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章 乖顺黏人弟弟(81)
作者:给猫吃罐   快穿:被拯救过的男配缠上怎么办最新章节     
    “霞婶,你这是什么意思?”靳树禾洗碗的动作停下来,看了过去。
    霞婶感觉到他的认真,轻咳一声,稍显局促。
    “就……就那件事啊。”
    “霞婶那天发消息给我,我不是打电话问的你吗?然后我告诉霞婶你说的了。”陆梨阮插了一句。
    不知道为什么,陆梨阮觉得气氛有点奇怪。
    霞婶不知道是不是也察觉到什么,连忙点点头:“对对对,警察来找我问当时的事儿。”
    “您是怎么回答的?”
    “就,就还是那么说的呗!”
    霞婶长长叹了口气:“你赵叔跟我说,咱们不能给你添麻烦不是?”
    “赵叔?赵叔说什么了?”靳树禾被绕的有些迷糊了。
    “警察先去找的你赵叔,等他们一走,你赵叔就给我打电话了,说是肯定会来找我的,让我还按照当年的说就行了……”
    “别多嘴多舌的,也别想一出是一出,到时候要是说的东西不是准信儿,反而给你添麻烦,给你同事所有的警察同志添麻烦嘛,你在工作单位不要混……”霞婶搓着手。
    她看着靳树禾严肃的神情,试探着问道:“小禾啊,婶子……婶子没给你添麻烦吧?”
    “没有,婶儿,没添麻烦,但我们去调查呢,目的就是希望发现当年没有发现的东西,你什么也不用担心,只要是您能想到的,都可以说,真的假的我们会去核实。”
    靳树禾认真温和地跟她讲:“您这不叫添麻烦,您这叫配合我们工作,您想到的越多,说的越多,对我们来说,才是好事儿呢。”
    “啊……这么回事儿啊,我们,我们也不懂啊。”霞婶点点头,神色颇为不好意思。
    “没关系,梨阮姐问我的时候,我也没有通过梨阮姐跟您说明白。”靳树禾摇摇头,让霞婶自在了些。
    “那您和赵叔有想起来什么吗?”
    “还…还真没有,哎呀,当年那事儿啊,我是想忘也忘不了,我当年怎么说的话,现在还记得清清楚楚呢!”
    “你赵叔我不知道,那个时候我都慌神了,他胆子大,你那个时候还想往屋子里面跑呢你记得不?”
    反正都已经说出来了,霞婶也就不吞吞吐吐的了。
    “……”靳树禾摇摇头。
    “你那个时候要进去,你赵叔胆子比我大多了,见找不着你了,还进了屋子一趟,把你抱出来了……不知道他在里面看着啥没有,我站在门口往里面探头就直迷糊。”
    霞婶摸摸胸口,现在想起来那吓人的场景,都觉得气短。
    “霞婶,不管什么时候,如果你想到什么了,一定要第一时间告诉我,白天晚上都可以。”靳树禾郑重道。
    “你这么说,我就明白了……哎呦,可怜哟,赶紧有个结果吧。”霞婶怜爱地拍拍靳树禾的手背。
    她虽然不会说什么好听的话,也没什么能力,但她对靳树禾,是真的心疼可怜。
    等霞婶走后,陆梨阮想了想:“赵叔会不会想起什么了,但觉得年头太久了,不确定,怕给你添麻烦,觉得他要是说错话了,会让你在单位不好办,就没说啊,所以才给霞婶那么交代?”
    靳树禾抱着抱枕,盘腿坐在沙发上,缓缓点点头,梨阮姐说的有道理。
    “我问问陈婶?现在赵叔不知道醒没醒酒,要是醒了的话,,我让她帮忙问问?”陆梨阮从茶几上拿过手机。
    “嗯?”靳树禾从自己的思绪中抽出来:“梨阮姐你什么时候加的陈婶的联系方式啊?”
    “刚做饭的时候,她说等下次回老家,带了特产给你邮过来。”陆梨阮伸了个懒腰,没察觉到靳树禾有些一疑惑的神色。
    “陈婶说……和你妈妈认识。”陆梨阮试探着问:“你以前认识陈婶吗?”
