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作者:一露为霜   让你写谎言!你用楚门世界碾压?最新章节     
    【洞庭湖边,黄鹤楼侧,李白安葬好吴指南,
    他坐于坟前抚琴吟唱做最后的告别,情到深处,李白放声大哭。
    情真意切的样子杨高适动容不已。
    此间事了,两人立于高岗之上,夕阳的余晖晕染红了洞庭湖,
    “人生譬如朝露,转瞬即逝。”面对如此美景李白感叹完,重拾信心:“总有一天我要投身道法,寻修仙之道,得长生之法。”
    高适一听连忙反驳:“李兄,子不语怪~~力乱神,修仙之道过于虚幻。”
    “高兄,天下事无所不难,我李白到这世间来走一遭,要做就要做最难的事,
    终有一日,功成、名遂、身退得道。”
    李白远眺湖光山色,神情俊然,举手投足之间英气勃发。
    高适听着李白宏大的心愿时,心中也默默念叨自己的夙愿:“重新光耀高家门楣。”
    李白突然之间搂住高适的肩膀,神情重回那潇洒不羁:“不过得道之前我的先取功名,
    我早已听闻此地郡守有伯乐之才,高兄,你可知行卷一事?”
    高适被李白前后巨大反差所震惊略带口吃的说道:“当~~当然~~知道!”
    “哈哈哈~~”李白大手一挥,信心满满的说道:“这位郡守擅长文章,
    我专门为此做了一篇《大鹏赋》,肯定能一击而中。”】
    观众们震惊于李白那句:功成、名遂、身退得道。
    豪言壮语之下,他们仿佛看到了一位不满足于尘世繁华,立志追求更高境界的仙人形象。
    就此纷纷议论起来。
    “好大的志向,不愧是李太白!”
    “随口吟诵就是名句:人生譬如朝露,转瞬即逝。”
    “妙妙妙~~~李白大才,33号也不妨多让,牛掰!”
    “李白真乃奇人也,既想建功立业,又想得道成仙,真是世间少有。”
    “可不是嘛,寻常人有一个目标都难以实现,他却能两者兼顾,真是令人佩服。”
    “以前一直以为李白只是诗仙,想不到,那都是表象。”
    “世人只知道他在文学上的造诣,以为这就是他的极限,谁知道,诗仙只是他的下限。”
    几位评委把剧本都看在眼里,赵佳羽在编剧上的实力展现无疑。
    这水准已经超过绝大多数资深的编剧。
    如果说之前外界的传闻他们觉得里面有水分,很正常,
    可是如今真实的看到赵佳羽创作,那些怀疑顿时站不住脚。
    他笔下的故事仿佛有了生命,每一个角色都鲜活地跃然纸上,
    情节设计巧妙,剧情丝滑。
    朴一夕喝了口茶,压压心绪开口:“剧本创作的不慢,可是到现在主题:国学,我怎么一点都没看到?”
    刘真云微微一笑,眼中闪烁着自信的光芒:“朴老师,别着急,
    国学元素并非要生硬地嵌入剧情中,
    而是应该自然而然地流淌在故事的血液里。
    文化沉淀于灵魂之中,慢慢来,你又何必这么着急呢!”
    “就是,生搬硬套,即使句句不离国学,那也只不过是照猫画虎,不伦不类!”
    北棒金和光寻着机会就怼,自己国家选手不行,可不是他不行。
    说完侧头看了眼赵佳羽的对手的剧本:“呸,什么玩意儿,泡菜也敢拿出来说事,
    我们棒子除了泡菜就没别的了?丢人~~”
    【大帐之内高适缓缓的给陈公公讲述何为“行卷”:“我朝素有举荐制度,
    五品以上官员又举荐人才之责,
    有才之人,把自己的名作献给他们,以博得举荐资格,
    这是寒门士子以文章博前途的一种捷径。”
    陈公公听闻之后淡然一笑,嘴角浮现不屑:“天下间的捷径,岂是为寒门所开。”
    两人聊天时,门外的吐蕃俘虏已经被两个胡人军士偷偷放跑。
    来到城外军士亮明胡人身份,给吐蕃偏将提供马匹之外,还把关内情况悉数告知。
    反复叮嘱尽快引大军前来,必须赶在新任将军前来接手之前攻下泸水关。
    吐蕃偏将反复确认自己所见所闻,认定情况属实,
    他和两人胡人唐兵约定,尽快引军前来,到时候胡人唐兵打开沉闷,一举拿下要塞。
    吐蕃偏将策马而去,胡人唐兵看着远处灯火通明的泸水关松了一口气。
    大帐之内高适对于陈公公的话深表赞同,
    他苦笑道:“李白啊,他自然不信这天地间有什么门,为不为他所开~~~”】
    “行卷?这是走后门的意思?”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江湖讲究人情世故,行卷正常。”
    “小西八,拿好小本本记下来,都是知识点。”
    “行卷,多文雅的名字,西八,记住了,33号给你们爱做的那肮脏事赐了个文雅的名字,记得认他做祖师爷。”
    “这事情不对,33号成了他们祖师爷了,过段时间,他不就成南棒人了?”
    “也对,你问过33号了没,擅做主张,小心人家告你诽谤。”
    “罗翔:这个可以有,肆意污蔑侵犯他人名誉,可以告。”
    “兄弟,小弟知道错了,33号大神,口无遮拦原谅则个。”
    “赵佳羽:知错能改,放你一马。”
    网络上人们好不热闹的谈论着,接了王聪聪任务的吴明,从剧本中察觉到别样的商机。
    他本是大武汉人,黄鹤楼就是他家乡的标志性建筑,连卷烟都被冠以此名。
    这些年华夏上下都在深挖文化底蕴,比拼软件实力。
    赵佳羽的剧本中多次提及洞庭湖、黄鹤楼给了他灵感。
    吴明敏锐地察觉到,这将是一个巨大的商机。
    他迅速联系上一些朋友,开始着手准备一些具有华夏文化特色的商品。
    黄鹤楼的模型、洞庭湖的刺绣、华夏传统服饰,甚至是一些特色美食,
    没过多久东西都被他们一一准备齐全。
    在赵佳羽身上吃到过两拨红利的他相信只要运作得当,
    自己将成功的蹭到流量,一举爆火。
    随着申请的直播的时间越来越近,他信心满满,
    相信自己能从一个隐藏在幕后的水军,
    成功的转型成为所有人都喜欢的直播工作室老板。
    吴明还给自己在大武汉文旅局的同学打去电话,
    细细阐述自己看法让他们跟上这场东风,展开大武汉的文旅宣传。
    不仅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事情果然像吴明预料的那边,
    大武汉的文旅局尝试的宣传一把,得益于赵佳羽的剧本的影响力,一上线就爆,成为人们眼里的宠儿。
    而吴明一开播,流量狂涌而进,观众无脑的自主扫货,赚的盆满钵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