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欣欣向荣
作者:一身都是水   大明好王爷最新章节     
    本来以为这些麓川原住百姓对于这样的迁移会产生排斥,说不定还会引发哗变,但是因为朱楩给到百姓的政策实在是太好了,这些百姓即便是被骗也想要来碰碰运气,万一是真的呢,那不就改变命运了吗。
    朱楩给出的政策主要是四个,第一,这些麓川百姓们在迁徙至崭新的府邸后,不仅有机会投身于城镇的建设工程之中,而且值得一提的是,这种劳作并非强制性的徭役,相反,每位参与者都将获得丰厚的工钱报酬。此外,如果参与建设的百姓表现出色,还能够得到城镇内的一套房屋作为奖励。
    第二,对于那些不愿进城务工的人,官府会妥善地为他们在城镇周边划分出适宜开垦的土地。在开荒的头两年里,这些百姓无需缴纳任何税款;而在此后的阶段,他们只需按照普通平民百姓的标准缴纳税款即可。
    第三,为了促进商业贸易的繁荣发展,官府大力鼓励麓川地区的百姓从事商业活动。由于当地百姓以茶叶种植和加工业为主导产业,且以往主要依赖于与大明的边境贸易来获取收入,如今既然已成为大明子民,那么他们便可更便捷地申请办理商证,从而将自己的茶叶销往大明各地。
    最后,但同样是最关键的,设立官办的府学。这两座新兴的州府将分别建立起两所全新的府学,无论是汉族子女还是麓川子女,均可前往就读。将来,他们也拥有同等资格参加大明的科举考试,一展才华,以期金榜题名。
    可以说正是这四项政策真正的让麓川的百姓看到了希望,所以他们丝毫没有反抗的便迁移到这两座还没建立起来的州府,毕竟在麓川也是被压迫的百姓,听到给房给地一下就心动了
    新府城也是在这样的情况下飞速的建立起来,现在城中的房屋基本都已经盖的差不多了,再有就是城墙的修建,不过这个倒是不用着急,慢慢来即可,主要还是得先让百姓有个家才行。
    现在云南的形势可以说一片向好,但是解子纶在收到朱楩的信后就有些犯了难,第一是因为本身因为昆明城大小的限制,就导致了如果想要多建立一些类似的工坊会导致城内的居住空间变小,反而限制了人口发展,但是如果建在城外好像又有些不太妥当,于是就找袁成一起商量一下。
    “小舅子,现在情况你也知道了,咱们这里自从开了冶炼工坊还有各种洗护工坊,酒坊,这用工规模日益壮大,现在不少其他州府的百姓知道咱们这里给工钱都纷纷来昆明府讨生活了,但是昆明府就这么大,和京城的规模是没办法比的,现在这又要新开窑厂,你觉得怎么办?”
    “姐夫,其实我之前在京城的时候就听殿下说过,咱们太局限于一种只有城墙里面才是城的思维了。”
    解子纶第一次听到这种理念,照他的观念里,那可不就是城墙里面才是城嘛,而且百姓也同样认为只有被城墙围起来的那才是城。
    解子纶追问道“那殿下是怎么说的?”
    袁成回想了一下“殿下曾经说过一种新城理念,就是如果当我们现在州府已经人足够多的话,那就围着城墙向外继续扩建出去,纵深个十里左右再围着着片新的区域建城墙,就像是把咱们现在这个州府包在里面一样。”
    解子纶一听就明白过来朱楩的意思,于是拿过一张纸,在纸上画了起来,先是画了一个正方形然后说道“这个就是咱们现在的昆明府了。”
    然后包着这个正方形又画了一个圆“这就是殿下说的新建的城墙,也就是殿下说的新模式。”
    袁成看了一下点头确认到“没错,就是这个意思。”
    然后接过解子纶手中的笔,围着刚画的圈外围又画了一个圈,接着说到“若是这第二个圈也满了,就再建第三个圈。”
    解子纶认可道“确实可行,只是这之前建起来的城墙就有些可惜了,基本用不上了。”
    袁成一笑“不不不,殿下说了,这些包在里面的城墙其实有大用,把包在里面的城墙周围里外都修一些坡道,因为进了府城是不能跑马的,但若是很多人遇上些急事想要想从城西到城北,又或者是那些运送货物的人拖着车没法直接在城里走,那就可以上这个城墙快速跑到离目的地最近的地方找闸口下去就行。”
    解子纶一听就有画面了,于是连忙拿着这个刚画的图纸往张紞的府邸去了,他可是充分感觉到了云南昆明府这短短半年间的变化
    以前征徭役的时候,不给工钱只是管一顿饭的让大家干活,不仅效率低下,而且情绪非常的压抑,耽搁了工程不说,可能会因此耽误了春种和秋收,还让税收不时出现问题,这就是为什么大家不论官员还是百姓都不愿大兴土木的原因。
    然而朱楩却展现出与往昔截然不同的方式。他下令兴修王府及军属住宅区时,并未采取强征手段,而是给予当地工人合理薪酬待遇。更为人性化的是,工人们可以自由选择是否参与工程建设,且每日工作结束后即可领取当天工资报酬。这种灵活的雇佣模式极大地激发了百姓的积极性,他们纷纷投身于劳作之中。
    不仅如此,由于这些百姓获得了稳定的工钱收入,同时又身处城中,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消费需求自然而然地增加起来。他们会购买食物、日用品等物品,其中袁氏百货店内的洗护用品更是备受青睐,成为了这些工人的心头好。这样一来,整个昆明府内的商户们因此受益匪浅,收入得到显着提升。同时,商业税收在昆明府的财政收入中所占比例也大幅增长。
    在农业方面,由于百姓们积极投入工作,避开了春耕和秋收的繁忙时期,使得农事活动得以顺利进行。加上手中握有工钱,农作物的收成也相当可观。农民们心满意足地缴纳着农税,心中充满喜悦之情。如今的昆明府呈现出一片繁荣昌盛、蒸蒸日上的景象,用欣欣向荣一词形容再贴切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