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侠客行
作者:一露为霜   让你写谎言!你用楚门世界碾压?最新章节     
    “这明显是吹毛求疵,有本事你来。”
    “朴大嘴,你怎么说说你们写泡菜的?看看那都是什么玩意?”
    “舔着脸说泡菜自己的就算了,还整出泡菜精神?”
    “笑死人了,泡菜精神,闻所未闻!”
    “这你不是闻到了吗?”
    网络上讨论的相当热烈,贝宁看在眼里爽在心里,但是面上一丝不露。
    他适时的岔开话题,引导大家把注意力重新聚焦回剧本。
    【日出江花,夜凉如江水,酒意未散,高适却早醒。
    看着已经成为诗仙的李白,他长叹一声,他和李白终归不是一路人。
    李白诗谪仙,肆意妄为皆可。可是她高适一介凡人,还要在世间行走,博人间之名。
    他决定要赴当年的十年之约,重新踏上了他的征程,到塞外投奔哥舒翰的帐下。
    高适摇摇晃晃,对着李白依依惜别:“李白,我要走了,今日一别,
    不知道是否还会有相见之时,也许永远不能相见了。”
    李白一如既往的洒脱:“今日不见,天上见~~”
    “此番别过,可能后会无期,你是仙人,终会回天上去,我是世间人,在这人世间徘徊。哈哈~~”
    高适仰天大笑:“余生虽短,但有朝一日我去面见列祖列宗,我也能和他交代,我也曾在塞外驰骋,虽不能在战场厮杀,但也能在将军阵前候命。”
    “好气盖~”李白大叫一声起身:“来,既然你要去边塞,让我试试你的功夫有没落下。”
    两人就像那年在洞庭湖畔初次相遇的少年,比斗起相扑之术,
    没几个回合,李白不敌高适,被摔倒在地。
    高适转身毫不犹豫的离开,李白看着高适脸露出痛苦的纠结之情。
    临别之时李白吟诗送别高适: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
    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嬴。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
    高适决绝的离去,看着他的背影,李白胸中的郁郁不得志汹涌而出。
    他冲着坚定离开的高适大声喊道:“高适,这首诗,二十年前,我就是照着你的样子写的。”
    高适听闻之后只是略微的停顿了下,随后还是大步流星的离开。
    李白顿时心感命运无常,天地寥寥,人生逆旅,他随手拿起一个小木棍,敲击着酒碗吟唱起来。
    “生者为过客,死者为归人。天地一逆旅,同悲万古尘。。。。。。”】
    “高适坚定的走着自己的路,相比李白他更加郁郁不得志。”
    “李白好歹也做过官,高适从一开始就没有登上过舞台。”
    “厚积薄发,高适最后的成功就是靠着这股劲。”
    “这剧本真的没话说,剧情丝滑不说,国学内敛其中,人物也生动鲜明,无懈可击!”
    “这一轮这剧本绝对是碾压左有人的存在。”
    演播室中,贝宁问道:几位评委,这《侠客行》放在这里合适吗?
    “合适,相当合适,全诗抒发了作者对侠客的倾慕,对拯危济难、用世立功生活的向往,
    二十年前的高适就是这个样子。”
    金和光第一时间发表自己的看法,这首诗作为李白的代表作,颇受崇尚军武的北棒人的追捧,他们做梦都想化身李白,仗剑驰骋南棒。
    “回想二十年前的高适,真的有七八分相似,虽然历史上这诗到底为谁而写有争议,但是放在这里,我感觉没毛病!”伊宕启步缓缓的说道。
    “此诗先从侠客的形象,再到侠客高超的武术和淡泊名利的行藏;
    接着引入信陵君和侯嬴、朱亥的故事来进一步歌颂侠客,
    同时也委婉地表达了自己的抱负;
    最后表示,即使侠客的行动没有达到目的,
    但侠客的骨气依然流芳后世,并不逊色于那些功成名就的英雄。
    特别是后面,称赞侠客的骨气,不逊于功成名就的英雄,放在这里,真的十分契合。
    高适就是这样的淡泊名利,铁骨铮铮的侠客。”
    刘真云开口娓娓道来,他的总结细致精辟,一时间现场的观众纷纷鼓掌。
    【大帐之内,高适缓缓讲述着和李白分开之后的事情。
    “我遵从了当年的约定,出塞在哥舒翰帐下做一个文人记事。
    第一站就是围攻石堡城,大军围困了半年,才攻破城池。
    我们进到城中才发现,守城的士兵只有区区六百人。
    六百人拖住了我们大军整整半年。”
    高适看着地图上的云山城再次开口说道:“云山城,正是有一个石堡城。”
    陈公公听到高适的话,皱了皱眉头,以现有情况攻击云山城,情况十分困难,没个一年半载是打不下来的。
    不解决云山城的吐蕃军,要解长安之围根本就是痴人说梦。
    “报~~~~~~”
    一名亲兵冲入帐内,递上秘密情报,高适一看,眉头微微一皱疑惑的呢喃:“拂晓?”
    “石堡城暂且与我无关,说回李白!”陈公公抓着李白的事情不放。】
    “现实和回忆切换的真的很丝滑。”
    “剧情分现实和回忆两方面,剧中人物高适和李白,这剧本两条腿走路,真的很协调。”
    “33号编剧实力更上一层楼了。”
    “不错,每一次都能看到他的成长,他的每一个剧本都是那样精彩。”
    “跪了,真心服了33号,我被楷模,偶像大人请收下我的膝盖。”
    “为什么提到这一段?云山城等于石堡城的话,照道理应该死守才对啊!”
    “对啊!人家留把人能守半年,怎么高适这么多人不可以?”
    “还有一个问题,陈公公此行来问李白的事情到底是为什么?”
    “我也很疑惑,李白按道理说不能左右唐朝的局势,为什么派人来专门查问?”
    “为了引出剧情,可以用很多办法,为什么要用这样难收尾的方法呢?”
    演播室中朴一夕尽力的消化完刚刚的打击,他看着评论眼中泛起一丝亮光。
    他把整个剧情在脑中过了一遍,细细回想之下嘴角露出一抹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