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章 陈光儿匠气已成
作者:乘风鹏本尊   臣本布衣,穿越就领俩媳妇最新章节     
    站在旁边的陈财福,羡慕地看着长乐郡主与陈娇娘,像对姐妹似的说着体己话。
    不由得想象起灼灼嫁给林羽,是不是也能有这样的福气,和郡主如此亲近。
    “羽娃子,我还忙着处理别的事,先告辞了。”
    “郡主,草民告退。”
    迁完坟,紧跟着在陈村长和石三河的努力下,又托了唐知涣帮忙。
    还是用了三日时间走手续,上下打点了一番办了加急。
    才将陈光儿的户籍,经过郡府留档后发回,顺利地由东湖湾人变更为石林村人。
    午后,林羽拿着自家新版的户籍文书,准备带陈光儿前去钱庄取钱。
    刚走进仓库,只见地上铺着的木板上,摆放着上千块粗泥胚。
    “姐夫,下一步该怎么做?”
    自从陈光儿知道姐夫要抬举自己,助他仕途通达。
    再加上钟老说大哥可能没死,远在京城。
    陈光儿每日便像打了鸡血一样,已经将十个手指全部磨出了血泡,依旧点灯熬夜。
    比当年为了考中童生,彻夜读书还要用心。
    无论是做人还是做事,只要用心都能被看出来。
    林羽随手抓起一把粗泥胚。
    它们大小一致,连毛边都打磨得光滑圆润。
    乍然看上去,像是从流水线上生产出来的一样。
    上面的雕刻出来的凸字,不光字迹清晰,深浅还一致。
    匠气已成!
    “光儿,你做得真不错。”
    “应该的。”
    陈光儿睁着两只红通通的眼睛,焦急地追问。
    “姐夫,下一步我该怎么做?”
    “上马车。”
    “好。”
    陈光儿不假思索地上了马车。
    等马车走出石林村,走到张家寨的拐弯处。
    因前方修路有车辆通过,不得不停在打谷场里错车时,他才恍然察觉到不对劲。
    “姐夫,我们去哪里?”
    “去钱庄取钱花,全家备几套行装,明日好参加诗会,坐稳扶好,咱们出发咯。”
    林羽吆喝一声,看着车外逐渐夯实的路基。
    眼前仿佛已有一条宽敞大道,通向城池之中。
    十里八乡的村民,南来北往的商客,靠着这条大道,将城中的繁华之气,过渡而来。
    “迟早有一天,旌阳的钱庄分庄能开到家门口来。”
    只要明日诗会之上,打响重碧酒的名声。
    光凭剑南道境内的饮酒需求,今年应该就能实现这个心愿。
    更别提背靠着皇商江家的青江酒楼,还能够吸引来天南地北的各路客商。
    把昌掌柜掌管的钱庄本庄挪到石林村来,也不成问题。
    ……
    京城北门外,鼓旗军驻地。
    考校场的高台上,大公主望着下方排列整齐的将士们,手捧一册名单。
    不时的在上面画一个圈,以作标记。
    在大公主身边,一个二十出头,身穿武官军服的青年,扫了眼下方将士们,上前一步,对着大公主汇报。
    “殿下,这是最后一队了。”
    自大常攻入京城,按照前朝制度,暂时将关中地区划分为十二道。
    每道置将士八千,镇守关中,以防旧朝势力或乱兵卷土重来。
    由于鼓旗军守护京城重地,将士总数两万,其中大半为大公主麾下的先锋队构成,是大常军队里战力最强的军队。
    月初,由大公主负责考校将士成绩。
    不合格者调任他处,从其他十一道选取推举的精兵良将,补上空缺。
    “陈校尉治下严谨,这个月将士们表现不错,竟没有不达标的,实在难得。”
    大公主对于青年的能力,十分的看重。
    此人既能以一敌十,又有统率的本领,深得人心。
    只是身世经历未免有些离奇。
    青年在先锋队时死里逃生多次,一次意外导致失忆,连自己姓甚名谁都不记得,也没有战友证明身份,一度被当作敌军俘虏对待。
    后来还是根据随身携带的信物,得知是陈国公府上的人。
    建朝后归于鼓旗军,被她一手提拔成了如今的正六品昭武校尉。
    事实证明,她的眼光不错。
    这个被陈国公府白捡的好儿郎,极可能成为未来大常难得的良将。
    “殿下,自开春以来,京城附近发生了多起强盗事件,军中配合当地府兵治理,可功勋册没下来,大家的饷银奖赏还没落实。”
    陈校尉的一番话,听得台上台下的将士们,暗中倒吸一口冷气。
    胆敢如此直接地跟大公主讨要军饷,还要封赏,除了陈实陈校尉,全军找不出第二个人。
    当然,大家都明白,陈实胆敢如此行事,靠的不是陈国公府的背景,而是大公主看中他的实力。
    可这小子实在是莽撞,让全军都害怕,哪一天大公主嫌弃他说话太直接,调去别的地方,他们可没地方再寻一个陈实,替他们保驾护航。
    “这都入夏了,春季饷银还未落实?”
    大公主扭头看向后方的监军。
    监军打了个哆嗦,硬着头皮说道:“属下马上去兵部和户部催问。”
    “三日之内我要见到文书批复。”
    大公主这话算是保证了饷银三日内下发。
    除了监军不停地抹汗以外,将士们振奋不已。
    若不是军纪严明,此时一定欢呼出声了。
    众人感激地看向徐实,除了下个月考校时,全部合格达标,也没有其他更好的报答方法。
    等众将士散去,大公主特意提点陈拾。
    “陈校尉,大常建国三年,如今关内已无兵乱之忧,你要早做打算才好。”
    “做什么打算?”
    陈实俊朗的脸庞上,满是憨厚与不解之色。
    当兵打仗,无仗练兵,止戈种田。
    身为军人的他还能有何打算?跟着朝廷号召做事呗。
    大公主看到陈实的反应,也是哭笑不得。
    此子虽借着信物认祖归宗,但陈国公府不会扶持一个半路认祖还来路不明的野孩子。
    她还担心陈实因为身份地位的差距,心里有怨念,此时方知,是她想太多了。
    “没什么打算,你好好练兵即可。”
    大公主又在军营里巡视了一番,调整了一些细微之处的隐患问题。
    待到夜幕四合,这才出了军营准备回城,向父皇复命。
    刚上了马车,闭上眼睛准备小憩片刻。
    马车忽然停了下来,将她惊醒。
    “何事?”
    “殿下,郡主来信了。”
    长乐又来信了?
    大公主想到派去旌阳的皇差,还未把调查林羽的消息传回来。
    既为女儿间隔不到半月,便给她来信感到欣慰,同时又有些担忧。
    “长乐不会又要给我送土特产吧?”
    看来她在长乐的心里,要排到新交的朋友之后了。
    自嘲一笑,大公主接过天璇递来的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