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九章 看似行差踏错一步
作者:乘风鹏本尊   臣本布衣,穿越就领俩媳妇最新章节     
    李郡守震惊不已,看向依然一言不发的崔衍,沉声质问:“崔郡丞,你到底想干什么?”
    此时的崔衍紧抿着双唇,想要出声反驳江南雁刚才给他扣上的罪名,却担心这是一个圈套,不敢随意发言。
    他不相信,江南雁这么明显的陷害,李郡守会看不出来。
    而崔衍的这个反应,正在江南雁的预料之中。
    做人太谨慎了,有时候会反受其害。
    “郡守大人,崔郡丞他默认了。”
    “崔衍,你真是让本官太失望了!”
    李郡守痛心疾首的反应,不带一丝虚假。
    益州在经过千年前水利家李氏父子治水后,逐渐成为剑南道盛产粮食的风水宝地。
    但是,经历了战乱时权贵世家和富豪兼并土地,寻常百姓人均良田未达到半亩之数,而能够开垦的荒地,光是府衙登记造册的,有三十万亩!
    新农具的诞生,预示出益州治下,可能多收三十万亩良田与赋税,带动人口增长的各种收益也会随之水涨船高。
    假使人口增加五万,连他这个郡守的官级都能随着人口增长而增加一级,崔衍也能受益。
    李郡守实在想不明白,这样的好事,崔衍为何要阻拦!真是一个瘟猪子!
    “郡守大人,按理来讲,崔郡丞不应该玩忽职守,做下这种糊涂事,杖责苏哲一事,或许另有隐情。”
    江南雁突然替崔衍说情,这让李郡守大吃一惊。
    口口声声说崔衍想耽误推广新农具、不想让百姓们增产增收的是江南雁,怎么自打耳光的还是江南雁?
    而崔衍虽不知江南雁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但抓准了这个时机,急忙解释:“大人,下官一心为国为民,绝对没有半点私心,此事是下官误会了苏哲。”
    轻飘飘一句误会就想揭过?
    终于等到崔衍出声反驳的江南雁,露出得逞的笑容。
    崔衍见状,暗道一声“不妙”。
    “郡守大人,崔郡丞说他一心为国为民,杖责苏哲是误会,可是,据我所知,苏哲当众说明了他的来意。”
    几乎是江南雁话刚说完,围观的路人里的苏家人,还有一些粮商酒商,纷纷出声作证。
    “大人!我们都知道苏哲是来找您的,苏哲还提醒过崔郡丞,随意污蔑打人是对你不敬,可崔郡丞他一意孤行,根本不听!”
    “我们来的时候,崔郡丞已经调集了所有衙役,把整个府衙大门守着,那个架势,连一只苍蝇都飞不进去!”
    “崔郡丞定是担心有了新农具,他颁布的限酒令成了笑话,为了维护他的脸面还有吴家的利益,这才明知故犯!”
    积怨已久,人声鼎沸。
    关于崔衍刚才所做之事,罪状是一条接着一条。
    就算崔衍想要反驳,众口铄金,他一张嘴也说不过在场的数百人。
    何况他们说的那些事情,是真实发生过的,他们猜度的心思,也像他肚子里的蛔虫似的,除了对于新农具不甚了解,但其他是分毫不差。
    向来能说会道的崔衍,再次陷入了沉默之中。
    新农具是什么不重要了,从李郡守和江南雁的言辞里,可以知道它的作用,是足以克制限酒令的。
    他与苏哲之间的是非对错,根本不重要。
    只要知道他和吴家输得一败涂地,就足够了。
    在这个时候说多错多,不如认错受罚,保留住仅有的体面,反正李郡守最多问责,对他造不成实质性的伤害,绝不可能处置他。
    江南雁看到崔衍眼中的光彩逐渐变得黯淡,像是接受了失败的结果,暗中冷笑:想不到崔氏子弟还有如此天真的时候。
    “崔郡丞,大家说你废公徇私打人、擅自调动衙役,这些罪状你认不认?”
    崔衍深深地看了一眼越俎代庖的江南雁,淡定自若地点了点头。
    “本官确实行差踏错了一步,本官承认,但此事是本官职责所在,不是废公徇私。”
    他必须要撇清因吴家的关系,导致与苏哲之间产生了误会。
    最多担一个小题大做的罪责罢了。
    “好一个职责所在!赵衙役,你且与郡守大人好好说一说,崔郡丞是如何行使他的职责的!”
    江南雁手指着崔衍身后的一群衙役。
    一个青年自众衙役里走出。
    只见他穿着与府衙衙役们官服相似,但胸前字符不同。
    赵承业左右张望,看准了目标后,揪着崔衍的小厮,将人推搡到李郡守的面前。
    “旌阳衙役赵承业,见过郡守大人!”
    李郡守上下打量着赵承业,终于辨认了出来,这是唐知涣身边经常跟随的衙役。
    想起唐知涣近水楼台先得月,赶在他的前头占了推广新农具的头功,李郡守没好气地问。
    “旌阳衙役为何会在本官的府衙当中鱼目混珠?”
    “回郡守大人的话,是我们县令唐大人派小的来给大人们送公文,县令大人说事关重大,必须请您或郡丞大人立即过目。”
    如今整个府衙最大的事,就是验证新农具的实际效果,还有确认以后,给各县下达命令,予以推广。
    李郡守见唐知涣特意送了公文来告知此事,并非有意隐瞒巧取功劳,心里对唐知涣的怨气稍减了一分,对崔衍的怒气则又增加了一分。
    “唐县令让你送的公文呢?”
    赵承业闻言,扭着崔家小厮的胳膊,往李郡守所站的方向一推。
    嗒啪。
    崔家小厮胳膊脱力,手里拿着的一封公文重重地摔落在地,沾了一地的灰尘。
    “大胆!”
    李郡守怒视崔家小厮。
    “公文事关重大,岂能由你这个家奴负责把持?崔衍,你真把府衙当成你自己家了吗?”
    “下官……不敢。”
    平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事,此时开始上纲上线。
    崔衍暗中记下这笔账,等着风波过去,一并与眼前这群人清算。
    不必说李郡守和江南雁,哪怕是眼前这个小小的旌阳衙役赵承业,他也绝不放过!
    “崔郡丞,唐县令送来的公文里写了什么?”
    面对李郡丞的疑问,崔衍突然脑中灵光一现,明白了自己眼前面临的困局。
    不好!
    他根本没看公文里面的内容!
    不出意外的话,当时特意选在苏哲被打时,才来送上的公文里,写的一定是新农具的事。
    他明明该看,却没有看,但在大家看来,这只是一个借口,一个为自己明知新农事存在却还故意杖责,想要打死苏哲,杀人灭口的借口!
    “下官……下官……”
    崔衍结结巴巴,无法作答。
    说他没看过?根本没有人相信,并且还会推翻他履行职责的说法。
    说他看过了?罪过就更大了。
    “崔郡丞,你怎么支支吾吾的?难道唐县令的公文里,写了你的坏话不成?”
    还没意识到问题严重性的李郡守,捡起公文。
    只看了一眼,他瞳孔猛地一缩,呼吸变得急促起来。