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端木赐说鲁
作者:法师小面包   震惊:我成为了春秋时代的扛把子最新章节     
    没过多久,端木赐就缓步走向鲁国的大殿。
    “外使端木赐拜见鲁侯”,端木赐不卑不亢的向鲁侯见礼。
    端木赐这一年多的时间里见了不少的国君,强国的也有,弱国的也有,此刻早已经波澜不惊,哪怕这鲁侯是自己老师一生都想为之效力的鲁国之君。
    只不过不同以往的是,这次端木赐没有持节,因为这次他不是代表楚国而来,他这次仅仅是代表田氏而来,田氏虽然强大,但也没有给端木赐授节的资格。
    “你就是端木赐,寡人听闻你乃是孔子的弟子?”鲁侯看着殿下的端木赐,见端木赐此人神情自若,气度不凡,的确是个人才,心有拉拢之意。
    “回禀鲁侯,外使的确是孔师的弟子”,端木赐说道。
    “那你的老师还好吗?”鲁侯的脸上露出怀念之色。
    昔年孔子也曾教导过还是公子的鲁侯。
    只是,他虽贵为鲁侯,但有时候也不能随心所欲,现在三桓的力量有所削减,但如今三桓联合起来的力量依旧让鲁侯忌惮,所以他迟迟不能下诏召回孔子。
    鲁定公十一年(前499年),孔子出任鲁国大司寇并摄理鲁相事务,这也是孔子一生担任过的最高官位。
    孔子上任便按照自己的主张推行政策,首要面对就是鲁国“三桓”大夫的专权问题,而孔子采取的措施就是“堕三都”。
    孔子堕三都的政策起初并没有收到三桓的反对,因为此时三桓也面临着鲁定公一样的政治局面,鲁定公被三桓架空,而三桓却被以阳虎为首的三桓家宰架空。
    三桓愿意配合孔子的堕三都的政策,就是要利用鲁侯的力量驱除阳虎,从而夺回自己的权利。
    果然,那阳虎被驱逐鲁国之后,三桓就立刻开始反对孔子,迫于压力,孔子被迫离开鲁国,孔子就此开启了他十几年的游学之旅。
    “老师如今在楚国学宫之中担任祭酒,每日以教导学生为乐,身体还算康健”,端木赐说道。
    “寡人想要效仿楚国,也兴建一座学宫,不知道孔子愿不愿意回到他的母国担任学宫祭酒之职呢?”,鲁侯对端木赐说道。
    “外使乃是孔师的弟子,弟子不敢替老师做决定,也不知道老师是什么意思,恐怕无法回答鲁侯的问题”,端木赐见鲁侯神色认真的样子,似真有建立学宫的意思,也不由高看鲁侯一眼。
    “寡人会给孔子去信,邀请孔子回国创办学宫并担任祭酒”,鲁侯说着,目光又看向端木赐,说道:“寡人听闻端木先生在楚国担任大行人?”
    “回禀鲁侯,外使担任的是楚国外交司客卿,负责楚国外交事宜”,端木赐说道。
    “那不知先生是否愿意担任鲁国大行人之职,鲁国一切外交事项皆可由你而定”,鲁侯对端木赐说道。
    鲁侯的话音刚落,鲁国诸卿之中似乎有一丝骚动。
    端木赐深深的看了一眼鲁侯,随即说道:“外使多谢鲁侯的美意,只是外使已经在楚国入仕,楚王不以外使卑鄙,而看重外使,外使万万不敢辜负楚王的厚待”。
    “唉…先生乃是栋梁之材,而寡人不能用,是寡人德行不够”,鲁侯一脸可惜的模样。
    “那不知今日先生是替楚国而来,还是为齐国而来?”鲁侯问道。
    “外使今日既不是为楚国而来,也不是为齐国而来,外使此次是替齐国田氏和鲁国而来”,端木赐说道。
    “先生此话何意,你既代表齐国田氏而来,又如何是为鲁国而来”,鲁侯脸上露出似笑非笑的神色看重端木赐。
    “齐国田氏将要伐鲁”,端木赐说道这里的时候扫了一眼鲁国君臣一眼,见他们神色有些慌乱,心中淡淡一笑,继续说道:“但被外使暂时劝阻下来,但田氏对鲁国心有怀疑之意,所以外使这次来鲁国就是要打消田氏的顾虑”。
    “鲁国对齐国和田氏均无恶意,不知田氏怀疑鲁国什么?”,鲁侯急声问道。
    “半月之前,外使已经告知齐国,如今吴国举国之兵被楚国拖住,吴国空虚,建议齐国发兵攻吴,齐侯已经有所意动”
    “但田氏却认为,齐国发兵攻吴,需要途径鲁国,且鲁国尚有一军之力,若是趁齐国空虚,偷袭齐国,齐国必不能反抗,所以田氏要求齐国先行伐鲁,而后再攻吴”,端木赐说道。
    鲁侯听了端木赐的话,心中大骂田氏,齐国有六军之力,就算是大举攻吴,也不会将六军都带走,国内肯定会留下防备的力量,就凭鲁国这一军之力如何敢偷袭齐国,恐怕田氏想故意以此为借口侵略鲁国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