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我给你的,才是你的
作者:城南生哥   道爷闯江湖最新章节     
    赵匡胤释放出来的信号是如此的强烈,以至于皇长子赵德昭的府门前车水马龙。而晋王的府邸却从人流如织变为无人问津。
    赵光义坐在府中一杯接一杯喝着闷酒,眼神中尽是无奈与悲凉,今日早朝过后,朝廷重臣们对自己的态度与往日截然不同,非常的客气,但眼神是那样的疏远。嘿嘿嘿,命运这东西真他娘的奇特,你不想要的时候它拼命塞给你,当你想坦然接受的时候,它又会残忍的从你手里夺走。
    家人走进来,低声说道:“启禀王爷,解州刺史王政忠前来拜访。”
    王政忠?他来干什么?平时几乎没什么来往,虽然是大哥的结义兄弟。但义社十兄弟中也是有亲有疏,有远有近。像石守信,王审琦等人就是心腹中的心腹。其他几位都不如,不过毕竟是当初一起出来的弟兄,赵匡胤对义社兄弟还是比较大方的,都安排了较高的官职。
    “快请!”不管他是为什么而来,能在这时候主动登门,都是及时雨。赵光义整理好衣服,迈步出迎。
    王政忠走进大门,远远见赵光义已经走出中堂迎接,忙紧走几步,刚要倒身下拜,被赵光义一把拉住,笑着说道:“都是自家兄弟,何必多礼呢,来,堂上叙话。”
    家人上茶,王政忠端起茶杯喝了一口,笑着问道:“自从上次解州一别,已经四五年没见到王爷了,说句心里话,着实有些想念呢,这次来京述职,特地登门拜访,以解思念之苦。”说完吩咐一声,命随从将礼物抬上来给王爷过目。都是解州当地的土特产。赵光义笑着点点头:“费心了,论年纪你比我年长,论资历,你是皇上的结拜兄弟,按理说我应该称呼你一声兄长才是呢。”
    王政忠吓得忙起身施礼:“王爷这是哪里的话?我是什么身份,敢跟王爷比资历?不怕折寿呢。”
    赵光义摆摆手示意他坐下,叹了一口气说道:“唉,现在说这些话也许有些矫情,但我如今的境遇恐怕还不如你们呢。”
    王政忠当然知道他指的是什么,也故作叹气道:“谁说不是呢,辛辛苦苦跟着打天下,到最后功劳却都是别人的,这样的事安在谁的身上,谁都受不了。”
    赵光义眼神一闪,淡淡道:“此一时彼一时罢了。命数皆由天定,岂是人力可以勉强的呢。”
    王政忠微微一笑,眯着眼睛说道:“王爷这话恕卑职不敢苟同,当初大家同在太祖郭威帐前效力,后来跟了世宗柴荣,可如今呢,高的高,低的低,差距是越来越大。凭什么?谁不是刀箭里滚出来的?谁比谁功劳大多少?”
    赵光义隐隐从他的话里感觉出一丝丝的异样,心中不由得一动,想了想说道:“这话说的明白,朝廷确实对你们这些老人儿有些亏欠呢,我曾经和皇上提起过你们几个,可能是皇上事忙,给忘记了吧。”
    “嘿嘿嘿,王爷,有您这句话,我们兄弟足领盛情,不过恐怕皇上不是把我们忘记了,而是根本就不想搭理我们,毕竟我们嘴笨,脑子不灵光,没有人家石守信王审琦他们会逢迎罢了。”
    赵光义现在才明白,王政忠这次登门拜访不单单是看望自己那么简单,从他的话里能听出来的对朝廷和大哥有着深深的不满。心中突然感觉有些激动,笑着说道:“也许是你们久不在京城,不常和皇上见面,难免有些疏远也是有的。”
    王政忠冷笑道:“只要心里有,常不常见面又有多大关系呢,王爷您天天和皇上见面,形影不离,如今又如何?”
