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章 就是要混淆
作者:乘风鹏本尊   臣本布衣,穿越就领俩媳妇最新章节     
    林羽摊开手,反字字模滚到指缝里,掌心里留下一个清晰的“林”字。
    陈光儿看到印在他手掌心里的“林”字,电石火光间,忽然明白了什么。
    他扭头看着架子上的泥块,还有那本千字文,兴奋不已。
    原来姐夫让他玩的不是泥巴,而是一种新的抄书方法!
    “姐夫,你的脑子是怎么长的,怎么想到的这种办法?”
    把这些字块雕刻成反字,组合排列起来,再像印鉴一样涂上墨汁扣在纸上。
    不比用手抄书快得多吗?
    不不不。
    扣在纸上不方便,打磨得整整齐齐,可以把它们装进盒子里涂墨,这样更便捷也不会晕染墨汁。
    可是,他还有一点想不通。
    “姐夫你的字写得比我好,你来写字,剩下的粗活杂活我来干,我的书不抄了,先紧着你的事来做。”
    陈光儿心想:如果泥块上用我写的字,大家误以为是我研制出来的这种抄书方法,我不就抢了姐夫的名声和风头了吗?
    姐夫不在意这种小细节,我得替姐夫留意着,防止大家的认知被混淆了。
    林羽把字模放到陈光儿的手掌之中,将其五指聚拢,语重心长道:“光儿,往后咱家生意越做越大,我再走科举之路会分身乏术。”
    “姐夫,你的意思是要让我全权负责这件事?”
    陈光儿虽然生性纯朴良善,但并不是没脑子,一下子反应过来,脸色变得无比凝重起来。
    他认为姐夫比他聪明,假如去考科举,定能当大官。
    可姐夫却说放弃了科举之途,还要把拓字的事情全权让他处置,这让他有些无法接受。
    “姐夫,没得商量吗?”
    林羽摇了摇头。
    原主学的那些东西,勉强考个秀才当当。
    再往深处学,必须有专业的老师教导,并且要认同大常的执政理念,考试时才能写出考官们理想的答案。
    对于这方面,林羽虽能入乡随俗,但违背不了真心。
    当官只为治理民众不为民众谋福祉,在他看来,和剥削者没啥两样。
    陈光儿低头沉默了片刻。
    林羽知道他内心纠结,也不催促。
    “想好了记得打磨泥胚,写上去的反字雕刻出来,还不能直接用,还有好几道工序。”
    “这么复杂?”
    “一套可以用墨汁反复印刷的泥胚,必然经过千锤百炼,要是这么容易就能使用,还轮得到你发现?”
    说完一语双关的教导之词,林羽拍了拍手中的浮土,走出了仓库。
    趁着早上正是练功的好时候,他还要拿出昨日李前辈给的武功秘籍,练练拳脚。
    “也不知道什么拳脚功法,薄得就几张纸,还要让我和小薇一起练才行?”
    林羽走后。
    陈光儿坐在马扎上,盯着架子上排列整齐的泥块,发了会儿呆。
    思来想去,还是不想混淆姐夫的功劳,但他又没有说服姐夫的理由。
    “先干活吧。”
    打磨硬实的泥块,需要用磨菜刀的磨刀石。
    陈光儿站起来去找磨刀石,想不通的事搁置一边,先努力把事情做好,用最终的成果来回报姐夫。
    此时,站在院子里,手里拿着武功秘籍,准备练习拳脚的林羽。
    翻开书,便看到好像有少儿不宜的画面。
    正欲仔细研究。
    “林公子……”
    啪!
    林羽果断将书合上,揣进怀里,笑眯眯地看着走来的嫣儿。
    “嫣儿姑娘有事吗?”
    “我昨晚回城去送信,碰到了一个人,总觉得心里不太踏实,想多嘴提醒你一声。”
    作为长乐郡主的贴身婢女,能够如此重视的一个人,绝对不是简单的人物。
    林羽不免好奇:“我认识他?”
    难道是吴家打了小的来了老的?
    嫣儿摇了摇头:“你现在不认识,但到了诗会上,你一定会认识的,他是郡主的追求者,也是京城颇负盛名的大才子,吏部尚书的小儿子。”
    前面两个头衔没有引起林羽的注意,但吏部尚书的小儿子这个身份,确实让人不得不重点关照一下。
    林羽比划着竹亭里的桌椅。
    “有劳嫣儿姑娘,好好说一说这位尚书家小公子的情况。”
    诗会当日,不光他要参加,娇娘等人也要随行。
    吴家不敢在长乐郡主举办的诗会上闹事,可这位尚书家的小公子,不得不防。
    ……
    书局后院。
    昨晚喝下安神药,睡到日上三竿才清醒过来的宋徽之。
    一睁开眼,想到此时长乐郡主在和林羽共进早餐,气得拍着床沿坐了起来。
    “执笔!”
    昨晚眼疾手快扶着宋徽之,身为武力担当的小厮执笔,一个箭步,从门口闪身来到床前。
    “公子有何吩咐?”
    “去打听打听这个林羽是何人。”
    就算是输,他也要知道自己输在了哪里。
    究竟是脸不如人,还是才不如人!
    执笔得到命令,刚走到门口,老掌柜带着一行人前来敲门。
    “徽之公子,吴妨公子听说你病了,特意来看你。”
    听说吴妨来了,宋徽之收敛了脸上的不甘与愤怒,下床穿鞋,整理好衣服,在椅子上正襟危坐。
    这才对着另一个小厮执墨昂头,示意让人进来。
    吴妨进门看到宋徽之端着空茶杯,假装无事发生似的,嘴角弯了弯,强忍住内心嘲笑的欲望,关切的问。
    “宋兄怎么病倒了?如果不是我去医馆,给身在大牢里的堂弟拿些伤寒药,恰好碰到宋兄家去抓药的小厮,都不知道宋兄生病之事。”
    “没有生病。”
    宋徽之欲言又止。
    自己因为被人捷足先登,从而气吐血昏倒的事传出去,并不光彩。
    但他此时确实心里憋屈得慌,想要找人吐露心事。
    吴妨察言观色,也不急着开口达成目的。
    他淡然地端起空茶杯,用茶盖抹着杯沿上并不存在的茶沫,耐心等着宋徽之倾诉。
    终于,宋徽之憋不住了,转头凝望着他。
    “吴兄,其实我不是生病,我只是一时急火攻心昏倒了。”
    早就知道实情的吴妨,露出了吃惊的表情,上下打量着清雅如竹的宋徽之。
    “谁有这么大的本事,能惹得好脾气的宋兄生气?让我知道他是谁,定要去替宋兄讨个公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