    “不认识。”
    “听赵叔说了,陈婶是和我妈一个村子的,但她们家和我们家不太熟,住得也挺远的,我妈离开那里时……陈婶应该还很小,我没听我妈提起过。”
    “哦。”
    陆梨阮觉得这关系怎么乱七八糟的呢。
    “我问问她。”陆梨阮想起自己刚才要干什么来着。
    “不用了梨阮姐,等明天我问赵叔吧,陈婶对当年的事情应该不清楚,我自己问的清楚一点儿。”
    “也行,赵叔这人不太爱说话,感觉挺有警惕心的,但也是为了你好……”陆梨阮没放在心上。
    “啊,对了,梨阮姐,明天……”靳树禾在陆梨阮的视线中,声音渐渐小下去。
    “嗯?明天怎么样?”陆梨阮把眼睛眯起来,盯着他。
    “嗤——”发觉靳树禾把目光挪开后,陆梨阮得逞地乐了:“知道了,去吧,我看你也好的差不多了。”
    在他身体情况允许下,陆梨阮不会拦着他做想做的事。
    靳树禾第二天拎着满满一袋子陆梨阮做的早餐,如同救星一般,出现在烟味和泡面味缭绕的办公室里。
    保洁阿姨正在办公室里面穿梭,清理每个人旁边的垃圾桶。
    看见领口扣子都系错位,还在打哈欠的吴祁东的时候, 抱怨了一句:“这么多年了,就数你们重案最脏了,天天收拾天天絮窝!”
    没等吴祁东反应,阿姨已经脚步稳健地离开了。
    这阿姨是市局的老人了,拘束任职时间比谢队还长点儿……
    平时和后勤部主任,并称市局的两位扫地僧。
    等阿姨走了出去,埋头在电脑前,一声都没有的诸位,才蓬头垢面地扭过脸来。
    “哟!油光水滑的啊!”秦文昨儿半夜才回到市局,现在衣服皱皱巴巴的,头发乱糟糟的,胡茬子都长出来了还没来得及剃。
    他嘴上念念叨叨,但靳树禾看他精神还挺好的。
    两口一个包子吃的香。
    “吕姐呢?”靳树禾扫了一圈。
    “她洗漱去了,说车上睡了半宿,现在见不了人了。”秦文又拿了个茶叶蛋,绕回电脑那边了。
    靳树禾:……
    工作做的时间长了,有时候并不需要察觉,或者并不想察觉的事情,自然而然就会察觉到。
    他病了,看秦文的样子,应该是他和吕姐去出差了。
    他说开了半宿的车,吕姐在车上睡了半宿,里面的意思,就是他一个人开的车回来……
    一般这种时候,大家都是同样的当牛马使,也不分什么男女,工作均摊。
    吕姐工作中从来不是怕吃苦,怕累的性格,那就是秦文乐意的,主动的。
    然后吕姐也同意了……
    不对劲儿,他们一定有点不对劲儿!
    靳树禾昨天吃的好,睡得好,脑袋里面清明顺畅,几乎条件反射,一秒钟就得出了结论。
    然后他什么也没说,回到自己的位置上,打开了电脑。
    没过一会儿,吕纯从外面一边扎头发一边走了进来。
    “身体怎么样?”她拿起袋子豆浆,拍了拍靳树禾的肩膀。
    “没事儿了。”
    靳树禾不动声色地看了她一眼,又把视线移开了。
    吕纯可能是误解的他的意思:“我先吃口饭,吃完饭再跟你们说,饿死了,高速上跑一宿,一口饭都没吃上。”
    到郑清平当年支教的地方,开车单程大概四个多小时。
    本来想买高铁票去的,但打电话问了下,那里现在还依然是贫困县,下面的村子就更别提了。
    做高铁火车全都不能直达,都得下车再换乘折腾,还不如直接开车过去更方便些。
    当地的派出所多少年也没有大案子了,听说有连环杀人案要他们配合,态度非常好,表示马上就帮他们联系沟通。
    本来以为要在那待上两天,可到了那里后,的确是找到了当年郑清平支教的学校,也找到了认识郑清平的老师。
    但当年郑清平支教时,小学,初中高中的课都有教,因为那里就那么一所学校,从小学到高中,每个年级都缺老师。
    但现在那所学校只剩下小学了,因为没什么孩子在这里了,即使有孩子,基本小学之后,也跟着爸妈去外地上学了。
    吕纯和秦文到了后,先问了一些当年见过正郑清平的村民。
    “哦,当年那个小郑老师呀?哎呦,她长得可漂亮咯,和她一起来教孩子的,还有个姓陈的男老师,对她可关心咯!”