    赵光义沉默不语,王政忠接着说道:“皇上身边都是些阿谀奉承之辈,每天变着花样的欺瞒皇上,整个人都被蒙在鼓里,那些人表面上恭恭敬敬,其实背地里贪污受贿,巧取豪夺。无恶不作。这些事他哪能知道。王爷您下去打听打听,看看石守信,王审琦。赵普这些人有多少家产,恐怕皇宫大内也比不上他们呢。”
    王政忠说的这些赵光义不是不知道,石守信生活奢侈朝野尽知,王审琦比他也不遑多让。可当初赵匡胤杯酒释兵权的时候已经默许了他们,让他们可以生活富足,安享退休以后的生活。在这些事上找他们的麻烦,恐怕皇上那一关就过不去。
    想到这笑着说道:“他们的事我也是知道的,皇上也清楚。不过这些都是当初说好的,现在翻出来,恐怕不太合适。”
    王政忠并不是来告状的,信与不信无关紧要,偷眼看赵光义,见他面色平和,似笑非笑。滴水不漏的样子。决定再加一把火,这锅水能不能烧开关系着几位兄弟和自己的前程,千万马虎不得,不得到确切的信息,绝不能轻举妄动。
    想了想说道:“王爷,卑职今天来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心中未免有些疑惑,我如果没记错的话,王爷府上以前可是车水马龙。大小官员络绎不绝。如今是怎么了?一个鬼影子都看不到,不就是卸任了区区一个开封府尹吗,您还是晋王殿下啊,这起子龌龊官也太势利眼了吧。”
    这句话正中赵光义的心口,不由得下意识握紧了拳头,半天没言语,过了好一会儿才缓缓说道:“正常的官职调整罢了,谁知道那些人会怎么想呢,我是无所谓的。”
    王政忠笑了笑,知道自己的话起了作用,趁热打铁道:“正常调整?我看未见得吧,皇上有亲子啊而且已经成年,有些事就不一定会怎么说喽,满朝文武都能看出来的事,卑职不信王爷会不知道呢。”
    赵光义有些烦躁,手指轻轻敲打桌面道:“你今天是特意登门跟我打哑谜来了呢,这么多年我怎么没看出你是个有学问的人。”
    王政忠呵呵笑道:“王爷不必多心。政忠不过戏言耳,不过有一件事卑职可以向王爷保证,我们兄弟几个都说了,太后的意思必须要尊重,毕竟咱们大宋可是以孝治国的,不能破了这规矩,您说是不是?”
    室内的空气有些沉闷,两个人都没有再说什么。过了一会儿,赵光义突然冒出一句:“你方才提起太后,我突然想起,三日后是太后冥诞,你们去不去?”
    王政忠想了想:“不瞒殿下,按理说我们是不用参加的,毕竟我们都是外官,进京述职是公事,公事办完了就应该立刻回去。不过殿下既然说了,我听殿下的意思,殿下让我们参加,我们就参加。殿下不让我们参加,我们明天就走。”
    赵光义深深的看了他一眼,王政忠的目光没有逃避,而是勇敢的迎了上去,两个人的眼神碰撞,千言万语尽在不言中。
    赵光义把目光转向窗外,喃喃细语道:“来都来了。”
    王政忠点点头,一言不发,转身告辞。
    皇宫御花园
    内侍们将酒菜一一摆在芳华阁,观湖赏鱼,悠情怡然。赵匡胤和赵普并肩而行,缓缓走在湖边,君臣二人倾心交谈,没有顾忌。
    “先生啊,你我之间有多久没有像现在这样说过话了。”
    赵普微笑道:“国事繁重,哪有这样的闲情逸致,要不是今日陛下有兴,恐怕还没有机会能跟陛下单独说话。”
    “呵呵呵,也对,天下还未定嘛,北汉苟延残喘,辽国虎视眈眈,潘美和党进奏报上说,晋水,汾水威力巨大,但也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我军感染瘟疫者不在少数。而太原城仍然屹立。辽国援军已经到了,正与我军对峙,随时准备开战。小生怎么看?”
    赵普手拈须髯,想了想道:“臣的意思还是暂时退一退比较好,一旦不能速胜,必然会陷入敌军内外夹击的被动局面,于我军十分不利。况且瘟疫猖獗,我军战力大减,太原守军知道辽国援兵已至,士气大盛。拼死抵抗。此时撤军或许可以减少许多不必要的损失。”
    赵匡胤没说话,只是静静的听着,良久之后突然来了一句:“你对朕最近的安排怎么看?”
