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配得上这位子的诗
作者:一身都是水   大明好王爷最新章节     
    朱棣还在指着月亮吟诵时,朱楩便和袁巧儿咬着耳朵“巧儿你要不要先来一首?”
    袁巧儿听他这个提议头都摇的飘了起来,朱楩好笑道“那我待会儿没诗了怎么办?”
    袁巧儿糯叽叽的凑到朱楩耳旁说道“我会提示你的~~”
    朱棣念完也是一片掌声,毕竟大明可是将岳飞将军毕生梦想完成了的,收复燕云十六州让中原百姓不再受到草原铁蹄的践踏。
    方才的三首,朱元璋先是来了首静夜思把气氛调动调动,朱允炆接着一首应题又应景的苏轼的水调歌头,也代表了他在洪武皇帝之后文皇帝的地位以及身后的文人集团。
    而与之相反的便是朱棣一首满江红,不仅是他作为皇子,作为武将充满了对夺回烟云十六州的豪情,更是告诉大家自己是武将一派。
    这会儿轮到朱楩了,也轮到他犯难了,让袁巧儿做代表来一首当然是玩笑,可现在他无论是念一首文诗还是念一首武诗,都是有站队嫌疑的,这也不是他多想,其他皇子念什么都无所谓,关键的关键就是,他现在可以算是焦点,毕竟已经当了出头鸟了,再想把头藏起来就不可能了。
    稍微愣了一秒左右,袁巧儿拉拉了拉他的袖子提醒“到你啦,殿下~~”
    这软软的声音把他的思绪又带了回来,也多亏袁巧儿,让他有了一个新选项,既然文也不能武也不得,那就只能来首情诗了,不仅能巧妙化解站队嫌疑,还很符合他的人设。
    朱楩微笑的看着袁巧儿念到“愿我如星君如月,夜夜流光相皎洁。”
    众人一下也沸腾了,不少妃子都在嬉笑着说袁巧儿真是独得老十八的专爱,多么偶像剧的情节,朱楩这可算是当众表白了,袁巧儿本就因为酒精而略红的脸,这下更是红到了脖子,之前中央街道的亲亲,周围也只是不认识的路人
    现在可是当着一众家里人呀,虽然很多人现在都不认识,以后肯定是都要认识的。
    袁成媳妇儿也是兴奋的拉着袁成的手在那摇着,袁李氏则是见周围的人都听明白了,自己只能读懂略微简单的前半句,便问着身旁袁洪这后半句的意思。
    袁洪也是嫌弃的解释道“就是说,人殿下想和咱巧儿像天上的星星和月亮,相互照亮,相互辉映的意思。”
    袁李氏听完解释也是笑的合不拢嘴,一个劲的夸赞袁洪运气好,陛下把这么好的儿子给他做姑爷。
    朱元璋也开始打趣了“得了,知道你小子疼媳妇儿了,这点像我,你俩回去之后再腻歪。”
    大家也都笑了起来,接下来就是朱橚,朱柏,朱植他们这些皇子,开始顺着下去了,期间也有重复的,或是表达了中秋却没带月字的,都统统罚了酒,就这么绕了两轮
    又回到朱元璋这儿的时候,朱元璋说道“这都两轮了,全是引用的先贤诗句,到现在还没听你们有谁能念一首自己原创的诗呢。”
    朱元璋又想了想“或许是定了月字为题,有些限制了,这第三轮就自由发挥,自己创作,全场来评,最优者赏。”
    这对于创作者来说命题作文确实不好做,这不限题目只比创作,不少人都来了兴趣,比如这十二皇子朱柏,在历史上他也不折不扣的是位诗人
    至于像朱棣这样的战斗狂人,对于作诗便没什么天赋了,所以兴趣不大,也不准备参加。
    朱允炆其实在诗词上也没什么天赋,他这读书都是以四书五经以及治国韬略这些为主,对于诗词歌赋上面主要还是靠背诵。
    朱允炆由于是皇太孙,也得做做表率,于是随意做了一首,开个头,也就罢了,没想着能有多惊艳众人。
    第二位饶有兴致的便是这湘王朱柏“本王此前于藩地时,因仰慕张真仙人,遂前往武当山寻之未果,便所作一诗,今日愿与诸君共赏。”
    朱柏说罢,拿着扇子,走到台中,朝朱元璋行了一礼之后,便开始了吟诵。
    “赞张真仙诗
    张玄玄,爱神仙。
    朝饮九渡之清流,
    暮宿南岩之紫烟。
    好山劫来知几载,
    不与景物同推迁。
    我向空山寻不见,徒凄然!”
    朱柏念完之后,长舒一口气,众人也都细细品鉴起来
    这首诗描写了朱柏对于张三丰的神往,虽是好诗,平仄押韵,但是缺少些神韵,只是一首这个年代的追星族为偶像写的诗罢了。
    朱权见朱柏都表现了,于是也现场即兴创作了一首,怎么说呢,略显平庸了些,若是给朱权时间,相信他还是能写出更好的诗的。
    此时之前一直默默无闻,朱楩都差点以为他没来的庆王朱栴借着酒气,走到了台中“本王也酷爱诗词,作有几首,今日与众位念上一首本王自觉最好的。”
    “三月东湖景始饶,水光山色远相招,
    鱼冲雨急牵浮藻,莺逐颠风过逝桥。
    花落咋疑金谷地,浪痕初识海门潮。
    临堤尽日忘归去,为惜余春谩寂寥。”
    朱楩万万没有想到这平日里看起来存在感如此低的十六哥,原来还是个诗人,这首诗可以说水准极高
    此乃一首边塞诗,这十六哥的封地在宁夏,东湖便是当地的景点,十六哥朱栴虽然还没就藩,但却通过东湖的景观以及自己的遐想,描绘出了一副边塞景象,朱楩顿时觉得,这第一名,非十六哥朱栴没跑了。
    此时朱植也坐不住了,还没等朱栴下来呢,自己就跑上去了“本王也有一首,名叫秋江,愿与诸位品鉴。”
    “杨柳渡头烟漠漠,峨眉山下水浟浟。
    月明沙渚晚风急,渔笛一声江上秋。”
    朱植念完后,搂着朱栴两人哈哈哈的对笑起来
    朱元璋也点评到“嗯,不错,老十六这篇边塞诗,大气恢弘一些,老十五也不错,平日的学看来也没白上。”
    两人都抱拳“谢父皇夸赞。”
    两人正准备下台去呢,就看着坐在第三席上的朱楩,许是酒也喝的有些醉意,于是对着朱楩说道“十八弟,这皇子间的第三席你都坐了,不准备作一首配得上这位子的诗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