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坏消息
作者:写封情书给自己   寒门崛起,我在大梁权倾朝野最新章节     
    杨大林不经常喝酒,今日也是看到杨毅回来了,父子两人整了一碗水酒。
    “还出去吗?”
    吃饭间,杨大林问了一句。
    “嗯。”
    杨毅微微点头,端起酒碗抿了一口。对于往后的人生很迷茫,也决定过一段时间,再出去闯一闯。
    “县考怎么样了?”杨大林随意的问道,仿佛这件事一点都不重要。
    “没有。”杨毅看着眼前年迈的父母,心中十分愧疚。无奈的摇了摇头,也没有过多的和他们解释。
    饭桌上一下子沉默了,杨大林狠狠的喝了一口酒,杨毅也是埋头干饭。
    “儿子别灰心,今年不行大不了明年继续考。我听人家说,有些人考几十年才考上,你今年才十八呢。”钟氏夹了块腊肉给杨毅,眼神里充满了爱意。
    “你娘说的没错,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今年不行明年再考就是。”杨大林说道。
    “嗯。”杨毅点了点头,本想着靠着这两年考个功名,帮家里减轻负担,可现在好像又不是那么回事。
    “对了爹娘,我想找个好日子,去舅舅家下聘礼,尽早把表妹娶回来。”
    “是吗?儿子你想明白了?”
    钟氏一听这话,心里乐开花了。
    “想明白了。”
    “哈哈好好,这事让你爹办。”
    杨大林也是高兴,喝了口酒道:“嗯,明天我就去找个媒人,顺便找个好日子,到时候把聘礼下了。”
    “谢谢爹。”
    “这叫什么话,只是往后钟瑶嫁过来,你好好痛惜她就行。这个家早晚得靠你,我这辈子算是这样了。”
    “嗯。”
    真是一件坏消息,一件好消息。杨毅也没有和父母说钟瑶发生的事,这些事还是不要随便乱说,能瞒着就瞒着。
    第二天杨大林就开始张罗这事,定下一个好日子,下月初就去下聘礼。
    似乎一切又回到平静,杨毅也趁着这些天在家,跟着父母到田地里忙活,过着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日子。
    这种生活其实很舒适,没有什么太多顾虑,也不要面对那些尔虞我诈,只是为了简简单单的活着就行。
    但你想平静的生活,有些人就不让你好过。杨毅在家不过五六天时间,村里就发生了大事情,把这个寂静的地方打破了。
    这天清晨,杨毅和杨大林正准备下地干活,村长派人挨家挨户的通知,让村里的满十六岁的男人,全部去祠堂集合。
    杨大林和杨毅也是一脸懵,接到消息立马赶往祠堂。杨家祠堂不是很大,不过外面却是一块很宽敞的空地。
    当来到这里的时候,村里已经有上百号人已经聚集在此了,大家纷纷议论着发生什么大事情了。
    等了好一会,村长和村里几个长辈,这才从祠堂里面走了出来。
    “村长叫我们来到底怎么回事?”
    “是啊!田地里还有事呢。”
    大家见到村长来了,纷纷询问发生什么事。
    只见村长面露疑重,眼睛环视了众人,举起双手示意大家安静。
    “各位本家兄弟姐妹们,今日叫你们来是有一件大事要告知。”
    “什么事?”
    “什么事快说,我们还得干活。”
    “安静安静。”
    “昨天县衙派人来了我们村,今年的劳役定在我们村里,县衙让每家每户出了一个劳力,前往丽州,工期为三年。”
    此话一出,顿时炸锅。
    “什么?凭什么是我们村?”
    “对,早几年不是轮过我们村子了吗?”
    “我不去。”
    “对,家里的地还等着我们,凭什么让我们去做劳力。”
    村民对此纷纷抗议,但这事又哪里由得了他们,敢不去的衙门岂会放过他们。
    人群中唯有杨毅沉默不语,接二连三的事都有点针对他,或许这一次又是曹恒针对自己。
    村长也是满脸无奈,见大家如此激愤,高声喊话道:“朝廷有命,我也无能为力。三日后村口集合前往城中会面,到时候自有衙役带着你们前往丽州,不去的后果你们清楚。”
    这句话一出,所有人沉默了,不少人开始哭泣了。这些年天子穷奢极欲,每二三年就要征调劳役,而且还不给工钱。
    一去就是一年半载的,运气不好的连命都搭上了。村里就好几个去了没回来,家里有钱倒是可以抵消劳役,可衙门就是吃人不吐骨头的主。
    杨大林也是面如死灰,他早几年也去过,好在这几年都没有征调他,这次估计是躲不过去了。
    父子两都在沉默,两人来到自家地里,杨大林没有说征调劳役的事情,只是今日对杨毅话特别多,让他干这干那的,边干边认真的教杨毅。
    杨毅很是卖力,认真的在地里干活,到了傍晚时分,杨大林叫上杨毅回家休息。
    “爹,我去。”
    今日杨毅想的很明白了,绝不能让杨大林去当劳役。
    “不用,你就在家等着成亲,我会把这事安排好再走。家里就靠你了,照顾好你娘。”
    杨大林扛着锄头,走在前面,他更加想明白了,绝不能让杨毅前去。
    两人默默无声的回到家中,钟氏正坐在厅屋轻声抽泣,她也知道了这个消息。
    “有什么好哭的,又不是去打仗,三年不就回来了吗?”杨大林淡淡的说道。
    “你都一把年纪了,万一有个三长两短,你让我和儿子怎么活?”钟氏哭泣道。
    杨毅听到这话,心中已经坚定了,当下跪在双亲面前,磕头拜道:“爹娘,我今年也有十八岁了,也是家里的顶梁柱,这次就让我去丽州吧!还请爹娘成全。”
    钟氏一听杨毅要去,哭的更凶了,杨大林不假思索的说道:“你去干什么?你不是还要读书吗?你的任务就是在家照顾你娘,然后考个功名,往后也不用担心当劳役了。”
    “爹,我已经决定了,这次我一定要去。你们为我付出太多了,我应该要为这个家做出一点贡献了。”
    “不用再说了,这事我决定。”
    “爹…。”
    当晚一家人连晚饭都没有胃口,杨毅更是苦苦哀求,奈何杨大林与钟氏都不赞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