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一整条产业链
作者:一身都是水   大明好王爷最新章节     
    正在脑中思索着呢,因为逐渐入夏了,一只蚊子就这么从他眼前飞过
    这蚊子还给他带来了一丝灵感,谁说咱们中国没有香水品牌的,这不有一个让所有中国人都记忆犹新的名字嘛!
    朱楩站起来一拍掌“有了!”
    袁巧儿连忙追问道“叫啥叫啥?”
    “六神!”
    三人不免疑惑起来“六神为何意啊?难道是指有六个神仙?”
    朱楩听她们这么问一时之间犯了难,他总不能说是因为后世有个品牌就叫六神吧,其实后世的六神主要是指的六种中药材,也就是六神的主要配方,但是他们的这个香水又没有这六种中药材,所以当然不能这么解释。
    他突然想起,在未来世界似乎还有另一种关于“六神”的解读。于是,他兴致勃勃地说道:“这‘六神’啊,实际上主要指代的是我们人体内的心脏、肝脏、脾脏、肺部、肾脏和胆囊这六大器官。正是这六个重要器官共同构成了我们人类身体中的‘六神’。一旦这些器官出现不适,我们便会罹患疾病。而选取这个名字,也是寄望于我们这款香水的美妙香气能够令这六大器官都感到愉悦舒适!”
    听完朱楩的解释,三人哇哦的感叹朱楩好有学识,纷纷表示这个名字很棒!
    朱楩也擦了擦汗,算是蒙混过关,他说的这个其实他自己都不知道对不对,说到后面完全就是胡扯的,不过好在她们对自己说的东西都是自带滤镜的
    “成,那就叫六神香水研发室”袁巧儿也站起身来,高高兴兴的把袁掌柜叫来,把名字告诉他让他去准备牌匾,并且打算重新改造和扩建一下研发室,因为还需要重新准备一个专门用来做香水的蒸馏设备。而且为了让这个香水卖起来更像奢侈品,看来自己还得开一个玻璃制作的工坊
    元朝时期,玻璃的生产工艺实际上已经取得了一定程度的进步,但它仍然面临着诸多限制和挑战。其中一个关键问题便是温度的限制——和锻造冶炼技术类似,由于无法将温度升高到足够高的水平,这使得民间根本不可能自行烧制出玻璃。
    即使是官窑所烧制的玻璃,以现代的标准来衡量,其质量也是相当低劣的,甚至比不上后世普通的啤酒瓶。不仅如此,这些玻璃制品的形状也难以控制,因为当时还没有广泛采用吹制法这种先进的技术。事实上,吹制法直到清朝乾隆年间才逐渐得到普及。
    值得一提的是,玻璃通常是由石英砂经过高温烧制而成。然而,要使石英砂熔化并形成玻璃,需要高达一千七百多度的温度。面对这样的难题,朱楩必须想方设法在京城附近开设一座新的窑厂,以便更好地满足生产需求。
    但随后这个想法就被自己否定了,因为在这里开设窑厂极有可能在不久之后就成了朱允炆的东西,所以建造玻璃厂也得在昆明建,自己可以先写信让解子纶建着厂,等自己回去之后再把如何制作玻璃的方法交给工人
    而香水一开始还是用传统的竹筒来装,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等玻璃做好了,再从云南运到京城来装瓶,说不定因为档次提升又能涨价了。
    想到这朱楩不由得感叹,自己想卖香水,最后怕不是把玻璃卖的更好吧,毕竟若是在现在这个时代拿出一个和后世那样精致的玻璃制品,怕是能卖上不菲的价钱,如此看来自己似乎做了一整条产业链。
    从洗护工坊出来之后,三人又去袁氏百货,找了小袁掌柜,袁巧儿把之前与朱楩探讨过得改进方法和小袁掌柜说了之后,马上就开始实践起来,果然效果显着,本来拥挤的排队一下就疏通了,而且大家都再害怕排队了。
    因为今天出来穿的是普通的常服,而且没带护卫,所以朱楩也亲自跟在人群之中尝试了一下排队买东西结账的快乐,挑了些现烤的新品蛋糕,还有三杯加了很多小料的奶茶,三条收银台,虽然人都很多,但是移动的也很快,一下就排到了自己,付了钱之后,巧儿与柳柳过来帮忙拿着奶茶,他自己提着蛋糕就能直接从店铺出去了,一点不乱。
    这个改进措施看来是非常的合适,两个小姑娘抱着奶茶边走边喝,这种生活非常的快意无比,三人又在中央街道逛了逛,随便找了家饭馆就吃午饭了。
    这确实是袁巧儿最为钟爱朱楩之处。朱楩全然没有一丝一毫身为皇子的架子,那些养尊处优、娇生惯养的习气更是与他毫不沾边儿。要知道,宫廷中的皇子们日常饮食虽说并非每餐皆如山珍海味般奢华,但好歹也称得上是珍馐美馔吧!然而,朱楩却丝毫不嫌弃路边小摊,能够与袁巧儿、柳柳以及寻常百姓一同坐在一个摊位前,共饮同样的鸭血粉丝汤。
    这种平易近人、贴近生活的特质使得他身上散发出一种独特的魅力,仿佛自带光环一般璀璨夺目。而正是这种接地气的感觉,让袁巧儿对他愈发痴迷,深陷其中无法自拔。
    喝完鸭血粉丝汤后,三人捧着奶茶打算回府了,一路上还在探讨着关于香水的事情,看的出来她俩都挺上心的,反正离回昆明也还有半年左右的时间,这段时间内把香水的时期搞定肯定是没问题的。
    三人回到府里后,家仆看到他们回来了,慌忙的上前说道“殿下,你可算回来了,宫里有内官和老爷一同回来,现在正厅呢,应该是在等您。”
    朱楩皱着眉问到“可有说是什么事情吗?”
    家谱想了想“我只是听到说,您今日没去上朝,似乎被人参了。”
    朱楩一阵好笑,但是也没说什么“行,我自己去看看吧。”
    然后让袁巧儿她们先回后院,自己就往正厅去了,才到门口,传旨太监就看到他了,于是连忙起身,朱楩也客气的行了个礼“公公今日来可是有旨要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