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39 章 想办法
作者:则美   成为雍正妹妹之后最新章节     
    接下来还有关于他对弑兄、屠弟、贪财、好杀、酗酒、怀疑、诛忠、好谀任佞等一系列回应,海棠都不想再看下去了。
    海棠深深叹口气:“四哥……前面的华夷之辨就很好,关于正统这些也能说得过去,至于其他的,就不用回应了吧。”
    “不行,朕若是不回应,岂不是认下了这些事儿!”
    “可……要不然咱们改一改?你要是信得过我,就让我给你改一改。”
    雍正哈哈笑起来,“别的事情上朕都信任你,但是这件事情朕要亲自动手。你们每个人都想替朕改,你们改了之后还是朕想说的吗?你们改了之后这意思就是失之毫厘差以千里。这件事朕要亲自动笔!”
    你动笔也别带上我啊!
    她叹口气,跟雍正说:“那我也只能舍下脸皮陪您了。”快说不舍得妹妹名誉受损要把妹妹的事情删掉,快说!
    雍正很高兴,把草稿接过来很感动地说:“朕就知道咱们兄妹一心,放心,这事儿不会如你们想得那样的。”
    海棠心里面的小人顿时仰天长啸,泪流满面。正在犹豫要不要明着说让哥哥把自己删了的时候,外边太后派人来请,雍正说:“额娘惦记你在外边吃不好睡不好,这几天正念叨你呢,去吧,去陪陪她老人家说说话。朕把这些再读一遍儿,等会儿咱们一起吃饭。”
    海棠拖着步子到了畅春园。
    乌雅氏看到她这模样,立即问:“你这是怎么了?怎么看着无精打采脸色还不好看?难道是生病了吗?”
    海棠摇了摇头,没有生病,自己只是被打击了。
    她给额娘请安之后直接一头躺倒在榻上仿佛跟死了一样,表现得很安详。
    乌雅氏看到她这模样就知道怎么回事:“你四哥把它写到宝贝给你看了?”
    “嗯,您也知道了。”
    “我怎么会不知道啊,她在那里面把你十四弟差点骂成废物,你十四弟气呼呼地来了,和你一样,往这里一躺两眼无神。我没听说他在里面骂你,你怎么也是这么样?”
    他还不如骂我呢。
    海棠说:“他把我给夸了一顿。”
    “这不挺好的吗?”
    “这好在哪儿啊?”海棠问完之后叹了一口气,双手在脸皮上使劲儿一抹,然后像是把什么东西塞进了袖袋里一样。她说:“我今天把我脸面收起来了,日后我就是爱新觉罗·没脸·班布拉,小名棠棠。”
    乌雅氏笑得直不起腰,就说:“对啊,人家班布拉干的事儿与你有什么关系?有送来的新鲜河虾吃不吃?”
    “吃!要白灼!”海棠坐起来,跟旁边的宫女说:“再来一份金银蛋,多放点辣椒。”
    宫女点头应下,出去吩咐了。
    乌雅氏把茶水点心往海棠跟前放,就说:“我是知道你们的,把脸面看得很重。都说树活一张皮人活一张脸。也不能光为了面子不要里子呀。叫我说有里子最好,面子有没有就那回
    事儿啊。”
    “您不懂。”
    “我有什么不懂的?那戏里面还唱唐明皇和杨贵妃呢,你说普通人要是遇到他们那种事儿还要不要活下去?但是人家唐明皇和杨贵妃不是活得好好的吗?虽然后来杨贵妃死了,但是你看现在戏台子上不还是成双作对吗?”
    “不能这么说。”
    “对人家这种和咱们家不一样,我再给你举个例子。”
    海棠听了忍不住笑起来:“哎哟,老太太博学广记,没想到都能开解我了,不知道这次又说出什么典故来,也让我洗耳恭听。”
    乌雅氏笑着骂了海棠两句,用手指在她额头上戳了一下,就说:“我就认得几个字也没正经读过书,我要是说自己不是睁眼瞎还能笑掉人大牙呢,不过我年轻的时候侍奉你老子读书,后来听你们兄妹说话,再后来听弘阳他们背书,再再后来百岁来我这里跟我讲典故,我也是知道一些的。我虽然懂,可是让我学出来怕是有些牛头不对马嘴,我且说你且听。”
    海棠一副认真的样子:“您说,我听。”
    乌雅氏说:“我听说唐太宗李世民当时杀他兄弟的时候那是计划好了的。前几天百岁和你二十四弟他们在我这里辩论,我听了一耳朵。话说李世民在玄武门杀他哥哥弟弟之前,是先问过朝廷里面一些大臣的,这些大臣不是他自己人,这些大臣们不赞成不反对,守口如瓶。也是通知过皇城守军的,这就是为什么玄武门那边已经有了杀戮,近在咫尺的玄武门守卫却不动如山,最后消息传给东宫侍卫的时候已经晚了。你说唐太宗就做出这种事了为什么你四哥就不能做呢?”
