更少。
    虽然只隔着黄石山,但是官方没有一点来往,民间只能说非常的稀少,于是就以共同对抗蛮族为出发点,找到了会盟的理由。
    毕竟两国在对待蛮族的态度上是一致的。
    炎国一直防守,也没有想过开拓进取,因为打下来也不容易防守,而平山国被蛮族压着打,好在有另外两国分担压力。
    所以在这一点来说,两国十分相似,不发生意外的话,这个会盟会一直维持下去。
    就因为不担心有什么意外,才会进行会盟的,简直是形同虚设一般。
    谁也没有想到,会盟结束才多久啊,就发生了那么多事情。
    平山国两位公子被刺杀,而且还全都死了。而炎国又要和蛮族议和,都和会盟有着关系,想要躲开都不行。
    如今会盟的后座用凸现出来了,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而且厉夏还不能忽视这件事。
    没有发生平山国公子被杀的事情的话,炎国和一个蛮族部落私下里议和也没什么,毕竟哪个国家私底下又干净了。
    平山国就算是知道了,最多也只是装作不知道而已。
    但是现在平山国和蛮族深仇大恨,平山国确实奈何不了整个蛮族,但是找点麻烦还是可以的,不可能轻易咽下这个结果的。
    炎国再和蛮族部落议和的话,估计平山国就不会坐视不理了,到时候就影响了两国的关系。
    孙夫子现在还是平山国的人,孙夫子如果离开的话,厉夏还能用强不成。
    关键是炎国的名声就毁了,所以也不允许厉夏做出什么撕毁盟约的举动,不撕毁盟约的话,炎国能够两线作战吗?
    而且还是在大冬天的,冬天蛮族发动战争比较困难,可是人族同样困难啊。
    众人也都想到了这一点,所以才忧心不已,这也是厉夏举行小廷议的主要缘故。
    “大王也不必如此着急,在黄石山当中,也在平山国的边上,我们不是还有一位纵横家的门徒嘛。
    纵横家最擅长的就是游说,他距离又比较近,要不让他跑一趟如何。
    而且他和陈下卿也是老熟人了,相互配合的也比较默契,如果让他去游说的其他,也不会有太多的矛盾。”
    谷秋一脸淡定的说道,可能是因为心情好吧,整个人看起来也更精神,也没有太多的担忧。
    毕竟沧溟之神的事情已经差不多了,也就给了沧溟之神身份,再进行造势的话,也就名正言顺了很多。
    等到若干年以后,沧溟之神还存在的话,那么他们这次造势就是沧溟之神的依据,以后大家写文章的时候,提到沧溟之神的话,也会提到沧溟之神的来历以及身世,到时候这也是依据。
    所以他心情比较好,看的也比较开,直接提到了张家兄弟两人身上。
    厉夏让他们两个,一个去了最前线指挥难民,一个负责建造黄石城,规模只能算一个城镇。
    此时谷秋提到纵横家,说到了他们两位。
    说起来,纵横家确实比较适合搞外交,他们两个又是正宗的纵横家门徒,让他们过去的话确实比较合适。
    而且以两人的性格,这是立功的好机会,他们也会欣然接受前往的。
    关键是这两个家伙,有时候有点不着调,提出的问题也是天马行空,缺少底层的历练,有点想当然的天真。
    把这件事交给他们处理,厉夏还真的有点不太放心,他们要是有江夫子一半的稳重,厉夏就可以谢天谢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