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二章 春耕很忙先别忙
作者:乘风鹏本尊   臣本布衣,穿越就领俩媳妇最新章节     
    我通过你给林羽赔几百两银子,目的是换几百万两银子!
    至于那些墙头草粮商们,囤粮又不是为了吴家的利益,有些人还想高价卖给吴家酿酒用的粮食,死活与我无关。
    抬起头放下茶杯,吴雍故意打了一个哈欠。
    不等他开口,识趣的孙来旺立即起身。
    “吴东家好好休息,我先告辞了,你要节哀,保重身体啊。”
    “……”
    真是哪壶不开你提哪壶!
    吴雍脸上的假笑险些破裂。
    他僵硬地点了点头,目送孙来旺离开后,将对面的茶杯拿起,扔进了池塘里。
    咚!
    “让我们的人抓紧造势行动,趁着林羽信心大增,明日一举将其拿下!”
    妨儿的尸身已经运回益州的府上。
    停棺三日。
    “我要在妨儿下葬时,让妨儿看清楚,为父是如何利用他布的局,替他完成遗愿的。”
    ……
    “最美是人间四月的天~~”
    “一江春水……”
    “老爷你可真高兴。”
    林大力打断了林羽哼的歌,探头看向后面跟着的六辆板车。
    也不怪老爷高兴。
    任谁被限制购粮大半个月,突然有三万斤粮食送上门,还没有马上收钱,心里也会开心。
    “大力,今天你辛苦了,好饭不怕晚,午饭给你加一只烧鸡。”
    “谢谢老爷!”
    林大力开心地跟着老爷哼起了欢快的调子。
    将三万斤粮食放到仓库里卸车。
    林羽叫来石三哥,让他组织干零活的妇孺们,前来挑拣新到的大米高粱。
    “挑拣完,马上清洗了再酿一批酒,这批酒能有两万斤,酿成用来储存窖藏当酱香酒卖。”
    “羽娃子,这一批只酿两万斤吗?”
    石三哥不知道重碧酒的配方,但也能大概推断出如今仓库里的粮食,能酿四五万斤酒。
    既然孙氏粮铺开始卖粮了,也不必再囤积口粮,完全可以一股脑地全部酿成酒,还能多卖钱。
    一套酿酒的工序下来,极其麻烦。
    对于现在加盖的酿酒作坊来说,一批次只酿两万斤,有些大材小用。
    林羽知道三哥的心思,没有正面回应这个问题,而是调侃道:“不愧是自己做生意的人了,三哥的心如今也大了。”
    “羽娃子你莫笑话我……”
    成功转移了话题,酿酒的斤数问题就这么确定了下来。
    孙氏粮铺主动前来卖粮的消息,一经传开,酒坊的工人们干起活来,更有奔头。
    尽管林羽只让大家酿制两万斤重碧酒,但他们心里隐隐都在期待,能够再来五万斤、十万斤、甚至更多。
    只有这样,大家才能领得到更多的工钱和赏钱。
    今日跑了趟城里,耽误了吃午饭。
    林羽回到家时,吃过午饭的陈灼灼正在凉亭里敲打着算盘,认真到根本没听到他回来。
    “相公,快洗了手来吃饭。”
    直到陈娇娘亲自将热在锅里的饭菜端出来,饭香扑鼻,陈灼灼这才抬起头来。
    她赶紧放下手里的算盘和毛笔,欢快的像只跳脱的兔子,一蹦一跳地跑到林羽的旁边落座。
    “夫君,我刚才给田里的收成算了笔账,光是种植一万亩的甘蔗苗再倒手卖给江氏糖坊,今年至少能纯盈利五千两!”
    早在灼灼嫁进来之前,林羽就在老丈人那里,听说了她一直掌管陈家的账目。
    不管老丈人是有意还是无意的,由于后院诸事都由娇娘操持,灼灼跳脱的性格不适合在这些事上为娇娘分忧。
    恰好家里缺个算账管账的,林羽便让灼灼试试。
    没想到仅用一上午,她就把田里堆积了一个多月的账目,全部理顺了。
    “灼灼,你可真是一个算账的小天才。”
    得到夫君夸奖的陈灼灼,嘴角疯狂地上扬,身体微微摇晃着。
    林羽觉得她如果长了尾巴的话,此时一定摇成了风扇。
    真是憨态可掬,让人喜欢。
    “夫君你不知道,我爹还担心你买了这么多荒地,种了甘蔗会亏钱。”
    “亏是亏不了的,附近山水养人更合适种植甘蔗苗,回头让咱爹把那些种不了粮食的地方种一些甘蔗试试,积少成多也是一门收益。”
    勿以小钱而不赚。
    哪怕林羽如今的身价,已经是旌阳本土首富,但他深知财富是靠积累出来的道理。
    该花的时候花,但该赚钱的时候必须赚钱,哪怕有一亩三分地,种上几千根甘蔗,每年还能得几两银子呢。
    只要不是干违背法纪与良心赚的钱,抠搜一些慢慢积累,绝对不丢人。
    陈灼灼记下他的建议,想着下午回门的时候,和爹说一说。
    “灼灼,昨日发生了太多的事,本该今日一早回门的,却只能推到下午去,对不起。”
    “这么近,晚上回去吃个饭都行,我没那么矫情啦。”
    尽管陈灼灼是被陈财福养在深闺里的富家小姐,但脾气却随和又大方。
    做起事来认真又能干,最重要的是,昨晚他没有洞房,为了确保安全宿在了门房,她也没有二话,更不觉得委屈。
    得妻如此,林羽算是捡到宝了。
    “相公,灼灼,一起吃些吧。”
    陈娇娘专门多拿了两套碗筷,陪着林羽一起吃。
    “小薇呢?”
    “吃过饭去拔秧苗了,到了这个时令她闲不住的。”
    自小勤劳惯了的杨薇,不可能像以色侍人的美妾一样,呆在家里吃白饭。
    特别是灼灼带着一把金算盘嫁过来,在凉亭里敲了一上午,让她更加有危机感了。
    林羽听到娇娘这么一说,迟疑了一下,还是没把小薇叫回来。
    告诉她过几日可以用秧马拔秧插秧,能事半功倍。
    今天孙来旺突然主动送粮食上门,他总是觉得心里不踏实,有种一脚快要踩进悬崖下的感觉。
    “假如粮行承受不住压力,打算把囤积的粮食倒卖了,我再晚两天推广新农具。”
    不是他不记仇,而是粮行里把持大头的,都是根基深厚的世家大族。
    他要借着徽之兄把消息送到皇帝面前的东风,才好扶摇直上。
    从长远来看,粮食增产对粮行有增益。
    但粮商们在利益一致时,能够齐心协力,遇到变故,都是先独善其身,就怕有目光短浅的人被吴家挑唆利用,把囤粮失利的账算到他身上。
    “我倒不怕算账,就怕农具推广因为我的缘故产生阻碍,所以春耕忙我也不能着急,反正这个耕种期用不上新农具,等等看吧。”
    推广新农具不比打仗更惊险,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到了傍晚。
    林大姑父买的木材,陆陆续续送达到了石林村,放在和山里砍来烧石灰的木材相距不远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