    海棠发现有时候深宫妇人的思想也很疯狂。忍不住点头:“您说得对!”
    乌雅氏就说:“反正这事儿我是不反对,你四哥想干嘛干嘛,随他去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海棠在她跟前更是无话可说。
    中午雍正来吃饭,兴冲冲地对乌雅氏说他准备把他和曾静的对答也附上,并且曾经还写了《归仁录》一并附录,同时还把几次对曾静的审理和供词也给附录上。
    而且这一切快准备妥当了,只要准备妥当校验无误后就可以刊印出来了。
    乌雅氏连声说好,说好之后还不忘给外孙女家拉点生意。她就说:“刊印的事情就交给平王吧。”
    雍正点头:“朕也是这么打算的,不让他家白忙,到时候所需费用从内务府出。”
    海棠:……
    槽多无口不知道怎么吐!
    听说皇上的这本书已经进入了最后校验,弘历叫上十三、十四家的人,又喊上弘阳和刚刚从外地回来的弘杲,大家一起商量这事儿怎么办。
    弘杲说:“我听大哥四哥他们说你们也是想了好多办法,最后都没用。既然这件事拦不住那就别拦了,静待事情发展吧。”
    弘阳说:“等是要等很久,我听舅舅说他已经下旨给各级官员,每天早上大家都要聚在一起身着朝服对着这本书三跪九叩,然后聆听里面的内容。光听也不行,还要
    再写一些文章交上来,他要查看。”
    弘杲瞪大眼:“这种事要持续多久?”
    弘阳说:“舅舅没说,不过我估计一两年之内这事儿不算完。”
    十四家的弘春说:“我阿玛说他要烂在家里,日后不出门了。”
    弘昌兄弟几个看看病歪歪的弘暾,他们兄弟还在家里面守孝,也只有弘暾被叫进园子里看过一遍,不过弘暾回家说这书上没他们阿玛的事儿。此时此刻,十三家的这几个孩子都不说话。
    弘阳没说她额娘把脸揣在兜里,就当自己没长过这张脸。弘杲觉得自家阿玛也许、可能出现得不多。
    大家看着弘晖,弘晖说:“别看我,我劝了很多遍了都没用,这是拦不住。”
    弘历说:“弘皙那伙人已经在背地里笑话阿玛了。”
    弘晖的态度立即变了:“都有谁?”
    弘历跟报菜名一样噼里啪啦把一堆人爆了出来,说来说去都是自家堂兄弟。一边坐着的弘昌很紧张,就怕弘历把自己的名字也报出来了,后来没听到自己的名字也不敢掉以轻心。
    弘晖冷哼一声:“饶不了他们!这些人过几日再处置,阿玛写的那本书是真没办法了。”
    弘历说:“未必,弟弟有个法子需要各位兄弟配合,不知道大家敢不敢?”
    弘昼说:“你说来听听,你这办法馊不馊?”
    弘晖就说:“只要能用,只要是个好法子,我不嫌弃馊,弘历你说。”
    弘历说:“这书不是让平王他们家刻印嘛,咱们刻出来一版给皇阿玛看,然后改动一些散发下去。”
    大家纷纷变了脸色,这小子的胆子可真大。这阳奉阴违让他做的……没法说。
    弘历说完赶紧解释:“这是目前最有用的办法了,你们说是不是?除了这办法咱们还能有什么办法能拦着这件事儿?”
    弘阳也说:“这种事要是让舅舅知道了他能气得不吃饭,舅舅一把年纪,他想干点他爱干的事咱们就算是不赞成也不用这么拆他的台。这种事儿要做你们做,我是不做。”
    弘时说:“不妥,不妥,不妥。”
    弘杲觉得风险太大,“这主意太馊了,不行,不行。如果真的做了,瞒得了一时,瞒不了一世,皇阿玛他较真,万一这件事做完之后他又写了一本呢?”
    弘暾就跟弘晖说:“这件事情早晚会东窗事发,瞒不住的。如果他老人家真的生气了,说不定还会在这本书前面补上个序,说明自家孩子调皮,为了免于家丑外扬,特意删改了第一版,大家以第二版为准,上面本来没咱们的事,可是咱们又通通跟着长辈一起上了这本书,这不等于偷鸡不成蚀把米吗?”
    十四家的几个孩子也纷纷点头。
    跟弘历说:“算了,别管了,就这样吧。”
    弘历看着弘晖,弘晖说:“千金难买阿玛乐意,别多此一举了。”
    平王家的纸坊迅速出纸,画师们出图,图片铜板雕刻多色套印,文字全部活字印刷。三天后,样书由平王送到了雍正的御书房。
    样书装帧精美,带有编号,排版美观大方,有大量彩色插图,插图分别有康熙南巡,康熙畅春园检阅武举人,雍正登基大典等。
    雍正看了很满意,作为一个好说话的甲方,他是一点毛病都挑不出来,平王看后心里松口气,随后上万本书随着火车海船奔向全国各地。
    一瞬间,民间沸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