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应对
作者:法师小面包   震惊:我成为了春秋时代的扛把子最新章节     
    自那日见过端木赐并听了他一番言论之后,熊章突然感到自己的肩上一下变得沉重起来。
    熊章认为一人计短两人计长,自己的智慧终究有限,应该多找一些人商量一番,于是让左右传召令尹、左尹、司马、宗正四人来见。
    没一会儿令尹子西四个人就到了勤政殿。
    熊章也不跟他们四个拐弯抹角,而是将端木赐关于吴国可能要对楚国用兵的推测讲给他们听。
    令尹几人神色也变得凝重起来。
    自从楚国与吴国休戈止兵之际,他们也很少关注楚国之外的消息,除非是一些影响很大的事情。
    “景司马,最近吴楚边境可有什么变化?”,令尹子西对景琰问道。
    景琰身为楚国大司马,总管全国军队,吴楚边境上,吴国若是有动向应该瞒不过楚军,毕竟在钟离之地,楚国还有五千驻军。
    景琰回忆了一下近来的军务,便向楚王熊章道:“启禀王上,近来吴军边军一切如常。”
    宗正子闾说道:“既然边境并无异常,说不定是这端木赐的猜测并不准确,吴国的战略意图依旧是北上与齐国争霸”。
    “不能大意,只要伍子胥在吴国为相一天,楚国都不应该大意,不然当年吴军击楚之事可能会再次上演”,令尹面色凝重的说道。
    “吴国有霸主之姿,吴楚交界,所谓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鼾睡,一旦吴国觉得楚国已经威胁到了他,吴王一定不会容忍,说不定真如端木赐之言,要对楚国行雷霆之击,还请大王早做准备”,左尹子期说道。
    子期之前担任了十几年的楚国司马之职,行事也是颇为果决。
    “寡人决定在夷虎之地驻军五千,由子常老将军统领,屯田之事由白毅接手,子常老将军作为平王时期就开始领军的老将,对吴作战经验丰富,有他驻军在夷虎,楚国就不怕吴军突袭了”。
    “司马,楚国水军现在如何?”,熊章问道。
    楚国的水军在平王时期还是比较强大的,但后来被吴军击败之后似乎就没有存在感了。
    “启禀王上,楚国水军目前在编三千人,驻扎在云梦泽与长江交界之处呼,护卫郢都南面门户”,景琰说道。
    “领军大将是何人?”,熊章问道。
    “是平王时期司马子鱼之子,公孙州”,景琰答道。
    “子鱼?”,熊章愣了愣,只是耳熟,但一时也没想起是谁。
    令尹见熊章面露迷茫之色,便知大王对司马子鱼这人并不熟知,于是解释道:“昔年吴伐楚,阳句为令尹,卜战,不吉。司马子鱼曰:为渡河或何好‘我得上流,何故不吉?’……大败吴师,获其乘舟余皇”。
    “司马子鱼居然有如此战绩,寡人居然将其遗忘,实在不该”,熊章一脸懊悔之色。
    随着令尹子西对子鱼事迹的讲解,熊章也立刻有了印象,身为楚国公子,不可能不学历史,子鱼在水战之中捕获了吴国水军的旗舰余皇事迹,熊章当然学过,熊章还知道这一仗的胜负决定了长江的控制权,只是楚军先胜而后败,楚国水军自此开始消失在大众的眼前。
    就算是楚国已经渐渐恢复了几分元气,这水军也才三千人的规模,远不及吴军两万水军。
    吴国为什么可以压制楚国,除了吴国有八万战力非常强悍的军队之外,还有两万水军,水军的重要性在水网密布的南方不言而喻。
    “命公孙州将水军扩充至五千,所需钱粮尽数报来,另派蔡河为水军裨将军,辅助公孙州尽快提高水军战力”,熊章说道。
    蔡河,演武堂出身,之前被派往带兵屯田,现在被改任水军副将之职。
    “臣奉诏”,司马景琰回道。
    “暂时就这么安排吧,一切需要等端木赐从吴国回来再做安排”,熊章说道。
    等令尹几人离开之后,熊章思考了许久,又下召将百工司改组为少府,将百工司周边土地都纳入少府的范围内,封工正为少府令。
    熊章督促工正将少府的规模至少扩充一倍,并全力生产农具,并准许少府将生产的铁制农具出售给国人,还给了工正一份水车的图纸,熊章当然只能提供水车的大概样模样,具体制作还需要工正去试验。
    熊章命令公孙宁在加紧改良制铁工艺的同时也要制作三万件铁甲,以备不时之需。
    熊章本来想慢慢的改变楚国的生产方式,但现在似乎没有时间让熊章温水煮青蛙了。
    既然如此,熊章就不再顾忌楚国贵族能不能接受了。
    熊章需要快速提高楚国粮食的产量,为楚国积蓄实力。
    毕竟不管面对什么情况,只要手中有粮,心中就不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