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坐拥万亩山地
作者:乘风鹏本尊   臣本布衣,穿越就领俩媳妇最新章节     
    我败家吗?
    林羽扪心自问,果断摇头解释。
    “二河叔,我买山地是为了种甘蔗。”
    “野甘蔗不需要精心种,还不如去收呢。”
    石二河既是真心相劝,同样担心,村里人们断了一条财路,有些人会落埋怨。
    在衙役面前,林羽自然不能明说是种甜甘蔗,于是从怀里掏出一沓银票。
    “我要买石林村附近的万亩荒山,敢问衙役大哥,我需要找谁交钱过户呢?”
    身上没有碎银子,林羽没法打点衙役,只能努力挤出笑容。
    争取看上去显得很在诚意。
    着急下差的衙役,终于来了精神。
    “你要买万亩荒山?”
    万亩荒山最便宜的也要一万两银子,光是县衙的功绩奖赏,也要发他十两。
    在看到林羽点头,衙役的视线在他手里的银票上定格片刻,急忙比划着县衙内。
    “正巧县令大人刚和江公子喝完茶,还在县衙里,我带林公子前去找大人。”
    “有劳。”
    “应该的。”
    衙役乐呵呵地引着林羽前行,哪里还有刚才随时准备下差的懒散劲头。
    石二河等人则留在原地,见劝他不住,只能干着急得直跺脚。
    转念想到,林羽手里捏了那么多张银票,石二河又不免想入非非。
    “熬制红砂糖这么赚钱吗?”
    交了一千斤糖,就给了几万两银票?
    恐怕羽娃子还有别的发财门道,没和大家说。
    石二河倒也没有想着,逼着羽娃子再带大家赚钱。
    可羽娃子买下万亩荒山,只怕种上野甘蔗,就不让他们收野甘蔗了。
    “这可怎么办呐?”
    其他一同跟来的村民,同样忧心忡忡。
    只有进了县衙里的林羽,想到马上晋身成为坐拥万亩山地的大地主,心里雀跃不已。
    看着带路的衙役,不停的接受其他同僚的问好,他才知道这个轮值看门的年轻衙役,在县衙里地位不低。
    “林公子,暂且在这里等候,我去通传。”
    走了一路已经变得慈眉善目的衙役,不忘记自我介绍。
    “我叫赵承业,别看我才二十,在县衙里干了五年了,我爹和爷爷也是在这里办差的,林公子以后再有买山买地的事,可以找我。”
    “县衙卖地,你们引荐的人有好处?”
    “增加功绩还有奖励。”
    赵承业是个实诚的人。
    这个问题,只要买过一遭大范围山林或田地的地主都晓得,不需要隐瞒。
    但此时的坦诚,倒叫林羽对衙役心生好感。
    “有劳赵大哥了。”
    一声赵大哥喊得赵承业心花怒放,朝着林羽抱拳一拜。
    “兄弟,以后空了来找我喝酒,我做东。”
    “好。”
    本着多条朋友多条路的想法,林羽三言两语,结交了县衙的一位资深衙役。
    下次便不会再被拦在大门口打许久的机锋。
    赵承业站在后院门口通报了一声。
    不一会儿,一个三十五六、穿着青色长衫便服、身材消瘦、但眼神格外明亮的中年男子,快步从房间走出。
    在距离对方还有三步远的时候,林羽鞠身作揖:“见过县令大人。”
    “你就是石林村的林羽?”
    唐知涣仔细地打量完林羽,止不住赞叹。
    “少年英姿,确实不凡。”
    “大人过奖了。”
    “不卑不亢,更是难得。”
    林羽听他夸个不停,饶是脸皮再厚,不免脸上一热。
    也不知道江南雁是怎么跟唐县令形容他的,刻板印象要不得啊。
    他只是一个普通的农夫而已。
    好在,唐知涣夸完两句,话锋一转,引入到了买山地的正题上。
    “听小赵说,林公子你要买万亩山地?”
    “对,现在能交钱过户吗?”
    “能。”
    尽管快要到下差的时候,但旌县县衙自大常立朝以来,第一次遇到要买万亩荒山的人。
    作为一个行政级别最低的县城,且因人口和赋税收益不足,快要撤掉七品县令换上从七品县长穷地方。
    像林羽这样的大主顾,自然享受到了一条龙买卖过户服务。
    最后盖章过户时,唐知涣还不忘记提醒林羽。
    “头三年免税,但三年后山上只要有田,就要按年交一成粮税,养殖或种植按赋税政令交税,山上的猎物倒是不收税,你可以自行处理。”
    “我了解,多谢县令大人提点。”
    盖了章交了钱过了户。
    林羽手拿着地契书,唐知涣叫来负责丈量和登记土地的县丞主簿。
    “带上人手,去石林村村西,还有张家寨村西一带,把地契上所写的荒山,给林公子标记好,谨防他人侵占。”
    一万亩山地听上去多,实际上也确实多。
    按照六十米高的一座山包来算,能换算成三十多座山。
    不过,林羽为了开垦一些种粮食的荒地,特意买了山下附带的洼地和田野。
    共计买了二十座山,除去其中的水田村落外,长度横跨村西到张家寨,直线距离总计五余里,南北约有两里半。
    按直线面积是六千平方公里,但山地面积是另一种算法,不能全靠直径测算。
    再加上他还买了些水塘和林区,丈量起来有些复杂,县衙人手要通宵了。
    安排好人手,唐知涣引着林羽走出县衙。
    看到门口拴马桩上的毛驴,唐知涣诧异的问:“林公子骑驴来的?”
    “对,村里没有马,县令大人你先带着人去村里,我还要办些私事。”
    反正量地这件事,林羽在不在场无所谓。
    大常的律令还算严谨,新建朝也注重树立官府威望,只要有银子和功绩拿,上下官员做事都很认真。
    他只要等量完地,再去视察一圈领地即可。
    “我还想着带林公子一程,好吧,石林村见。”
    唐知涣是个实干家,没再啰嗦,等到小厮将马牵来,翻身上马,扬长而去。
    身后跟着的县丞主簿,坐在牛车上骨碌骨碌地走。
    剩下的衙役,大多只能靠着双腿往前推进。
    倒叫被迫让他们加班的林羽,有一丝丝的惭愧。
    “无论哪朝哪代,县衙的税钱也不好拿。”
    正感慨着。
    感觉到不少道视线定格在自己身上。
    林羽转身看向石二河等人,晃了晃手里的地契。
    “二叔,我买完了,接下来先去钱庄存了银票就去买酒肉。”
    此时石二河他们哪里还有心情喝酒吃肉,神色有些抑郁。
    林羽自然猜得到他们的心思,见状禁不住哈哈笑出声来,导致大家的目光更加幽怨。
    “羽娃子这次是真的发达了,买完一万亩荒山还剩下一大把银票。”
    “羽娃子,你有了山地种野甘蔗,往后就不需要村里人去外面收野甘蔗了吧?”
    在大家忐忑的目光中,林羽不假思索地点了点头。
    “对,不需要了。”
    众人悬着的心终于死了,相互对视一眼,无奈又惆怅,却也没有怪罪林羽的意思。
    在他们看来,林羽带着他们赚的这几天钱,抵一年的收成。
    做人要知道感恩,总不能想着让林羽带他们赚一辈子的钱吧?
    是该在城里找找,哪个码头扛包的活轻松省力离家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