    “是哟……”
    “咱们村里的老光棍,当年还一个劲儿去偷看小郑老师呢!”
    ……
    问了半天什么也没问出来,吕纯还有几分生气。
    “当年郑清平来支教的时候,已经结婚了,他们在这胡说八道什么呢?”
    “一点儿根据也没有,跟他们说了,如实回答,都在以讹传讹,还老光棍……呸!”吕纯走在土道上,深一脚浅一脚的。
    “都年纪不小了,你跟他们较什么劲儿?”秦文走在侧面给她挡风。
    “我就是觉得郑清平是个好人也是个好老师,死了以后,还被人这么轻佻地……”吕纯神色不好看。
    “哎!这我可就要批评你了,咱们不能把自己的情绪带入到查案里面。”
    “知道了知道了。”吕纯叹了口气:“去问问当年学校里的人吧。”
    “行了别生气了,等回去了,我请你喝羊汤,咱们单位前面那家,热热乎乎的再来一屉烧麦!”
    两人一边说着话,一边就来到了学校,被派出所通知,老校长在那里等着他们。
    “我们这儿来了好多批的支教老师,但小郑我印象很深刻。”老校长想了下。
    “她对孩子特别好,你们知道的,这种地方的孩子……自己都不把学习念书当回事儿,他们甚至不知道念书意味着什么,好多支教老师来了后,干几天就觉得这些孩子无可救药,也不愿意管了,只等着日子到了就离开。”
    “小郑不一样,她管孩子学习,管孩子吃饭,孩子打架她也管……听话的不听话她都一视同仁,我们这儿的孩子……虽然不爱学习,但也不是好赖不分的,那时候那些孩子啊,都喜欢小郑。”
    老校长一边说着,一边翻找着,这里连档案室都没有,在一间旧教室里,角落放着几个大箱子。
    按照日期找到几个本子,老校长找了后,拍了拍上面的灰尘,递到吕纯的手里。
    “小郑他们在这儿待了两个学期,她教过的学生都舍不得她,拍了照片,洗了两份,每个学生都在照片上自己的背面写上名字,说不想让郑老师忘了他们,这是留下来那份。”
    吕纯和秦文已经看到那张褪色的大合照,上面大概有四十多个孩子,多大年纪的都有,年轻的郑清平坐在中间,脸上是温和洋溢的笑容。
    后面的字迹大部分都很稚嫩,郑清平也写了自己的名字。
    “这些孩子……现在还有住在这儿的吗?”秦文问道。
    “有几个,一会儿就过来了。”
    来的不过四五个人,他们最小的都三十出头了,分别指了指自己是照片里的哪个。
    问了半天,就基本都调查完了,留在这个村子也没有意义了,他们决定连夜就开回去。
    “郑老师特别好,当年我们觉得她比我们妈妈都好……”一个女人提起来,嘴角还带着笑:“其实当时村子里的孩子,大部分父母都在外面打工,只有年节能见到父母。”
    “但大家都希望妈妈是郑老师那样的,所以我们都管她叫”郑妈妈””。
    吕纯愣住了。
    “你们叫她妈妈?”
    “哈哈哈哈,小时候不懂事。”女人尴尬地笑了几声,忽然开始抹起眼泪。
    一旁一个已经看不出和孩童时候相似的男人,也偷偷地抽了抽鼻子:“郑老师是个好人好人咋没好报呢?”
    “我们写了纪念册给郑老师带回去,后来我们也一起给郑老师写过信,郑老师也回了我们,再后来……我们就长大了。”
    坐上车的时候,吕纯看着手里几封陈年的,没有寄出去的信,叹了好一会儿气。
    建靳树禾在听她反复提到“妈妈”这个词的时候,转过头和她对视,一起工作培养的默契,让他们两个明白对方的想法。
    在案件中,太频繁出现的,绝非偶然。
    “我刚才给王老先生打电话了,他说当时孩子写给她的纪念册,现在还在家里收着呢,树禾你等会儿去拿一下吧。”
    “对,你去吧,我们再开车,怕是要肇事了!”秦文打了个哈欠:“我歇会儿去。”
    靳树禾开车出发,顺利地拿到了,王老先生已经情况平稳地出院了。
    他把东西递给靳树禾的时候,神情哀戚落寞:“你们用完了,记得还给我,这都是我妻子珍藏着的……”
    “嗯。”
    靳树禾坐上车,翻开来看了看,看到一页时,瞳孔一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