    赵普一愣,不知道赵匡胤指的是什么,赵匡胤微笑不语。赵普瞬间反应过来。忙点头道:“恰如其分!嫡长子已经成年,早就应该出来帮助陛下做事,要我说陛下还是有些保守,应该将更多的权力放在嫡长子身上,早些熟悉政务国事。”
    赵匡胤笑了笑,走到芳华阁上示意赵普坐下说话,端起酒杯道:“来,先生操劳国事,辛苦非常,这一杯朕敬你!”
    赵普立马起身,诚惶诚恐:“这些都是为臣者应该做的事,不值得陛下如此。”
    赵匡胤笑着让他坐下,发自肺腑道:“我也有意让德昭出来做点事,可心里有所顾忌啊。”
    赵普作为当年金匮之约的见证人,当然知道赵匡胤话里的意思,正色道:“陛下这话臣明白,但恕臣直言,今时不同往日了,当初太后此举是担心大宋重蹈周国的覆辙,故而用了这个办法,可现如今陛下诸子俱已成人,幼主当国的可能性已经没有。金匮之约存在的意义也已消失。父死子继乃是天道,兄终弟及乃是私理,岂有背天道而全私义的道理呢。”
    赵匡胤听完长出一口气,他想听的就是这个,伸出筷子给夹了着鱼肉:“我也是这个意思,但光义是我同胞兄弟,又跟随我南征北战,功劳不小。太后生前又有金匮之约,我担心他心里会有什么想法。”
    赵普接过赵匡胤给的鱼肉,一口吃下去:“陛下登基,诸子皆未封王。晋王是第一个,又是大国赐封,这等殊荣就是陛下不忘兄弟之情的证明,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臣的意思,光是一个开封府尹还不够,再将晋王手中的禁军指挥也一并拿掉,一来以防万一,二来也可让晋王彻底明白陛下的意图。省的将来麻烦。”
    赵匡胤哈哈大笑:“知我者。先生也!”
    不日圣旨下达,免去晋王赵光义殿前都指挥使的职位,封检校太尉,兼管礼部。食邑加封五千户!
    赵光义心情毫无波澜,似乎已经预料到这个结果。进宫谢恩后赵匡胤拍着他的肩膀,语重心长道:“光义啊,你自幼随我久经战阵,勇武少礼,让你管理礼部,多学一些礼法制度,对你将来大有益处。”
    赵光义用力点头:“多谢陛下,臣弟一定不辜负陛下的期望。”
    赵匡胤满意弟弟的表现,同时又感觉哪里有些不对劲,兄弟二人四目相对,一个透视心灵,一个平静坦荡。
    出了皇宫,赵光义深吸一口气,又用力吐出,努力平复躁动的气血,迎面又差点和周娥皇撞了个满怀,周娥皇眼中闪过一丝慌乱,躬身施礼:“臣妾见过晋王千岁。”
    赵光义看着眼前这个女人,在这张绝美的脸上找不到一点欣喜和欢乐,取而代之的是一脸的忧伤与痛苦。低声问了一句:“你还好吗?”
    周娥皇用力挤出一丝笑容,没有搭话,快步向宫殿走去。
    赵光义看着她的背影,久久不能平静,自从周娥皇跟随李煜一起被押解到汴梁,自己是一眼倾心,惊为天人。有好几次都险些起了邪恶念头,可最后还是被压了下去。现在她被大哥看中,成了花蕊夫人的替代品,想到这不由得心如刀绞,如果当初自己没有杀死花蕊夫人,那么现在自己是不是有机会得到她呢,唉,一切皆是天意吧。
    想到这,转身默默离开皇宫大内。
    七月十二,太后冥诞,所有在京官员都要前往相国寺祭拜上香,赵光义现管礼部,负责所有组织安排。来的不仅仅有大大小小的官员,有的官员还把自家的夫人女眷也都带出来,一来见见世面,互相联络感情,二来有那些待字闺中的女儿,还未定亲的公子,也借这个机会相看相看,虽说是冥诞,也不妨碍这些事的。
    王政忠和刘廷让,杨光义,刘庆义,刘守忠等人全都到齐。找个机会和赵光义见了一面,当几个人恭恭敬敬的给赵光义行礼的时候,双方的眼神交错间协议已经达成,从这一刻起,他们的就是一个完整的利益共同体,为了自己的前程,为了自己和整个家族的未来,一起战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