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成功借到粮食
作者:写封情书给自己   寒门崛起,我在大梁权倾朝野最新章节     
    很快,山门开启。
    杨毅和许广被迎进山门,一路上杨毅见到山上的场景不由惊叹!
    这里被牛浑经营的像个世外桃源,尤其是这里的百姓皆面露善意,可见牛浑也绝不是十恶不赦之人。
    等到了山顶,更让杨毅叹为观止。这不就是一座大的村落吗?谁能想到这里是土匪窝?
    街道上的百姓,见到杨毅都出来围观。主要是杨毅现在名声在外,百姓对杨毅所作所为,都称赞不绝。
    他们这些人,都是凉州的平民百姓。都是被官府和氏族逼的走投无路,谁又想一辈子在山上度过。
    现在有吃有喝,主要是以前牛浑抢氏族和商贩囤积的粮食。现在凉州无人可抢,这么多要吃喝,不种地能坚持多久?
    他们可以坚持,他们的子孙后代呢?总有一天粮食会耗尽?也总有一天会被别人所不容。
    等到了地方,牛浑亲自带着众弟兄在门口恭候。
    “哈哈哈,阁下就是泰安新上任的知府杨毅?”牛浑抱拳道。
    杨毅拱手道:“正是本府,阁下就是牛浑吧?”
    “哈哈哈,没错。杨大人,请!”
    “多谢!”
    说话间,牛浑领着杨毅进了议事厅。
    大家刚落座,牛浑就开口说道:“我虽第一次见杨大人,却早已听闻杨大人的事迹。听闻,杨大人是新科状元,又是寒门出身。刚到凉州上任,就为泰安百姓斩了赵汾。多少年,凉州都未曾有过为百姓敢与氏族抗衡的官员,你算是第一个。”
    杨毅微微一笑,抱拳道:“牛老大过誉了,我也是做了该做之事。赵汾欺压百姓,丧尽天良。按照大梁律法本该处死,我只是按朝廷律法来办事。再者,身为父母官,自当恩泽百姓。”
    “哎。”
    牛浑叹息道:“话虽如此,可现实中,又有谁真正会为老百姓做主?他们不欺负百姓就已经谢天谢地,如杨大人这般清正的官员,只怕大梁凤毛麟角。”
    “我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官员会为天下百姓做主。至少,我会一直这么做。我也相信,总有那么一天,百姓不会再饱受氏族欺凌,官府压迫。”
    “哈哈哈,没想到杨大人还这么有理想?不是我打击你,这一天只怕永远不会有。就像现在的凉州,百姓水深火热,除了杨大人爱惜百姓。试问,还有何人把百姓当人看?就说那刘力吧,此人本是被欺凌的凉州百姓。自起兵造反后,所做之事,与官府氏族有过之而无不及。就像这天下换来换去一样,到头来百姓依然看不到清明那一日。”
    杨毅微微颔首:“牛老大所言极是,但理想还是要有的。如果人人都不去现实,那这一天就永远不会有希望。”
    “杨大人此言,令我钦佩!的确,有些事,总要有人去做才会有希望。我也希望看到那一天到来,百姓都能丰衣足食,不再受任何人欺凌。我们这些弟兄,当初不就是因为看不惯官府所作所为,才上山的吗?谁又真的想,一辈子待在山上。只是有时候,我们也是身不由己。”牛浑不禁感慨,当初上山时的遭遇。
    杨毅见牛浑这么说,当下说道:“牛老大,既然你这么想,何不归顺朝廷……。”
    不等杨毅把话说完,牛浑打断道:“杨大人,如果是来招安的话,就此打断。想要我们这群人下山,除非杨大人说的那天到来。不然,我们绝不会下山。”
    杨毅点了点头:“如此,就请牛老大拭目以待吧!”
    “哈哈哈。”
    牛浑哈哈一笑:“怎么?杨大人很有信心?”
    “至少我会去实现。”
    “好,那我们就等这一天到来。到时候,我必遵守我的承诺,带着众弟兄下山。”
    “一言为定。”
    “大丈夫出生,当一言九鼎。”
    聊到这,杨毅开口说道:“牛老大,此番我前来其实是有别的事相求。”
    “噢?杨大人请说。如果我能帮到,绝不推辞。”
    “多谢。”
    杨毅抱拳道:“牛老大也知,现在的凉州百废待兴。我虽是泰安知府,但泰安就是一座空城。泰安现有百姓几万人,每天吃喝用度是一笔巨款开支。我虽有心去求胡适,牛老大相必也知胡适何人。他是绝不会给我一颗粮食,可泰安几万百姓总要吃。而且,现在每天有大批难民前来相投,我总不能见死不救吧?如今泰安缺粮,只够十日用度。听闻牛老大为人仗义,虽在绿林,却心怀大义。今日前来,就是想向牛老大借些粮食,日后度过难关,必双倍偿还。还请牛老大与众兄弟,看在数万百姓份上,帮帮忙。”
    话音刚落,议事厅吊针可闻。
    毕竟,现在谈什么都别谈粮食。凉州最缺就是粮,谁都不想外借。
    牛浑瞬间有点为难了,他是有粮食,可山上人也不少啊!
    众弟兄倒是也没说话,纷纷看向牛浑。
    杨毅见牛浑为难,继续道:“牛老大,我知道这事有点为难众位兄弟。可如今我也是走投无路,不然也绝不会开这个口。还请牛老大慷慨解囊,全当救救无辜的百姓。”
    “我在这,给众位兄弟叩谢了!”
    说罢杨毅就要下拜。
    牛浑眼疾手快,从座位上起身扶住杨毅:“杨大人,万万不可。粮食……我借就是。”
    “大哥……?”
    牛浑不等众兄弟反对,摆手道:“众位兄弟,什么都不要再说了。”
    众人见状,也就不再多言。
    杨毅心中一喜,拜道:“多谢牛老大,此恩我必铭记于心。日后,也自会向朝廷表明众弟兄今日的善举。”
    “哈哈,这就不必了。我们弟兄在朝廷眼中,就是一群土匪。今日之所以愿意帮忙,一是看在杨大人的面子上。我不愿看到,一个清正为民的好官,被逼的走投无路。另外,也是看在泰安数万百姓份上,虽然我们是山匪,但我们也是有良知的人。”
    杨毅备受感动,承诺道:“牛老大,今日之恩,我日后必有重谢。”
    “哈哈,杨大人若是不嫌弃,我叫你一声老弟。我不求你回报,只希望你记住今日的话,为你心中所想的那一天,尽心尽力就行。”
    “牛大哥放心,我这一生必将奋斗致死。”
    “好。来啊,去取五万担粮食。”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