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给岷王赐坐
作者:一身都是水   大明好王爷最新章节     
    殿内陷入了短暂的沉默当中
    朱允炆适时的说道“皇爷爷,四叔,此前曾让岷王也对此事提出看法,不知皇爷爷觉得岷王所提是否可行。”
    朱棣一脸疑惑,因为他可不知道前几天就发生在这殿内的一场关于大造国企员工的一场谈话。
    朱元璋垂着头想了片刻“传岷王来见。”
    岷王院子里
    朱楩正和常在带着几个小宫女收拾拿回来的材料呢,院外传旨太监便来了,朱楩一看是朱元璋身旁负责传召的太监来了,心想肯定是朱元璋有事要找,便迎了过去。
    “公公,这么晚了是有啥事吗?”
    传旨太监笑着“岷王殿下,奉陛下口谕宣您即刻到奉天殿议事。”
    朱楩穿越过来也不算短了,也能从这传旨太监的表情里读懂些这老爹朱元璋传的是好事还是坏事。
    这太监笑的自然,而且步伐欢快,所以传见他应该不是让他过去被骂的,而联想到方才见到的燕王朱棣,现在应该在奉天殿,所以朱楩也立马分析出,现在传他过去,就是为了当时所说的牧民安置之事。
    其实在他们这个时代的人眼中,这些牧民与他们不是一个国家的人,而是属于外族人,所以不论从上层的决策者或是下层老百姓来说,都是无所谓牧民死活的,他们唯一担心的是这些牧民在没有首领的管理下,因为无法活下去便就在大明的府城周围作乱打劫,那就又成了流寇土匪问题了。
    但是在朱楩心中,这些牧民也是中国的一部分,也是中华儿女,而且他们若是都去做流寇土匪了,那大明所需的马匹牛羊将会大幅减产,北方物价也会随之增高起来。
    本来是一个解决边境外患的问题,解决不好就成了经济问题了。
    “那就有劳公公带路了。”朱楩便对着传旨太监做了个请的手势,跟着传旨太监去了。
    一路上这传旨太监就拍着朱楩马屁“殿下最近可算是甚得恩宠,能让藩王议政的可不多见呀。”
    朱楩好奇到“公公这话从何说起,这燕王不也在奉天殿内议事吗?”
    这太监一副知道的很多的神气样说到“殿下有所不知,这自我大明立国开始,陛下至今一共二十六位皇子,就只传召过已逝的太子殿下与晋王,还有在世的燕王与蜀王,一共四位。”
    “那我那些兄弟都没进过奉天殿?”朱楩都被搞糊涂了,这前两天他不才进去了一次,心想是不是这太监故意说的他高兴好讨些赏钱。
    “殿下说笑,老奴说的是传召,这平日里除了太子和现在的太孙,藩王与后宫都不得干政的,陛下即便有事儿找也都是私下的,凡以传召议事,都会有言官在旁记录,即便朝臣不在,也会在上朝时将今日议案与众臣商议的。”
    朱楩这才明白过来,这就等于平日里自己或者自己这些兄弟在朱元璋面前提了个好建议,那第二天也都是他自己或者是好圣孙想的,未来的史书上也不会记
    就像他前两天提的闪电战和国企员工方案,若是没有今日传召,那几百年后大家读到现在的历史都只知道是朱元璋或者是朱允炆想的。
    朱楩心里暗骂了一句,原来后世那些领导啊,教授啊,窃取劳动成果后连个署名都不给原创者的套路都是往老古人这里学来的,果然历史是个圈,从来没变过。
    看来自己还有件事要做,就是把这种歪风邪气从现在开始便纠正纠正。
    朱楩对着传旨太监抱了个拳“多谢公公告知。”
    太监反倒是拍着马屁“殿下哪里话,殿下待会儿议事可要好好表现,这要是意见被采纳了,那今后可是青史留名了。”
    朱楩在心里不屑了一下,嘴上还是笑着应道“那是自然,呈公公吉言了。”然后从袖包里摸了碎银子递给太监。
    眼瞧着也走到了奉天殿外,传旨太监也不推诿了,笑着收了银子便站到一旁,向里面报声到“陛下,岷王殿下到了。”
    “进来吧。”听到朱元璋的声音传出来,朱楩也就跨门进去了。
    朱楩一跨进门就发现了与之前的不同,虽然气氛还是那种父子爷孙间的轻松氛围,但很明显的就是在旁边坐了四个言官
    为什么是四个呢?其实就是一对一的记录,已经有三个言官一看就是记录了半天了,另一个才摊开纸笔,一看就是来记录他的。
    朱允炆与朱棣分别坐在朱元璋桌案对面的两侧,朱元璋还是靠着那把躺椅上,看到朱楩进来了,朱楩先是给几人都行了礼,朱元璋吩咐太监道“给岷王赐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