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风险
作者:池朝朝   古代小村长的上进日常最新章节     
    “子慎兄请看这边,”宋不辞指了指右手边角落里的两台与其它都不同的机器,“我所说的就是这两个东西。”
    打麦机是由之前那台打谷机改造而来的,其实说是改造也就是将内部齿轮运转的速度、力道以及齿牙的间距进行了调整。
    因为小麦不同于稻谷,它的麦穗头很容易断裂,从而卡住齿轮,所以必须要进行一定调整。
    “打麦机和打谷机?”
    “对。”
    宋大山先后手动运转打麦机和打谷机,宋不辞在旁边指着它运转的过程给金万贯细细讲解,而后着重实际操作打麦机。
    “现在没有麦穗,我从野外找了些野燕麦,虽然有些差异,但是你可以直观感受下它运转的效果。”
    说着宋不辞就接过宋安递来的一把野燕麦,将它们的穗子放进打麦机的入口,齿轮转动间颗粒从穗子上脱落,而后几乎粒粒分明的掉入出口处的地上。
    “你总是能带给我惊喜,”金万贯捡起地上的燕麦粒,惊喜溢于言表,“我都能想象到这两个东西会有多么受欢迎!”
    北方虽尤喜面食,但也会种水稻!
    这两类机器各只有一架,很明显是还没有真正面世,宋不辞带他来看的目的也很明显,就是希望他能定下。
    后续就可以着手开始制作,赶在明年四五月份冬小麦收割之前送到他手里,这样大家都能把握住时机。
    然而惊喜不意味着冲动,宋不辞的想法很好,可他这是变相的将风险转嫁给了自己。
    毕竟打麦机并没有实际的打过麦子,到底能不能成功脱粒,又会不会像宋不辞说的,打的过程中麦穗断掉,频繁卡住机器,这些他都不得而知!
    若是贸然下单,他很有可能会得不偿失。
    可若是拒绝,他就不会成为宋不辞的首选,甚至是唯一的选择,宋不辞不会有太大的损失,但对他却很不利!
    因为他现在急需要在北方众多屹立不倒的商行中撕开条口子,去虎口夺食,若是他拿到了这两个机器的首家乃至独家售卖权,他极有可能借此有一席立足之地!
    有利又有弊,端看他敢不敢赌!
    宋不辞看着金万贯的神色变了又变,大概能猜到几分他在想什么,其实正如金万贯所想,他就是想要金万贯现在就定下。
    他的作坊就那么大,虽然可以加建,但是他现在没有足够多的精力金钱去加建木工作坊,更没有必要加建,因为这些机器的使用时段不同,他完全可以错开生产,将利益达到最大化。
    金万贯若是拒绝,他就需要花费更多精力金钱和人力去北方寻找客源,但打麦机现在没办法操作,更意味着,他最快也要到明年春小麦收割的时候才能售卖。
    所以,金万贯目前来说是他最好的选择。
    纠结半晌,金万贯抬头,“宋小东家。”
    叫他东家就是要在商言商的意思,宋不辞正色,“少东家请讲。”
    金万贯眼眸深邃,头次显露他的睿智和锋芒,“我想知道,如果我现在就定下,那我有没有可能成为打麦机和打谷机在北方,唯一的售卖商。”
    金万贯竟然想在北方搞垄断?
    不过,似乎对他影响不大。
    宋不辞顿了顿,“如果你能吃得下我的货,而且能答应我两个条件,那就自无不可。”
    吃不下他也会想尽办法吃下!
    至于条件。
    “宋小东家请说。”
    宋不辞缓缓开口,“第一,除开成本,你的定价至多高出我原本定价十两银子。”
    垄断极有可能带来暴利,可宋不辞后续还要读书科举,这东西出自他之手,对他而言并不是件好事。
    “第二,若是普通农户购买机器,你的售卖价格需要削利两成,当然,你可将让购买者签字按手印后记录在册,届时可以拿着账册来找我,那部分机器我也会将给你的定价削利两成。”
    百姓不易,他能做的不多,但初心不能忘。
    金万贯脑子转的很快,很快就想到了原因及其带来的好处,他果断点头,“可以,而且削利两成的那部分我愿意和你共同承担。”
    宋不辞微微惊讶,“你要跟我共同承担?”
    “我没有你那样大义,商人逐利,更逐名,”看出宋不辞所想,金万贯直言,“不瞒你说,我看中的是此举所能带给我的好名声。”
    宋不辞既意外又不意外,他轻笑,“其实你的出发点是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这样的举动能给百姓带来益处,就已经胜过许多人。”
    这回轮到金万贯发愣,目的不重要?他还是头次听到这样的说法。
    宋不辞想了想,试探道,“如果我有个法子可以帮你扩大名声,但你大概赚不到银子,不知你是否愿意尝试?”
    金万贯微微倾身,“愿闻其详。”
    宋不辞给金万贯讲了他的打米队的运作方式,“无论是打谷机还是打麦机,都可以用同样的方式运作,不过所带来的收益并不高,有的甚至可能会亏本。”
    宋不辞点到为止,他能做的就那么多,后续愿不愿意这么做,具体又怎样操作,那就是金万贯自己的事了。
    金万贯若有所思的打量着宋不辞,片刻只吐出了两个词。
    “大义,佩服!”
    宋不辞笑而不语,只道,“你再看旁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